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武漢戰疫紀事

武漢戰疫紀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30 23:54:20

三月了。真有些按捺不住想踏春的沖動。

能麼?全國疫情形勢,除湖北武漢外,近幾日新增确診病例已降至很低的數字。但官媒上還沒有發布拐點的消息。

筆者2月4日立春那天寫過一篇《疫情阻擊戰之江蘇戰“疫”觀察》。(閱讀請點擊:疫情阻擊戰之江蘇戰“疫”觀察)時隔近一個月,轉眼兩天後就是驚蟄了,江蘇也已經連續13天确診病例0新增了。

希望就像哪吒一樣在見風長。不妨回頭看下,換些視角再來觀察觀察這個東部省份這些日子都幹了些什麼大事。

說說大數據這回事

翻看微信朋友圈,轉發的文章中經常看到些冠以“大數據”名頭的,如某某地方利用“大數據”對付疫情後就怎麼怎麼厲害了。筆者雖不是學計算的,但以普通大衆的觀察和理解,大數據似乎沒那麼玄乎,應該就是個資源,關鍵看你怎麼用好它。

實際上,人對數據是有偏好的,建什麼模,采用什麼系數,計算時考慮周到不周到,都會影響結果。有時候數據也會失真,比如,很多數據都是基于你的手機收集的,而你出門忘帶手機了,或者手機被家人朋友拿在手裡玩了。所以,基礎數據的真實性還是需要辨别的。

各地在疫情防控中都用上了大數據。

據筆者所知,江蘇在疫情防控中曾碰到了一道大數據謎題。大數據監測顯示,春節前一段時間,從湖北武漢流出到江蘇的人口數量,排在全國第4位,僅次于廣東、河南、湖南,在長三角是最多的。但是江蘇那麼多天的确診病例數據,卻處在全國第9位。從1月23日報告第一例确診病例,到最高峰時當日新增39例,2月16日起每日新增降至個位數,2月19日起則開始降至0。曲線變化可謂波瀾不驚。截至目前,江蘇累計确診病例也隻有631例。

江蘇有8000萬人口,2000萬流動人口,武漢過來的人口數又排在前列,但新冠肺炎病例不在前列。謎題的答案是什麼?

應了那句老話,解鈴還須系鈴人。

實際上,江蘇在大數據領域也是個深藏不露的高手。沒想到吧。通過江蘇本地媒體的陸續報道,我們才知道,從1月19日起,江蘇有關方面就用起了大數據這個武器。他們在全國率先建立大數據研判專班,不僅分析往來湖北地區人員數據,而且把數據反饋至各市縣,把一個個“靶向目标”告知基層,對相關人員以最快速度逐一落實監測隔離等措施。

武漢戰疫紀事(江蘇戰疫之再觀察)1

光有大數據還遠遠不夠。還要有跑在數據前面的行動。譬如,1月22日江蘇就停發往來武漢的客運班車。1月23日,江蘇又一律取消存在交叉感染風險的公衆聚集性活動,能不開的公共場所一律關閉,暫停相關場館運營,包括電影院。

讓人想不到的是,1月23日,連續舉辦了34屆的夫子廟秦淮燈會也忍痛叫停了。據說這場燈會,江蘇和南京是下了大本錢的。但因為疫情,說停就停了。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據第一财經記者的親身經曆,春節前夕一些人口大縣縣城,并無看到任何疫情預防措施,聚餐、聚會也照常進行,街上人來人往,未見有人戴口罩。這也難怪後來當地疫情出現了爆發性增長。

江蘇不光有“大數據”這杆紅纓槍,關鍵是踩上“網格化”和“鐵腳闆”這兩個風火輪。筆者在央視的專門報道中看到,江蘇全省12萬網格、30萬網格員行動起來,挨家挨戶上門,把每一條信息走訪核實到人,形成了一套“大數據 網格化 鐵腳闆”的有效做法。譬如,1月24日大年三十,南京連夜把所有來自武漢的人員進行了摸底,街道社區基層一線7000多人全員上崗,把“大數據”硬生生地用腳闆“量”出來。

據筆者觀察,江蘇各地在這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基礎上,還各有自己的小創新。比如,最初從手機漫遊、車票住宿信息等采集數據,後來又從居民用水用電等數據入手,可以說,能想到的法子都想到了。最近,國外疫情呈擴散狀态,而江蘇已經對在省内的萬餘名留學生和外籍教師進行了全面摸排監測,逐一叮囑千萬要小心,想辦法幫助解決口罩等物品。

