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唐詩的朋友都知道,大詩人李白曾經為著名詩人王昌齡寫過一首脍炙人口的題目很長的懷人詩: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随風直到夜郎西。
這首詩名為《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是李白在聽說王昌齡被貶到龍标縣(在今湖南省懷化市洪江區,洪江又稱黔陽)時揮筆寫下的一首動情之作。無獨有偶,王昌齡也為李白寫過一首藝術水平頗高的詩作——《巴陵送李十二》
搖曳巴陵洲渚分,清江傳語便風聞。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雲。
顯而易見,這不是一首懷人詩,而是送别詩,也就是說李白遇見了王昌齡,那麼,兩位大詩人的這次相逢是怎樣一種情形呢?因為李白為王昌齡寫的那首詩中提到了夜狼,而李白晚年又有因參與永王李璘起兵被流放夜郎的經曆,而且王昌齡給李白寫的這首詩充滿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傷,于是,有的學者就想當然地認為此詩應該發生在公元758年李白被流放期間,實際上這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因為758年時王昌齡已經不在人世了。那麼,《巴陵送李十二》這首詩寫于什麼時候呢?當然是王昌齡和李白都在巴陵的那段時間,具體說應該是公元739年秋天的一個日子。巴陵就是現在的湖南省嶽陽市,當時屬于比較偏僻的地方。李白和王昌齡為什麼會來到此地呢?他倆各自有各自的傷心往事。
先說李白。李白早年遊曆荊楚時,身邊有一個好友名叫吳指南,不幸的是,吳指南在洞庭湖一帶忽然得了一種怪病,很快就去世了,李白伏在好友身邊痛哭不已,"泣盡繼之以血"。因為身上沒有足夠的旅費,李白隻好暫時把吳指南埋葬在洞庭湖邊,同時向剛剛死去,靈魂未遠的好友承諾将來一定要找機會将他的屍骨遷回他的故鄉鄂州埋葬。十四年後,李白終于可以實現他當初的諾言了,他風塵仆仆地來到了巴陵這個傷心地,碰巧遇到了南來北歸的王昌齡。王昌齡是從嶺南遇赦歸來的,就像後來李白流放夜郎途中接到大赦天下的聖旨一樣,但我們不能确定王昌齡在得知大赦令時是否已經到達了嶺南流放地。王昌齡為什麼會遭遇流放嶺南的困境呢?因為他在擔任汜水縣尉時“不謹小節”得罪了當權者,汜水在今河南省荥陽區境内,而嶺南遠在如今的廣東廣西,兩者相距有數千裡之遙。王昌齡當初被流放嶺南時,曾經前去拜訪他仰慕的前輩大詩人孟浩然,孟浩然為他的遭遇深感不平,揮筆寫下了《送王昌齡之嶺南》——
洞庭去遠近,楓葉早驚秋。岘首羊公愛,長沙賈誼愁。土毛無缟纻,鄉味有槎頭。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憂。數年同筆硯,茲夕間衾裯。意氣今何在,相思望鬥牛。王昌齡是個有始有終的好朋友,他遇赦北歸時又一次拜訪了孟浩然,因為他要和老朋友分享重獲自由的快樂。孟浩然背上長了個疽,王昌齡再次造訪時他的傷勢剛剛有所好轉,老友重逢快樂無比,結果他一時高興忘記了大夫的囑咐,吃了一些他當時忌食的河鮮,不久後就因此撒手人寰了。孟浩然之死是王昌齡和李白在巴陵偶遇之後的事情,之所以要順便寫一下是因為李白也是孟浩然的超級粉絲,他筆下的《贈孟浩然》乃是千古名作——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顔棄軒冕,白首卧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和王昌齡在巴陵的相遇應該不是這兩位大詩人的第一次會面,否則,王昌齡為李白寫的那首詩就不應該以《巴陵送李十二》為名,而是叫《酬太白巴陵初逢席上見贈》,就像“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所屬的那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一樣。那麼,李白第一次遇見王昌齡是何時何地呢?這需要好好推理一下。根據李白和王昌齡巴陵相遇前的足迹來看,他們的首次交集應該發生在大唐都城長安。公元727年,王昌齡到長安應試,科舉及第後被任命為秘書省校書郎。從這一年到738年被貶嶺南,他雖然曾經出京做過汜水縣尉,但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長安城裡。
李白第一次到達長安是在公元730年,不知什麼原因他始終不肯參加科舉考試,而是希望憑借推薦入仕為官,在做了幾次努力後,眼見沒有什麼希望,就于733年離京而去。
綜上所述,李白第一次遇見王昌齡應該是在公元730年和733年之間的長安城,不知是他們初逢時沒有酬唱之作還是當時留下的詩篇後來流失在了曆史長河中,但無論如何都是一個莫大的遺憾……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憶江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