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所欲的生活,也許是許多人内心無比向往的生活!
随心所欲,心想事成,大抵是主觀決定客觀的意思,也許換個名詞更拽些,那就是,客觀唯心主義。
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究竟是客觀決定主觀,還是主觀決定客觀呢?換句話說,是物質決定精神還是精神決定物質呢?
其實,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給了我們答案,那就是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物質等等。所以,依據馬克思哲學理論,物質決定意識,怎麼可能随心所欲呢?
随心,是主觀對于客觀的願望,所欲,是客觀對主觀的反應。
早在遠古時期,人類處在原始的共産主義社會,那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沒有家庭、沒有社會,有的隻是你個人的能力,你能力多大,你的随心所欲就有多大。我稱之為:客觀随心所欲,就是說,自然界決定了你的随心所欲的範圍和程度。
而今,我們也要随心所欲,那是因為信息的充斥,心不再局限于眼前的小千世界,而放眼于了大千世界了。原來我們的先人,可以随心所欲,那是因為他的心小,欲也小,而今,我們的當代人,心大欲也大了,心把地球都裝下了,“欲”也想環球旅行了。我稱之為主觀随心所欲,就是說,社會的發展刺激和點燃了你随心所欲之火種。
河南省實驗中學的老師顧少強,一封簡單的辭職信,一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辭職詞,不知觸動了多少老中青那顆蠢蠢欲動的心呐!
如今的生活,如今的工作,都是在壓力下過的。工作為了錢,生活需要錢,所以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政府機關,大家都是踏着步伐,喊着一二一,在幹活,在工作。重複,單調,乏味,成了衆多人的口頭禅,生活禅。
所以,顧老師的辭職出走,再加上一路上的風景美圖,這往網上一發,那叫一個羨慕嫉妒恨,衆人皆曰:人生走這麼一遭,死了也值了。
可是,沒有多久,網上、網民之間就又出了段子了,錢包那麼小,哪兒也去不了。這一杆子,就把許多人從夢中敲醒了。原來,随心所欲還是需要經濟基礎的呀!
現在信息發達了,知道的也多了。山東的幾位老漢,平均年齡70歲,騎車去拉薩。陝西的一個年輕的父親,領着自己不到十歲的兒子,騎車子從西安到上海。有人徒步從東北到海南,有人徒步從河南到西藏。有人喜歡穿越,不是往古代穿越,而是翻山越嶺,趟水過河,在半山腰,溪水旁,支架子燒鍋下面條、炖排骨、喝上兩口二鍋頭。這叫驢友,累個夠嗆,在大山裡嗷嗷的喊兩嗓子,再也不怕鄰居告他擾民了。有人喜歡越野,好好的路不走,非得要開天辟地走捷徑,要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那叫一個刺激。偶爾的再涉水一把,讓飛馳的車輪,濺起浪花一朵朵,河邊的攝影發燒友,咔哧咔哧的連拍聲不斷,記錄下一個個精彩瞬間,然後再發朋友圈炫耀。
疫情過後,加上最近的洪水泛濫,看透了生活的許多無奈、無助和災害的無情,許多人對于随心所欲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悟了。有的人。更加“隻争朝夕”的随心所欲了,覺得人家騎馬我騎棍兒,得勁一會兒是一會兒;有的人,更加的認認真真的随心所欲了,看多了生命的逝去,悟透了人生的意義。覺得,随心所遇,随遇而安了。欲不再是欲,而是遇了。欲字,在這些人心裡,慢慢的淡化了,欲無止境,學會了止步。
随心所欲,可以自得其樂,也可以欲壑難平。到底該如何随心所欲?我稱之為:
随心,就是要随平常心,要随善良心,要随天地心。
所欲,就是要無所貪欲,要無所奢欲,要無所異欲。
(曹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