武漢戰疫紀事(江蘇戰疫之再觀察)2

這裡,請允許我再舉一個悲傷的例子。疫情防控中,江蘇因為勞累而倒在崗位上的醫生、警察、輔警、鄉鎮幹部、城管隊員、志願者就有十多人。我們實在不願意看到這群可愛的人犧牲,但總有人在負重前行中悄然逝去。而從這裡,我們也可以感覺到在抗疫一線的江蘇人究竟有多拼。

大數據終究隻是數據,疫情才是最真實的現實。借助一切可以用的手段,以最快的速度切斷病毒傳播途徑,以最拼的狀态搶在疫情蔓延前頭,謎題也就不再是謎題。

努力的人一直在努力

看新聞聯播,來劃個重點。

在2月23日那場17萬人的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了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要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标任務,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穩定外資外貿,實現全面小康。

江蘇該怎麼辦?

江蘇經濟總量占全國1/10,外貿進出口占全國1/7。“為全國發展大局作貢獻”,一直是江蘇人引以為豪的。現在,江蘇既要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又要根據疫情變化及時做好相關策略調整,抓好經濟社會發展。這是這個省在全國經濟版圖上的地位所決定的。

疫情之下,大統籌也是大考驗。

筆者注意到,早在春節之前,江蘇就部署了防疫物資生産加工企業的緊急複産。2月9日,就着手啟動面上企業的複工複産。2月24日24時起,江蘇将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别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的。或許有人會覺得,接下來的工作相對會容易些。但事實恰恰相反。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發展,考驗真本事的時候到了。

武漢戰疫紀事(江蘇戰疫之再觀察)3

先看看防控這一手。

做好“分區分級精準防控”。這8個字看似簡單,實則不易。不妨字斟句酌下這個幾個關鍵詞。怎麼分區、怎麼分級,如何才是精準,這些都沒有任何标準答案,就靠自己摸索。實際上,江蘇從2月18日起,就開始了以縣域為單元的疫情監測和風險評估。他們将全省縣(市、區)分為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三類地區,實行分區分級防控,每3天動态調整一次,分别采取不同的防控舉措。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相關會議上就明确說,現階段的防控工作,關鍵在于精準,繼續用好“大數據 網格化 鐵腳闆”,把防控措施落實落細落到位。

不得不說,這就是科學嚴謹。必須承認,關于新冠病毒,我們知道的還相當有限,國際頂尖專家都不敢下定論,輸入性風險仍然很大,誰都不敢保證不出問題。筆者聽聞,婁勤儉曾不止一次說過,新增确診為0是好事,但各項工作不能被0這個數字綁架,出了病例也不要怕,關鍵是确保做到确保精準追溯、有效管控。

就要有這種實事求是的态度。

武漢戰疫紀事(江蘇戰疫之再觀察)4

再看看發展這一手。

筆者翻閱最近的媒體報道,猛然發現,江蘇已經不動聲色地出招了。粗淺梳理了下,江蘇決策層就推進企業複工複産明确了“三條原則”。第一條是安全可控,就是隻要企業對員工防護措施到位,達到防護标準,就應當允許複工。第二條是系統推進,就是要統籌考慮好企業的上下遊産業鍊,以及交通運輸等各個環節。第三條是分步實施,即對生産疫情防控物資、事關國計民生、事關群衆基本生活的企業,要确保複工;對市場訂單充足、防控措施比較紮實的企業,應優先複工;對自動化信息化程度高的企業和上遊原料供給、下遊産品需求能夠得到保障的企業,可以加快複工;對面廣量大的中小企業,要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創造條件支持企業複工。

武漢戰疫紀事(江蘇戰疫之再觀察)5

不得不說,這“三條原則”并不“原則”,相反,它既給了基層很大的自由空間,又厘清了邊界紅線,務實而可操作。

不僅如此,江蘇還有的放矢,針對少數地區防控中的偏頗做法,明确了“五個不準”:不準對外地車輛和人員搞“一刀切”勸返;不準在沒有突發疫情的情況下擅自升級管控措施;不準向企業收取複工保證金;不準在省市複工審批流程之外另設門檻;不準要求企業出具防疫安全承諾書。

