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山征聯正在進行中,近期發表了幾篇文章,通過與聯友交流,發現大家對【意聯】與【合掌】有些模糊。特别是合掌,無論是寫聯者、對聯者或者評聯者,有時各持觀點,本人通過閱讀李林森先生的文章,感到豁然開朗,現分享給大家。
一、什麼叫合掌
就是對聯中的出句和對句,完全或基本同義。即上下聯之間,重複同一個畫面或重複一件事與物叫合掌。形象地說,恰似和尚作揖時兩掌相合的情形叫合掌。
一、意義上的合掌
如:【明珠還主 香港回歸】;又如:【四海傳佳訊 五洲報好音】等,因為【佳訊】和【好音】為同一個意思所以合掌了。(但并不是【四海】和【五洲】比較接近就是合掌)。
二、詞義上的合掌
如【神州】與【赤縣】,【佳訊】與【好音】或【福音】,【花甲】與【六旬】,【三更】與【半夜】,【世紀】與【百年】這些詞都合掌了。
三、數詞與數量詞合掌
如【五十】與【半百】,【一年】對【四季】,雖然這些數詞與數量詞都對仗工穩、詞性對稱,但它導緻上、下聯重複一個畫面,同說一件事情,表達同一個意思,所以說是合掌。
再比如【千秋】、【萬代】,【千古】、【萬載】,【五湖】、【四海】這類詞,都不存在合掌,千萬不要錯誤地以為這些詞是基本同義就合掌了,切記,這是對聯中的工穩和對稱,并不是基本同義。
《聯律通則》規定,要求詞類相近、詞性相當、結構相似都說得很清楚,所以【千秋】對【萬代】、【五湖】對【四海】這類詞,是對聯的工穩恰當,且詞類相近、詞性相當、結構相似,是正好符合對聯的規範要求的。而基本同義是指重複上下聯的畫面,重疊上下聯的意義,這也是很多人以為合掌的誤區。
來看看名家對合掌的定義是怎麼說的吧。
中國楹聯學會常務副會長劉太品先生說:合掌隻屬于對聯寫作上的誤區,不算是對聯格律上的毛病,而且,隻有在上下聯【整個句子】基本雷同時,才能叫合掌,部分字詞的意義相同或相近,都不可以定義為合掌。
中國聯壇泰鬥,中國對聯大辭典主編曾保泉先生說:合掌是指上下聯【完全或基本】以同義詞相對仗現象,才能叫合掌。
總之,如果将對仗工穩、對稱和相近、相當、相似與基本同義劃等号,就會糊塗地搞出對聯中的冤假錯案來,所以一定要分清。
如何避免合掌,創作要注意,每一幅對聯大體上是要完整地表達一個主題中心,而這個主題中心又極易混淆兩組聯句必須各自獨立的概念,如何在表達一個主題中心的同時,又使上下聯不出現【完全同義】或【基本同義】,就需要把這個基本輪廓在心中弄清楚,否則就可能出現合掌,最重要的點還是要将《聯律通則》讀懂讀熟、爛記于心。
二、關于意聯
所謂【意聯】就是形對意聯,即形式對舉,意義關聯,上下聯所表達的内容統一于主題。
對聯作為一種文體形式,是表達某種主題和工具的載體,首先在形式上表現為上、下聯的‘’對舉‘’。對舉,猶對偶;相互舉出,相互襯托。這種對舉包括對應字詞的類别一緻及平仄的對立。
其次,在語義上,上、下聯所表達的内容,包括景色、形象、思想、意境等必須相關聯,并圍繞着同一主題展開,為表現同一主題服務,否則,隻是原始的普通的對偶,而不是文體意義上的對聯。
對聯對聯,應該既對且聯。對,即内容、形式上對仗;聯,即【照映】、【貫通】、【呼應】,形對意聯,就要求我們雙矢一的,殊路同歸。
如果隻顧形式之對,不管内容之聯,就難稱對聯,更别說佳聯。上、下聯之間,上下聯各元素之間,并非簡單相加,而應相互依存,彼此制約,共同作用,形成統一和諧完整的整體。
相信通過分享和學習李林森先生的文章與觀點,對大家提高對聯知識有所幫助,對觀音山征聯的評定有所啟發。願大家成為良師益友,在楹聯學習的道路上共同提高進步。
撰稿人:石玉
2022—7—1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