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艾葉米果最新吃法

艾葉米果最新吃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7 12:29:10

艾葉米果最新吃法(清明時節又到了采艾葉)1

每年清明前夕,客家人有制作清明果的習俗。

清明果,也叫艾米果、青團,以鼠曲草和米粉作為原料,目的是“以壓時氣”。

曆史上,客家人由北方遷徙至江浙滬閩一帶,沿海氣候濕熱,新來的移民們水土不服,經常患痢疾。清明果因此而誕生。

艾葉米果最新吃法(清明時節又到了采艾葉)2

綠色的清明果,是客家人在清明節的時候作為節日祭拜祖先的食物。

做清明果,得用糯米。糯米浸泡後,磨成漿,再用細白布袋子吊起,瀝幹水分,這樣磨出來的糯米粉,非常細白。

做清明果,都得細白的米粉。

艾葉米果最新吃法(清明時節又到了采艾葉)3

客家婦女相幫着磨米粉,吩咐姑娘們提着籃子,到田間地頭摘艾草。

三月,路旁溪邊,一小叢一小叢的艾葉嫩綠而茂密。

豆蔻年華的小姐妹們挎藍提簍,追逐在溪旁路邊,在早春的陽光和寒風裡笑着鬧着,一邊手不停的摘艾草。

天熱了,一個妹子脫下外衣當蓋頭,蒙着臉,學哭新娘。

“日頭一出曬雞廄 ,愛姐婆打銀髻。日頭出來曬天井,愛姐婆打銀簪。”

這是她昨天晚上偷聽到的姐姐學“哭新娘”的唱詞,大意是說父母打銀簪,送女出嫁。

準備出嫁的姐姐羞紅了臉,嗔她一句:“你着死哇”,一團泥打了過去。

小妹越發唱得有勁,邊跑邊哭唱:“壁背種竹竹根多,咁高咁大你妹冇轎坐。走了一段又一塅,咁高咁大你妹行到唔好看。走了一坑又一坑,咁高咁大你妹行到冇名聲。”

客家女子出嫁時,要拖着娘家的竹子,走山路去婆家。這段大意是說新娘出嫁時的樣子。

女孩子們追逐打鬧的哄笑聲在艾草的氣息裡蕩漾,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傳承了客家女子對出嫁的向往。

艾葉米果最新吃法(清明時節又到了采艾葉)4

采足了艾葉,回到家,洗淨艾葉,趕緊燒大火。

把艾葉在滾燙的開水中稍煮一下,揉搓,去除苦味後,按一比一的比例,配上細白的糯米粉。

把艾葉摻進糯米粉中,使勁揉,直到揉得艾葉與糯米粉完全融合了,就拿去蒸。

蒸熟後,将米團分成小劑子,壓扁,做成一個個小圓餅,再上鍋蒸。這是最簡單的艾米果。

還可以将米餅擀開,成面片狀,給裡面包餡料。

餡料大多是用鮮肉或臘肉、筍、大蒜等配料制作的,做成艾米包包,形狀一般為餃子狀。放在鍋裡蒸熟,也可以油炸。

還有一種做法,是用鮮艾葉加堿,煮至爛熟,濾幹水,搗成艾泥,再以一比一的比例,配上幹糯米粉,揉勻,然後分成小坯,包餡,上蒸籠。

蒸籠底下要鋪上大白菜葉子,然後旺火蒸熟,或用油炸。

艾葉米果最新吃法(清明時節又到了采艾葉)5

蒸米果的時候,整個山村都彌漫在濃香之中。

蒸騰的熱氣,将艾草與糯米的香氣彌漫開來,從門窗,從竈間的瓦縫裡彌散到整個屋場。

竈頭邊擁着幾個迫不及待的小孩,流着哈喇子,從這個竈頭擠着看着又到那個竈頭,急不可耐地想吃米果。

艾葉米果最新吃法(清明時節又到了采艾葉)6

等清明果蒸熟了,掀開鍋蓋,先用小碗盛米果敬竈神,再用幾個藍碗裝十幾個一家家的送。

送清明果是小孩最喜歡的事,雙手端着熱氣蒸騰的艾米果,笑眯眯地照着大人的交待說:“嘗一嘗,做得不好吃!”

傍晚的時候,幾乎家家的米果都好了,每家的米果大家都嘗了,屋場外,小孩穿梭般的送,再帶回說“好吃”。在家忙碌的婦女們都笑眯眯的,一臉的高興。

清明祭祖時,等客人來了,婦女們端上清明果,就着滾燙滾燙的陳年冬酒,一屋子盈盈的熱氣裡洋溢一片的祥和。

艾葉米果最新吃法(清明時節又到了采艾葉)7

做熟的清明果,表皮光滑,色澤翠綠,清香撲鼻,甘中帶苦,能溫肺暖脾,散寒除濕,有防病保健。是客家人清明時節最愛的小吃。

清明果還能調理脾胃,理氣血,去濕寒,更能促進骨骼和牙齒發育。

但糯米并不利于消化,一次不能吃食過多。

清明果的屬性為涼性,坐月子的産婦是可以吃的,但最好加熱後再吃,不宜吃過多。

艾葉米果最新吃法(清明時節又到了采艾葉)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