不管是經濟發展還是社會治理,設置門檻不如推倒門檻,唯有這樣,才能順應大勢、把握本源。五個不準,就是要解開不合理的捆繩。

相對于企業複工面,江蘇更重視複工産能。筆者登錄相關網站查詢了下數字,截至2月27日,江蘇全部工業複工産能達到69.5%,規上工業達到74.5%。懂的人都明白,數字的背後,是尋常人看不到的辛苦付出,是對企業真金白銀悉心幫助的回饋。

企業複工究竟有多難?浙江一知名紡織企業老總面對媒體采訪時感慨說,複工就好比女人生孩子,整個懷孕過程都在盼望着生孩子那天快點到來,等真正到了那天,才知道太不容易了。

舉個簡單例子,就說說工人問題。在江蘇,各市縣似乎是在相互較勁比拼。有的地方政府包車到相關省份去接工人回來,有的地方協商了專列,有的地方還包了飛機。如2月25日晚,從吉林四平東始發的高鐵,就将無錫某電子公司新招的330名吉林籍員工,随車送抵無錫東站;24日中午,170多名來自陝西漢中的務工人員,乘坐“複工包機”抵達南通。這樣的事情太多,估計現在已不能引起媒體的報道興趣了。有的地方政府,掏錢獎勵工人到工廠上班,老員工返崗發幾百塊,老帶新則獎勵更多,政府還報銷車票,等等。可以說,江蘇各地政府部門動足了腦筋,能想到的辦法都想到了。而企業複工後沒有口罩、酒精等物資怎麼辦?放心,很多地方都是由政府部門每周專供。

武漢戰疫紀事(江蘇戰疫之再觀察)6

江蘇最厲害的一招,莫過于把重大項目作為壓艙石,至少筆者這樣認為。最近,江蘇在媒體上專門公布了全省220個省重大項目,這個做法較為罕見。如果沒猜錯的話,這應該是想釋放一個明确的信号,就是要把重大項目複工開工,作為穩定經濟基本盤的“大招”。筆者留意到,江蘇對重大項目一直都有偏愛,已連續3年舉行過重大項目的集中開工,在眼下這個特殊時刻,更是在複工申請、用工保障、防疫物資安排、要素供給等方面給予了重點支持。

号令之下,應者雲集。江蘇各地項目建設和招引的氣勢還真有點吓人。

筆者梳理了下近期江蘇各市縣的媒體報道,蘇州吳江43個總投資465億元項目、昆山78個總投資871億元項目、太倉88個總投資665億項目等,都先後集中開工,讓人不得不佩服其氣魄。而南京、蘇州、無錫、徐州、淮安、泰州等地,則不約而同開展了項目“雲端”簽約,其中南京市簽約67個項目總投資1039億元,無錫市簽約單體7.2億美元的高端醫療器械項目。真是各顯神通。

武漢戰疫紀事(江蘇戰疫之再觀察)7

再看看交通,這個問題也很關鍵。2月23日起,江蘇撤銷了全省所有高速公路出入口、收費站、服務區、省界和國省幹線公路上設置的查控站點,恢複封閉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和阻斷的國省幹線公路。

再瞧瞧江蘇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企業遇到困難怎麼辦。江蘇出台了應對疫情影響促進經濟循環暢通的50條政策,發布支持中小企業的22條政策措施,金融部門還提供緊急授信100億元。眼下,中小企業資金都較為困難,怎麼解決?江蘇同樣在融資支持、租金減免、稅費緩繳等方面都有特殊的幫扶舉措。外貿企業呢?日子更艱難。據說江蘇加快了出口退稅進度,加大了貿易融資支持力度,提出“全力保市場、保份額、保訂單”。就在昨天,江蘇又密集出台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階段性減征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和應對疫情影響減免房産稅、城鎮土地使用稅三項政策文件,預計可為企業減輕負擔近750億元。

講個有意思的事情。最近官方媒體報道說,江蘇省委書記去看長江和燕路過江通道、常宜高度公路項目建設工地,去調研南京的愛立信熊貓通信、長安馬自達汽車,常州的安川機器人、博世汽車部件、聯影醫療科技等公司。于是不少網友在評論區留言,說,看來形勢讓人放心了,“蘇大強”埋頭抓經濟了。

