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精準扶貧竹山縣十個深度貧困村

精準扶貧竹山縣十個深度貧困村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22:07:28

精準扶貧竹山縣十個深度貧困村(石縫中鑿出脫貧路)1

馬山縣隸屬廣西南甯市,是廣西33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之一、滇黔桂石漠化治理重點片區縣之一,也是南甯市唯一的深度貧困縣。縣城東部有一個大石山區,素有“九分石頭一分土”之稱,這裡的地形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縣石山面積占56.7%。

如何在石縫中“鑿”出脫貧路?

2013年,東風公司啟動馬山縣對口幫扶工作,至今累計投入援建資金2388.8萬元,實施扶貧項目100個。因地制宜、輸血造血、扶智扶志,在東風扶貧工作隊和在當地群衆共同努力下,如今馬山縣經濟、教育、基礎設施等發生了巨大改變,73個貧困村摘帽、93708人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84%。2020年5月9日,馬山縣獲廣西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退出貧困縣序列。

因地制宜,小沃柑做成大産業

馬山縣屬于滇黔桂石漠化片區,石峰林立、山體連綿,土地生産能力弱,這也是馬山縣緻貧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解決這一難題,2015年以來,東風公司扶貧幹部因地制宜,選取縣域西部地區紅水河流域沿岸進行産業布局,在白山鎮、喬利鄉開展充分走訪調研的基礎上,帶領當地村民開始沃柑種植。

羅永翔便是返鄉創業的青年代表之一,他告訴記者:“以前,貧困地區以‘小農生産’為主,生産經營分散,農産品從地頭走向超市、商店,要經過多輪轉售,漫長的流通鍊不僅增加農産品交易成本,還導緻農業生産者利潤低、消費者購買價格高。”

為增強這名返鄉青年的創業信心,東風柳汽派駐馬山縣的挂職副縣長劉宏濤,先後帶領羅永翔前往多地考察沃柑項目,并邀請技術專家指導,幫助他打造了從種植、采收、清洗、包裝到銷售的“一條龍模式”。東風公司馬山沃柑産業扶貧基地也在馬山縣喬利鄉三樂村挂牌成立。

希望的種子一經播撒,立即呈蓬勃生長之勢。短短幾年内,喬利鄉沃柑産業從無到有,目前已發展近萬畝,柑橘深加工産業也應運而生。東風扶貧幹部一邊帶領鄉親們走出去推介農産品、開拓區外市場,一邊手把手教群衆加強合作社内部管理及打造品牌。此外,還協調東風集團各子公司落實“消費扶貧”政策,2020年春節期間,從基地采購沃柑超過160萬斤,價值1400多萬元。

近年來,馬山縣沃柑不僅銷往全國各地,還通過電商、實體店等平台,打通了俄羅斯、新加坡等海外市場,有效帶動當地農民脫貧緻富。2019年6月,馬山沃柑作為東風公司産業扶貧代表,中央電視台《手挽手——精準扶貧在行動》大型扶貧專題電視節目向全國觀衆進行了推介宣傳。

精準扶貧竹山縣十個深度貧困村(石縫中鑿出脫貧路)2

與此同時,東風扶貧幹部積極指導基地吸收農戶參加土地流轉、務工,1500畝流轉土地直接為當地632人帶來年收入52.8萬元,基地年用工1.2萬人次,且優先聘用當地貧困戶。

“通過入股分紅和勞動收入、土地流轉收入,農戶平均每年收入增加8000元以上,沃柑基地輻射帶動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脫貧。”劉宏濤介紹,基地所處的紅旗湖水果産業示範區也成功創建為自治區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南甯市級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

輸血造血,立星村舊貌換新顔

馬山縣白山鎮立星村是東風扶貧幹部對口幫扶的重點。自定點幫扶以來,東風公司先後派駐三任扶貧幹部在立星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按照“一入二扶三變”的思路,駐村幹部不僅協助立星村建成東風蠶房、東風羊欄、東風牛欄、東風菌房、東風就業扶貧車間等多項産業基地,還想方設法改善當地基礎設施,通過“輸血造血”幫助村民脫貧脫困。

