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市域治理典型經驗材料

市域治理典型經驗材料

職場 更新时间:2025-01-10 00:36:54

市域治理典型經驗材料(幸福雨湖善治善為)1

萬樓。

市域治理典型經驗材料(幸福雨湖善治善為)2

窯灣街道唐興寺社區環境美如畫。

市域治理典型經驗材料(幸福雨湖善治善為)3

雨湖區委主要領導主持召開扁平化治理改革民情懇談會。

市域治理典型經驗材料(幸福雨湖善治善為)4

城正街街道三義井社區黨員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市域治理典型經驗材料(幸福雨湖善治善為)5

觀湘門。

(本版圖片均由湘潭市雨湖區委宣傳部提供)

陳 翔 唐聞锴 馮玉峰 蔣 睿

數字賦能,“智慧”治理守護家園,精準高效;攻堅改革,街道吹哨、部門報到,各展身手;服務入微,區塊“管家”紮根基層,巧解“亂麻”……在雨湖區,這些看得見的服務、觸得到的幸福,是該區推動扁平化治理改革的生動實踐。

基層治理既是國家治理的“最後一公裡”,也是人民群衆感知公共服務效能和溫度的“神經末梢”。

今年以來,雨湖區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把準基層治理的時代脈搏,探索基層治理提質增效新路徑,創新推出“扁平化治理改革”以“賦權明責、整合增效”為路徑,治理清單化、精簡化、精細化、多元化、智慧化為抓手,着力構建職能清晰、權責一緻、運轉順暢、保障有力、智能高效的基層治理體系,實現“三升三降”(黨建引領力上升、群衆滿意度上升、經濟活躍度上升,矛盾糾紛下降、風險隐患下降、行政成本下降)的基層治理目标。

打造“雨湖樣本”

上下貫通聚合多元動能

千年雨湖,人文鼎盛,曆史悠久。作為湘潭市城區文明的發源地,轄區内萬樓、文廟、關聖殿、魯班殿、唐興寺、秋瑾故居等名勝古迹,見證了“小南京”“金湘潭”的輝煌。

滄海桑田,時光荏苒。如今的雨湖區已經發展成為湘潭的商貿、科教、文化中心,矗立在湘江之畔的“老城區”,閃耀着新時代的光芒。

随着城市進程不斷發展,如今的雨湖區擁有人口54.74萬,下轄1個鄉、3個鎮、8個街道,轄53個村、52個社區,基層治理難度不小。如何讓老城“煙火氣”與城市之美共生,群衆福祉不斷增強,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今年以來,雨湖區充分發揮廣大基層幹部群衆的首創精神,在不改變原有體制基礎上,依托扁平化治理改革破除思維定勢、創新工作機制、整合職能力量,着力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扁平化治理改革是什麼?其改革的本質和目的是什麼?

雨湖區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扁平化治理改革是一種理性的回歸,是一種職能的整合,是一種層級的消除。此項改革運用的是互聯網思維、扁平化方式,其初衷就是要讓區直部門、街道、社區回歸為民服務的本質,通過消除行政層級,由多層級轉為扁平化,打破“二傳手”“中轉站”隐性環節,實現“服務對象(群衆)和治理方(區委、區政府)”簡明化架構,讓服務窗口前移。同時,按照“減少治理層級、提升治理效能、實現便民利民”的原則,打通街道内設機構壁壘,将街道12個機構人員力量整合到綜合協調平台、區塊服務平台、快速處置平台3個平台,轄村的街道增設經濟發展平台,實現力量的整合而非機構編制的整合,實現高效治理、提升服務質效。

今年4月,雨湖區扁平化治理改革試點在窯灣街道啟動。經過兩個月時間的探索,根據試點取得的階段性成效及收集的各方面意見建議,在多次實地走訪調研和全面梳理總結窯灣改革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省委《關于省委全域推進整體提升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22條措施》起草形成了《雨湖區城區扁平化治理改革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經過多輪專題座談研讨、意見征集,雨湖區于6月30日召開扁平化治理改革動員推進會,在各街道全面鋪開扁平化治理改革。

