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重慶涪陵北山坪突發山火,在未來幾天山火迅速蔓延至重慶南川、江津、北碚區等轄區。
8月26日早上9點,在全國各地的支援下,燃燒了9日的山火終于被撲滅。這次山火,讓國人揪心的同時,也讓大家通過一群勇往直前的騎手重新認識了重慶人。
...
此次重慶山火,數以萬計的重慶小哥用一次次熱血的沖坡、摔倒後的爬起……描繪出義薄雲天的重慶小哥的群像。
祝剛 45歲 24小時便利店老闆
“那一刻,我們就是一家人”
45歲的祝剛在重慶九龍坡區開了一間簡鄰惠選24小時便利店。23日,重慶各處發生的山火愈演愈烈,相關統計顯示,高溫幹旱的重慶在7天内發生了11起山火。
23日,重慶體感溫度超過40度,在便利店忙碌的祝剛在朋友圈看到招募騎手消息——“北碚歇馬鎮下街54号招募志願者,運送物資。”祝剛想都沒想就騎着他的奔達金吉拉300出發了。
在開往集結點路上,越來越多的騎手在同向集結,“好熱血哦,我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場面。”騎手們有的中年,有的臉龐稚嫩,有的騎的是踏闆車,有的是騎着很貴的摩托車。
距離騎手們集結點10公裡的地方,山火像一條紅色的巨龍在扭轉着身體。“已經有很多騎手,但是物資也很多。”冰塊、礦泉水、油鋸、牛奶……山下滾燙的山火整撕裂着重慶的山林,山下數以千計的摩托車正負重向山頂聚集。
10公裡的山路并不好走,很長的一段是土路,有非常多的石子,摩托車非常容易打滑。平時,對摩托車愛護有加的祝剛很少會騎車走山路。“以前輪胎都要打胎蠟,髒了也會馬上清洗,這個時候都顧不上了。”裝在編織袋裡的冰塊綁在後車座上後,祝剛的車就發動了。
24日淩晨,祝剛才回到家。第二天,妻子也說要去,兒子也說要去。告别了家人,祝剛再次到了北碚歇馬鎮下街54号,物資還是很多,山火的前線也越來越遠,他騎着摩托車和成千上萬的騎手走在送物資路上。
怎麼吃飯喝水呢?祝剛說:“不用擔心啊”。餓了有人會招呼他們吃飯,渴了有人會送水過來。“我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我第一次感受到,那一刻,我們重慶人就是一家人,我們都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山火早點熄滅。”祝剛說。
重慶人講義氣,有擔當。“重慶人平時大大咧咧的,但是有事時,我們絕不含糊。”祝剛說。
山火已經熄滅,可重慶小哥們都留下了一段熱血的記憶。這段閃光的記憶,感召更多的人熱愛重慶,熱愛家鄉。
石龍海 34歲 物流從業者
“心裡有一股暖流在流動”
祝剛和石龍海是朋友。他們在山上才知道對方也去做志願者了。
23日,在歇馬做了一天志願者的石龍海回到家時已是晚上10點。“上山的時候運物資,下山的時帶工作人員下山,有的是醫生,有的是戰士。讓他們走下來太辛苦了。”石龍海說。
路很難走,全是石頭,石龍海的踏闆摩托車連續跑了七個小時,他的雙手開始發抖。從火場回家還有60多公裡的路,石龍海一直堅持着這騎了回來。
8月24日是石龍海34歲的生日。“本來不想去,早上11點,又聽到大家說缺志願者,我就去了。”
24日要去的壁山七塘距離石龍海家有80多公裡,為了安全,他和其他幾個朋友把車裝上貨車,運到集結點。“24日有好多好消息,雲南森林消防來了。”石龍海的朋友們拉着消防員上山,石龍海的摩托車是踏闆車,沒辦法把物資綁在車上,他隻能背着背篼把物資放在背簍裡運送上山。“背着背篼有點不好騎,山路很陡峭,一啟動背篼會把我往後拉,比他們的車更費力。”石龍海說。
在塵土飛揚的路上石龍海熱血沸騰。“那麼多重慶人來了,那麼多孩子,那麼多大哥,他們是重慶人,也有的不是,他們都在這一條路上,往前奔。”40多度的溫度,顧不上熱,顧不上吃飯,石龍海心裡暖暖的,這股暖流讓他更加奮勇向前。
25日,顧不上疲憊,石龍海再次來到八塘。“其實,我們的辛苦算不上什麼。”25日石龍海遇到幾名下山的官兵,他們幾乎渾身被汗水濕透,臉上都是黑色的灰。“心裡真不是滋味,我不知道他們從哪裡來,看到他們,我們做的這些就不值得一提了。”石龍海說。
石龍海奔波在運送物資的路上一直心裡暖暖的。去年,石龍海的孩子被燙傷,通過水滴籌孩子終于脫險,從那一刻起,他就一直想把這股暖流傳遞出去,傳遞得更遠。
都市時報全媒體記者:侯玉才
責編:沙蘭梅
編審:李星
終審:周健軍
相關報道>>>
車被重慶人“包圍”了!網友:沒端火鍋是最後的克制
全國都在誇!雲南森林消防在重慶“火”了!
聞令而動,勇敢逆行!雲南736名森林消防員馳援重慶山火
緻謝錦旗重慶人送到了雲南,網友:人未回,錦旗到!
火為什麼可以滅火呢?科普來了
撲滅重慶山火的,是怎樣一種“英雄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