醫生就是先生

在我國傳統文化裡,隻有醫生和老師兩個職業被稱之為先生。此次戰“疫”,醫生沖鋒陷陣,令人敬佩更讓人心疼。

與病毒較量,短兵相接,醫護人員是将士、是真英雄、是大先生。截至目前,江蘇保持收治率100%,治愈率已達87.9%。治愈患者中年齡最大的97歲、最小的10個月。除了這一老一小兩個病例,還有兩個重症、危重病例的治療,驗證着治療水平。

武漢戰疫紀事(江蘇戰疫之再觀察)8

而在湖北參加大會戰的江蘇醫療隊,更是臨危不懼,危難之際顯身手。舉一個小小例子。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過程中,“俯卧位通氣”療法效果顯著。但這需要身着防護服的醫護人員給插滿管子的患者翻身,技術難度非常大。愛動腦筋的江蘇醫療隊,就此創新探索了多種“翻身法”。如在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病房,省人民醫院醫護團隊自創了“三明治翻身法”,能夠盡可能減少飛沫、塵埃、氣溶膠的飛揚。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南京二隊的醫護人員則自創了“大白兔奶糖翻身法”,用最少的人、最高的效率來給病人做“俯卧位通氣”。

最近有兩則相關消息刷爆微信朋友圈。一個是,2月29日下午,江蘇省首位重症患者,曆經35天的隔離救護和治療,在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正式出院。另一個是,2月29日,陳靜瑜團隊在無錫成功進行全球首例新冠肺炎雙肺移植手術,病人59歲,移植雙肺功能氧合良好、生命體征平穩。

武漢戰疫紀事(江蘇戰疫之再觀察)9

從最近的媒體報道中,筆者還有幸認識了江蘇重症醫學領域的三位醫生。他們從不是網紅,但一直在病床前,在戰“疫”一線立下赫赫戰功。

一位是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著名重症醫學專家邱海波,這位“國字頭”專家,1月19日臨危奉命奔赴湖北武漢。從非典開始,他已經第N 1次出征。3月1日的新聞聯播報道了他的事迹。

一位是中大醫院副院長、著名重症醫學專家黃英姿,坐鎮江蘇對口包幹的黃石。

一位是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毅教授,作為江蘇省衛健委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重症醫學組組長,留守江蘇,主持重症遠程會診,每天驅車到各市去會診指導。

不僅是他們三位,不僅是中大醫院,江蘇應該是把家底都搬出來了吧。江蘇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和鼓樓醫院、中大醫院的醫護人員等一起進駐南京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也就是南京版的“小湯山”。省裡的專家組開展巡診和會診,對疑難和危重症患者随時按需開展遠程會診,各個市縣的病例都可以同步接受省裡專家的救治指導。

武漢戰疫紀事(江蘇戰疫之再觀察)10

據來自江蘇醫療衛生領域的朋友介紹,江蘇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之所以能取得目前的戰果,得益于他們嚴格按照“四集中”原則,統籌調配重症醫學、呼吸、感染等專家,實實在在加強全省29家定點收治醫院的力量配備,并且,采取了中西醫結合、營養支持、血漿治療等一系列手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對重型、危重型病例實行“一人一小組”“一人一方案”。實際證明,效果良好。

大前方之戰

疫情面前,自己忙而不亂、有條不紊,還能伸出一隻大手去幫助朋友。這可能是眼下江蘇人最自豪的。

筆者千方百計搜索到一組粗略的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月29日,江蘇已向湖北派出了2804名醫護人員,這數量應該是全國各省區市最多的。支援武漢醫療隊累計收治住院患者4400多人、護理患者4500多人、治愈出院800多人。對口支援黃石,累計參與搶救危重型病例180多人次,重症病例500多人次,參與護理4600多人次。此外,按公安部要求,江蘇已派遣100餘名公安幹警支援孝感,參與社會面巡邏、交通秩序管理等工作;派遣19名生态環境專業人員前往武漢、荊州和孝感,進行醫廢應急處置;派遣56名養老服務人員支援武漢養老服務機構;派遣7名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支援湖北捐贈物資管理……

什麼叫舉“全省之力”?筆者留意了下江蘇和湖北兩省媒體對江蘇援湖北醫務人員的相關報道,發現江蘇省80%的重症科、呼吸科、感染科醫護人員都已被派到湖北,其中不僅有省人民醫院、鼓樓醫院、中大醫院等綜合性三甲醫院的權威專家,還有各市縣的業務骨幹,甚至還有鄉鎮衛生院經驗豐富的護士長們。想一想,一個省連鄉鎮衛生院的業務能手都派出來了,這是什麼概念?