與此同時,雨湖區還相繼調整了《雨湖區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績效考核辦法》,出台《雨湖區區塊事件處置(一呼即應)工作機制》《雨湖區區塊治理員考核辦法》等相關文件,将标準化建設嵌入改革各環節,推動扁平化治理改革走實走深。

破除“層級限定”

優化服務推動“窗口前移”

“上面千條線、下面幾個人,社區幹部身上不堪重負。”雨湖區窯灣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職能重疊、職責不清、權責不等、網格不實、效率不高等問題一直困擾着當前城區街道,社區居委會行政化,造成冗員多、行政資源浪費、辦事煩瑣等問題,成為困擾基層服務提升、居民生活提質的阻力。

為此,窯灣街道将靶心對準整合機構、優化隊伍、推動自治等方面,打破原有行政層級,将街道原有的12個内設機構人員力量整合到綜合協調、區塊服務、快速處置三個平台,以全域覆蓋為基本原則,将轄區細分成40個區塊,将之前的5個便民服務點整合為1個公共服務一體化政務大廳,直接與40個區塊銜接。

作為雨湖區扁平化治理改革試點單位,窯灣街道破除“層級限定”,打破内設機構壁壘的做法是該區推行此項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通過消除行政層級,由多層級轉為扁平化,實現靠前服務、主動服務,提升服務效能。

在推進扁平化治理工作中,雨湖區先從劃分區塊入手,按照“便于管理、任務相當、界定清晰、包戶集中、全面覆蓋、不留空白”的原則,綜合考量地緣特征、樓棟單元、行為習慣等因素,将原有的網格重新科學劃分為區塊,共劃分326個區塊,每個區塊覆蓋350戶左右,确保區塊保持合理的管理服務密度,實現管理服務的全方位覆蓋。

治理員是打通基層社會治理“最後一公裡”的主力軍。雨湖區按照群衆工作能力、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程度,梯次選派優秀街道、社區工作人員組成治理員隊伍,每個區塊設立1名治理員。根據政策要求、群衆需求、工作實際,對區塊治理員開展全科業務培訓輔導,推動治理員從“專科幹部”轉變為“全能選手”。同時,制定《治理員職責清單》《治理員考核辦法》等系列制度,對區塊治理員以工作實績為依據,實行季度考核和年度星級評定,讓“能者上、庸者下”。

定位準才能責任清,責任清才能敢擔當。雨湖區聚焦街道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的主責主業,建立權責利相匹配的街道職能職責體系。同時,強化街道對涉及本區域重大決策、重大規劃、重大項目的參與權和建議權。此外,厘清政府、市場、社會、個人職責邊界,相關部門、單位對于未納入清單的事項不得随意轉嫁給街道,對上級“越位、錯位、缺位”問題,街道也有了說“不”的權利和依據。

強化黨建引領

夯實堡壘激活“神經末梢”

推進扁平化治理改革,關鍵在黨,落腳點在基層。改革越是推進至更深處,就越要發揮基層黨建引領作用。

“按照‘黨小組建在區塊上,服務送到家門口’的功能型黨小組模式,積極推進區塊黨組織全覆蓋。”雨湖區萬樓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街道形成了“街道大工委—社區黨總(支)部—區塊黨支部(黨小組)”組織鍊條,并結合黨建、綜治、自治、服務“四網融合”,把基層黨組織内嵌入區塊治理體系,構建“1 1 N”區塊黨建生态圈(即一個區塊設立一個黨支部或一個黨小組,與區塊内企業、單位黨委、黨支部共駐共建)。

黨建陣地是做好區塊服務的基礎。萬樓街道按照“完善功能、一室多用”的原則,集聚宣傳、文化、司法、民政、群團等資源功能,統籌規劃區塊内小區黨建陣地,為居民打造“紅色議事廳”“紅色驿站”等居民家門口的服務站。同時,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通過志願服務平台——“湘潭市愛心銀行”小程序,開展黨員志願者“點對點”服務、“區對區”服務、“面對面”服務,搭建起黨員幹部和群衆之間的“連心橋”,把服務送到居民的心坎上。

