放假回家放許願燈?十月初一放路燈文/王國成,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放假回家放許願燈?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十月初一放路燈
文/王國成
“日月穿梭”這話,年輕時根本沒有點滴感受,然随着歲月之輪的一圈圈擴展,對它的體會便一天天加深了。
壬寅中秋的圓月漸行漸遠,九月重陽正向人間招手。我們知道,登高過後,寒流則天,籌備十月初一寒衣節的事宜又擺在大衆面前了
寒衣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十月朔,秦歲首”。據有關資料記載,秦十月歲首之習,不僅在漢初沿用,而且在漢行《太初曆》之後,仍影響着後世。宋《古今歲時雜詠》卷三十八中,詩人沈遘在《初冬近飲酒作》裡吟道:“吾民久已作秦民,迄今十月猶遺俗。”古代把十月當作歲首,季逢孟冬之月,初一是冬日第一天,這一天與清明節、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并稱為中國三大“鬼節”。所以很多地方的人們都集中在這一天給祖墳上香擺供,燒五色冥衣,追思另一個世界的親人。
冬天為農閑的季節。 據說,因為冬閑,十月初一城隍爺便放鬼了。在農耕文化為主導的中國傳統之中,鬼屬陰,冬亦屬陰,因而此時的大氣場正适應靈魂遊蕩。加之,閑天人們外出活動的減少,鬼魂活躍對人世間的影響相對農忙之季就減少了許多。
現在常見人們把十月一的祭祀活動集中在上午舉行,而過去很長的時間内人們上墳擺供都是在徬晚時分進行的。因靈魂屬陰,夜晚亦屬陰,徬晚已近陰時,“陰”性物質此時活動也就符合“道”了。
小時候,大人們下午收工回到家,便在小竹籃内裝好油馍斜、油角子、信香、卷好的五色紙,帶上火柴,挎上籃子後再提一壺開水(飨奠後水倒墳前,讓先人喝的),便直奔墳茔盡孝心去了。
大家知道咱中國人愛心多多,年年祭祀祖墳後,回家喝罷湯,待人腳定時還要帶上提前備好的一份祭品,到村外大路旁、十字路口給無兒無女之鬼送衣送食了。因初一是朔日,又值一年一度的下雨旬頭,固當地流傳着一句俗語,叫“鬼不走幹路”,當晚大多是陰天沒有星鬥。因此,當五色紙的火光熄滅後,面前突然漆黑一團,那情景委實人頓生怯意,再因當時農村沒有水泥路,道上到處凸凹不平,這給祭祀者返回造成了困難。聽老人們講有錢人家提個燈籠照明,貪窮家庭點根火繩(用黃蒿擰成的草繩,可燃)引路。漆黑的夜晚中,火繩的晃來晃去,從遠處看便成了一道紅色火弧,初冬的黃昏中,這裡出現一道火弧,那裡出現一道火弧,成為十月一晚間的一道風景線,煞是好看。
這現象啟發了兒童的智力,兒童們便紛紛效仿起來。于是後來每逢十月初一的夜晚,小兒童開始玩火繩了。再後來大兒童甚至青壯年也參與了其中。大人們的參與,變火弧為火圈了。因那路路亂晃亂跑的火圈圈起初沒有名字,人們便想到燈籠的燈字了,于是給晃火繩活動起了個名字——放路燈。随着時間的推移,随着活動隊伍的擴大,放路燈活動慢慢演變成十月初一前後一段時間内,晚上人們的一種遊戲,與其燈籠照路的原始功能已經不同了。
放路燈活動今天已經沒有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已無法弄清。但絕迹時間估計不會太遠。因為,三十多年前老人們還時不時唠叨他們放路燈的經曆呢!
2022年9月14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