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是唐代詩僧文秀的詩作《端午》。意思是端午節日從何而來,前人傳說是為了楚國大夫屈原。可笑汩羅空自浩浩蕩蕩,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屈原(前340—前278):中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戰國時代楚國政治家。名平,字原。因貴妃鄭袖、令尹子蘭、大夫靳尚等诋毀排擠,被貶黜流放。楚敗于秦,郢都失陷後,自沉汨羅江。相傳端午節習俗就是源自對屈原的紀念。
河南民間所稱一日,指日出到日落這段時間,俗稱“一天”、“白兒哩”;日落到日出這段時間則稱“夜晚”、“黑唠”。河南民間紀月一直習慣用一年中每個月的序數為紀。對于夏曆29天的月份,稱“小盡”,30天的月份稱“大盡”。
中原河南地區的民間傳統節日甚多,其表現形式也豐富多彩。端午節時在農曆五月初五日,也稱“端五”、“重五”、 “端陽”。中原河南地區民間直稱為“五月端五”。端午節起源甚早,先秦已有,具體由來,說法不一,近人之“由來說”有十數種。
舊時,在中原河南地區的端午節活動主要以祛毒除疫為主。節時各家門、窗或炕頭上均貼以用黃裱紙木刻印制的張天師或鐘馗像以及用黃、綠各色紙剪成的花鳥蟲獸,俗稱“貼艾虎”。日出之前,許多人攜帶鐮刀、竹籃到田間、河邊或山坡上采取有露水的艾葉、車前子、毛毛草、毛耳眼、菊花、地黃等束之于屋檐下或插于門頭、窗口,以示祛毒除疫,同時幹後還可用作單方或飲茶。
周口一帶以“劃龍舟”為慶祝,傳說是為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信陽一帶在秧草上收集露水洗臉,以“明目”和預防夏天出痱子,也用草蒲熬水洗澡者。在偃師一帶,許多人家還為自己所養牲畜帶上防毒香布袋。
過端午節時,新縣、光山人要接新婚的女兒偕女婿回娘家過“新端午”。屆時娘家要設宴款待女兒和女婿。其他地方也有母親看閨女者,商丘人稱之為“送端午”,鞏縣人也稱 “瞧端午兒”。因此日串親多以新婚女兒為主,也有将此日稱作“女兒節”、“女婿節”者。端午節正處在三夏大忙季節,忙中又要過節,群衆戲之為“耽誤節”。河南端午節飲食有粽子(也稱角黍)和糖糕、油餅、油條、茶蛋等。
書法習作:臨王羲之《十七帖》。《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代表作,因卷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此帖為一組快,這段話的意思是介紹工作,據考證是寫給他的朋友益州刺史周折的。大意是:虞安吉過去與我共事,常惦記他,他現在是殿中将軍。前段時間他路過我這裡,對我說,他與您是表親,很想與您共事,我覺得以他的資格與能力,可以勝任一個小郡。是不是可以考慮。所以遠道提及此事。王羲之《十七帖》原墨迹早佚,現傳世《十七帖》是刻本。(河南安陽 李倫 2020060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