今年以來,雨湖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構建“大黨建、一盤棋”格局,推動街道職能由“管理型”向“公共服務型”轉變。深化黨建、綜治、自治、服務“四網融合”,建強區塊黨小組和工作小組,實現黨員聯系群衆扁平化,切實推動“黨建 基層治理”不斷深入。

昭潭街道堅持“黨建為核,自治為基,文化為魂,服務為本”的思路,持續深化家園黨建“413”工作法,暢通黨組織神經末梢,将黨員、樓棟長、物管服務人員、業主代表等分散于各條線、不同組織的力量“握指成拳”,區塊協理員人數從原來的142名增至355名,治理引領力量實現倍增。同時,該街道運用千年雨湖政務微信平台,第一時間掌握居民訴求,添加居民38562個,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共性問題80餘個,居民投訴率同比下降15%,物業費收繳率同比增長10%,令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楠竹山鎮黨委從構築“黨建 共建互聯”平台、健全“大黨委”聯合會商機制、實行黨員“包片聯戶”“雙報到”制三個方面入手,與轄區企事業單位組建區域黨建聯盟,打造多元參與基層治理體系;成立大物業管理及扁平化治理改革領導小組,構建“大事共議、實事共辦、要事共決、急事共商、難事共解”機制,合力探讨、協商解決改革中的重難點問題;成立6支黨員志願服務隊,動态收集關于物業管理、公共服務、民生保障等治理事項的意見建議。

……

該區通過組建濱江城總黨建聯盟、開展“三級幹部進區塊”活動等打出系列組合拳,進一步強化基層黨工委對各類組織、資源、工作的統籌整合,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也得到進一步充分發揮。

目前,該區326名區塊治理員和2800餘名三級幹部主動下沉區塊為民辦實事,成功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053起,高效辦結陽光山莊住宅小區用電安全等群衆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330餘個,以“面對面”的服務方式實現“心連心”的治理效果。三級黨員幹部進區塊“認親串門”實現全覆蓋,一線區塊治理員中黨員占比達70%以上。

樹立“主人翁”意識

居民自治激發内生動力

扁平化治理改革是群衆力量的“重要通道”,群衆既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參與者,也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受益者,必須不斷激發其内生動力,讓群衆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主人”。

窯灣街道扁平化試點将落腳點放在激發群衆内生動力上,解放居委會力量,幫助社區從過去“保姆式”社區中脫身,轉變成“管家式”社區。該街道負責人介紹,細數往年街道處理的居民求助及訴求發現,居民對街道、社區存在過度依賴,自理自治意識不強,過去甚至出現過居民家中水管破裂,要求社區出資修複的現象。為此,窯灣街道推出了“四分議事”治理模式,推進“大事聯辦,小事共辦,私事自辦”。以水管破裂為例,公共區域主管道破裂,街道聯合市政部門解決;居民樓棟主管道破裂,社區居委會牽頭,居民商議,共同出資解決;居民家中私人水管破裂,引導居民自行解決。

基層治理不應出現“無限政府”“萬能政府”,不能政府“大包大攬”、群衆主體缺位,而應回歸共建共治共享本質。

為進一步激發樹立居民“主人翁”意識,激發自治内生動力,該區通過用好用活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陣地資源,組織開展好政策宣講、醫療服務、法律援助、科技科普、文化體育等活動,在寓教于樂的活動中持續喚醒群衆的集體意識、集體觀念。同時,把完善居民公約作為重要手段,引導群衆有序、合法地表達自己的訴求,助推移風易俗、人居環境整治、志願服務、産業培育壯大等工作順利開展,引領群衆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

雨湖區委書記段偉長表示,群衆有所盼,治理有所為;發展有所需,治理有所行。面對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新形勢、新任務,雨湖區牢牢把握群衆需求在哪裡、發展關鍵在哪裡,黨建就跟到哪裡、服務保障就到哪裡,持續推動扁平化治理改革走深走實,不斷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工作,讓群衆從扁平化治理改革成效中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溫暖,切實增強群衆的滿意度與獲得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