開闊整潔的東風蠶房内,一排排方格蔟整齊懸挂在半空。近年來,東風公司先後投入50萬元資金援建東風蠶房。目前,蠶房面積750平方米,種桑規模達130畝,帶動17戶貧困戶以資金和土地入股,享受分紅。

覃慶财是立星村種桑養蠶專業合作社法人。這位土生土長的立星村村民曾多次嘗試創業,但一缺資金、二少經驗,創業屢遭失敗。東風公司和駐村第一書記的鼓勵引導讓他重拾信心。

依托東風蠶房平台,通過科學謀劃,覃慶财的種桑養蠶産業發展得風生水起,還帶領一批又一批貧困戶共同打拼,讓村集體經濟收入連創新高。覃慶财本人也成為村民信得過的緻富帶頭人,順利加入中國共産黨,并當選為村委會副主任。

精準扶貧竹山縣十個深度貧困村(石縫中鑿出脫貧路)3

除東風蠶房外,東風羊欄、東風牛欄、東風沃柑扶貧基地等也不斷結出扶貧之果。現任東風駐立星村第一書記毛厚軍介紹,鼠年春節前,連樂養羊合作社(東風羊欄)、泓源達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慶财種桑養蠶合作(東風蠶房)、海寶養牛合作社(東風牛欄)等紛紛給入股貧困戶分紅,村民個個喜笑顔開。2019年,立星村的村集體收入達48萬餘元,創曆史新高,在馬山縣位列前茅。

“看着村民滿臉笑容,我也格外高興,在東風公司的大力扶持下,曆任第一書記精心栽培的産業扶貧之花,終于全面瓜熟蒂落,反哺社會。”毛厚軍說。

東風扶貧工作隊還圍繞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務,先後在立星村建成東風路、東風橋、東風連心橋、東風文化廣場等一批項目,有效改善提升當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如今的立星村,真真是舊貌換新顔。

扶智扶志,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思想上的落後,是貧窮的根本原因,必須幫助村民轉變思想,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除定期組織緻富帶頭人、貧困勞動力參與相關學習培訓外,東風扶貧幹部隊伍還大力支持馬山縣教育發展。

2018年,馬山縣1.5萬多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搬遷入住縣城合作片區安置點。為解決搬遷貧困戶子女适齡幼兒入園問題,東風公司出資40萬元援建幼兒園。一年後,馬山東風電白幼兒園正式招生辦學,有效緩解适齡幼兒入園問題。

此外,東風扶貧隊伍還在馬山縣喬利鄉籌建“東風柳汽希望小學”,組織東風柳汽團委與貧困村小學開展結對幫扶;積極支援白山鎮立星村小學,用過協助校園建設、設立獎學金等,完善教學條件、提升教學水平,為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貢獻力量。

精準扶貧竹山縣十個深度貧困村(石縫中鑿出脫貧路)4

“可以說,近幾年來,東風公司在馬山的扶貧項目順利實施,突出了‘輸血造血、扶智扶志’的特點,有效落實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各項部署要求。”劉宏濤介紹,2019年,馬山經濟發展實現了近5年來最快增長,地區生産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産投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項指标增幅在南甯市排名靠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項目投資連續4年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

曆經重重困難和挑戰,馬山人與東風人也結下了深厚友誼。“馬山百姓感恩東風公司多年來的無私奉獻、辛勤付出,幹部群衆對公司實施扶貧項目、開展系列幫扶活動給予廣泛好評。”劉宏濤說。

今年2月,為支援總部位于武漢的東風公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馬山縣組織中國扶貧志願服務促進會,在當地采購黑山羊肉、蘿蔔、馬鈴薯、洋蔥等地方扶貧農特産品,捐贈東風公司。同時,廣西泓源達農業開發公司、廣西桂昌生态農業有限公司、廣西沃康生态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廣西馬山華銳生态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馬山本地企業,還額外為公司捐贈了3.5噸馬山沃柑。

扶貧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對口幫扶馬山縣7年來,東風公司參與和見證了脫貧攻堅為馬山縣帶來的翻天覆地變化。如今,馬山縣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穩步提升,貧困群衆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人民群衆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日益改善,在脫貧緻富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責編:劉豔萍

融媒體記者:陳爽

通訊員:慧美

編輯:王佩

精準扶貧竹山縣十個深度貧困村(石縫中鑿出脫貧路)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