武漢戰疫紀事(江蘇戰疫之再觀察)11

不僅如此,江蘇還明确提出了“不給湖北增加負擔”的工作要求。什麼意思?就是充分體諒到湖北的困難,盡量減少當地保障負擔。說白了,就是江蘇支援前方人員所需醫療防護物資、生活物資,均由江蘇省内負責保障。

江蘇是真的下了大力氣了。不妨注意下江蘇成立的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擔任,前方指揮部總指揮是惠建林,今天剛剛被任命為副省長,這組合絕對稱得上是“高配”了。

從微信微博中我們可以看到,最近一段時間,不僅是各種防護物資、醫療物品源源不斷運往湖北,江蘇各種特色美食都被送到武漢、黃石等地。金陵大肉包去了,揚州獅子頭去了,南京鹽水鴨去了,揚州大廚也去了。

外省的朋友對我說,江蘇對抗疫一線醫務人員特别“寵愛”。這一點,江蘇人從來不否認。事實也是如此,自從大年初一派出一批援鄂醫療隊後,從媒體報道中可以看出,省委省政府多次要求切實關心關愛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婁勤儉吳政隆還特意趕到南京祿口機場為醫療隊隊員送行,為白衣戰士們加油壯行。2月13日,婁勤儉選擇用書信的方式,向醫療隊全體人員表示慰問和感謝。前不久,官方媒體上還公示了醫療衛生領域黨政幹部和專業人員提拔重用、及時性表彰獎勵的消息。特别值得關注的是,江蘇省委專題研究讨論《關于關心激勵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的若幹政策意見》,這個政策“大禮包”包括5個方面26條政策舉措。據筆者了解,其中包括了生活補貼、職稱評聘、子女上學等等,分量可謂沉甸甸。

筆者打心眼裡贊成這樣的做法,甚至認為,這樣的“愛”,再多都可以。

不是尾聲的尾聲

寫到這裡,正要打住,忽然又想起了網上熱鬧的兩件事。覺得有必要啰嗦兩句。

一個是關于江蘇的“十三太保”之說。這主要指江蘇十三個市的醫療隊員各自趕赴湖北參加救援。筆者也很納悶,後來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國家衛健委直接通過衛健系統把調集醫療力量的任務下達給了各個市。疫情就是命令。軍令如山,集結人馬,即刻啟程。這不正是扛起責任的硬核表現麼?

另一個是無錫限制外地人員進入的一紙公告,引來不少熱議,有贊同也有批評的。據筆者了解,為防止輸入性風險,無錫把外來人員都安排到酒店、旅館進行了隔離。但無錫畢竟是個發達城市,短短幾天一下子來了十多萬人,市内賓館客房全線告急。眼看着外來人員源源不斷,防控大有失控之危險,情急之下,無錫才出此應急之舉,這也完全可以理解包容。随後,無錫迅速調整監測方法,大大縮短了檢驗時間,加快了人員隔離周轉,應急之舉自然取消。仔細想想,這不也是臨機應變的擔當麼?

這兩件事引起熱議,合乎情理。但筆者想,不管是做什麼事,都應科學理性、實事求是。隻有這樣,才是真正的“硬核”。

武漢戰疫紀事(江蘇戰疫之再觀察)12

疫情之下,平安是每個人最大心願。還要感謝各領域守護平安的衛士們。最近,南京公安和徐州聯手破獲了一起28年前的懸案命案,南京警方僅用了10天就破獲一起奇案追回1960萬複工款,等等。這些振奮人心、鼓舞士氣的消息越來越多,是不是預示着春暖花開的日子正越來越近呢?

鐘南山院士最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這次的疫情,還有望能夠在4月份結束。想象一下,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莺亂飛。這應該是最典型的江蘇美景了。

可以浮想聯翩,但思想之弦不能松,絕不能誇誇其談、自我标榜,更不能輕慢松懈、盲目樂觀。莫忘了,戰“疫”是全國一盤棋,是各省各地的大戰大考,隻有全盤勝利,才是真正的勝利。

我們期盼着那一天早日到來——滿地的鮮花盡情開放,前方的白衣戰士們卸下厚重沉悶的戰袍,拭去額頭的汗水,含着熱淚,微笑着,緩緩歸來……

撰稿 臨窗客

圖片 交彙點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