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2日至14日,涼山州昭覺縣原阿土列爾村(又名“懸崖村”)村民陸續搬下山來。當時,就有8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搬入昭覺縣城附近的安置點。
2021年5月,當地又啟動“懸崖村文旅搬遷項目”,将村裡符合條件的非貧困戶陸續搬下山。
兩年來,
搬下山的老鄉們工作、學習和生活怎麼樣了?
5月8日至11日,
記者重返“懸崖村”,再訪搬遷戶,
記錄發生在“懸崖村”村民身上的變化。
下山後出生的首個新生兒
1歲零5個月了
莫色伍之出生于2020年12月11日,是“懸崖村”搬遷後村裡出生的第一個新生兒。
5月9日,在昭覺縣沐恩邸社區莫色布洛家裡,1歲零5個月大的莫色伍之扶着沙發靠背慢慢站起來,嘗試着向前挪動。她的身後,父親莫色布洛和母親惹記伍果被逗得哈哈大笑。
年齡最大的搬遷戶:
未來更有盼頭了
72歲的阿子日哈是兩年前“懸崖村”搬家時,年齡最大的一位。搬下山後,阿子日哈和女兒某色阿都一家生活在一起,在阿子日哈家的白牆上,一張“乖娃娃”獎狀格外顯眼,是她7歲外孫吉克伍三在沐恩邸幼兒園獲得的。阿子日哈記得,外孫捧回“乖娃娃”獎狀的那天,全家人高興得合不攏嘴,并将它端端正正地貼在客廳牆上。
告别“懸崖村”兩年,阿子日哈沒再回去過。現在,她時常對着照片說道,出門有客車,夜裡有路燈,社區有醫院,現在的好日子,是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
下山後上特殊學校的女孩,
會寫字算數,還入了少先隊
握緊拳頭,朝記者伸出食指;然後收回食指,又豎起大拇指。5月9日上午,在昭覺縣特殊教育學校,紮着高馬尾、戴着紅領巾的小女孩用手語對記者說着“你好”。笑着打完招呼後,她又在筆記本上一筆一劃地寫下自己的名字——莫色惹地。
今年8歲的莫色惹地患有先天性聽力和語言障礙,2020年5月,莫色惹地一家從“懸崖村”搬遷至昭覺縣城附近的沐恩邸社區。同年12月,莫色惹地收到了昭覺縣唯一一所特殊教育教學點——昭覺縣特殊教育學校的入學通知。剛入學時,莫色惹地對标準手語一竅不通。眼下,已經能用流利的手語和老師、同學交流。
2021年11月7日,
“懸崖村”搬遷後,
迎來第一個嫁進來的媳婦。
同年,“懸崖村”鄉村旅遊收入
突破百萬元大關
……
做旅遊、搞種植、做彜繡……
如今村民們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我們一起為他們加油
來源: 四川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