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star123456
創作立場聲明:文中商品除了小米1S為值得買衆測産品,其他均個人購買,不吹不黑,本文客觀對手中産品做測試,希望能給大家選購帶來幫助,少走彎路
寫在前面
好像每次寫機器人都是兩個兩個比較,寫掃擦一體機的時候有人問我掃地機,寫掃地機的時候有人問我掃擦一體機,有點關公戰秦瓊的味道,這次我就把目前我有的智能掃地機器人都拿出來曬曬,分别是米家掃地機器人、米家掃地機器人1S(在老家就不出現場了)、石頭S50掃地機器人、石頭T6掃地機器人、360掃地機器人S6,360掃地機器人S7,一共6台,不同平台,不同功能的掃地機讓他們來個大亂鬥,參數大比拼,個人對比體會吧。
本文充滿了不嚴謹測試,内容僅供參考,一幅《五環之歌》送給大家
作為618的文章,還需要插入一條購買信息
外觀對比
米家初代和1S都是單純掃地機,其他四款都是掃擦一體機
外觀米家兩款最薄345 * 345 * 96mm,其次石頭兩款353 * 350 * 96.5mm,然後是360兩款350 * 350 * 100mm,但是相差無幾,很抱歉,沒有能拍平視圖,忙活忘記了
但是可以看一下充電底座的對比,從左至右分别是小米(初代和1S相同),石頭S50,石頭T6,360 S6,360 S7,不難看出,體積最小的是石頭S50,因為它不帶收線倉,其他的幾款多餘的線都可以纏繞到倉内隐藏
而充電方式相當于三對三吧,小米初代和1S,360 S7都是側面觸點充電,可接觸面積相對比較大,石頭S50,T6和360的S6都是底部觸點充電,觸點小,如果手動歸位有的時候相對來說不太好操作
底部均帶有防滑膠條
塵盒的排位也是小米(420ml),石頭S50(480ml),石頭T6(480ml),360 S6(400ml),360 S7(550ml)
耗材對比
掃地機除了整機性能,耗材的好壞,後續的成本,也是選擇的一部分,耗材的使用,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小米初代,小米1s,石頭S50,石頭T6
邊刷,通用,沒有任何區别
圖片來源石頭天貓旗艦店
滾刷,通用,但是新出的T6自帶新款滾刷可拆卸兩側堵頭,對于毛發,線類清理非常非常友好
濾網,通用,有兩種價格不同的濾網,一種可清洗,另外一種帶網狀不可清洗
抹布,石頭S50與T6通用,有日常抹布和一次性抹布可選
360 S6
邊刷,兩隻,不通用
圖片來源360天貓旗艦店
主刷,不通用,但是我不知道我的主刷壞了還是有這樣設計的,兩邊堵頭是可以拿下來的
圖片來源360天貓旗艦店
濾網,奇葩的一B,兩層海綿中間夾着一個HEPA濾網,我的海綿壞了,所以官網買了一套,裡面是2片海綿 2塊HEPA濾網(白色卡座不是買濾網送的)
抹布,不通用,不過出了新款的設計,安裝方式沒有變化,但是中間層有不同,粗顆粒部分隻在輪子中間才有了,和石頭還有S7的設計差不多
圖片來源360天貓旗艦店
360 S7
邊刷,S7與自家S5通用
圖片來源360天貓旗艦店
主刷,同樣S7 與 S5通用,不過這個我特意試了一下,沒法拆下兩端
圖片來源360天貓旗艦店
怕一會忘了放圖,從左至右分别是一代石頭主刷,二代石頭主刷,S6主刷,S7主刷,能不能看出區别呢
抹布,不通用,不過我忘了試試和石頭是不是能通用了
這麼多圖和數據對比,可能你還糊塗呢,那我整理一下做張表給你看,内容涵蓋了通用性,指導價格等,可能會對你選擇有幫助。
懸崖功能測試(劃重點、有看點)
我家是有樓梯的,而且是兩層,所以上中兩層的掃地機起碼應該不會從樓梯滾落才是,所以特意做了以下測試,其實最開始因為有小米1S之前的和360 S7之前的測試,本來認為是無風險測試,畢竟最多就卡住嘛,不過這次不知道為什麼,忽然覺得不行,拿來了幾個軟墊放在桌子周圍。
測試環境為1.4米*0.65米的桌面
小米掃地機
作為老款機器,我也沒做防護直接就上了順利測試完成,由于不能插入視頻,所以想看的小夥伴可以點擊這裡
小米1S
由于機器不在家,但是同一塊桌面,就是橫豎不同,将就一下吧各位看官,視頻點擊這裡
石頭S50
作為家中日常主力機,我怕設備老化造成墜崖,所以從它開始加了保護墊在地上,避免掉落直接砸在地磚上。好在也是順利完成工作,視頻點擊這裡
石頭T6
其實這個T6和360的S7都是剛剛開箱,全新的機器首航,就接受這麼殘酷的測試,我都有點于心不忍了,不過看着前面幾個本家兄弟良好表現,也就讓它上了。視頻點擊這裡
360 S6
在圖中可以看出,S6一直在打轉,似乎在找些什麼,然後斜刺裡沖向邊緣,搖搖欲墜,害得我不得不伸手想扶正它。視頻點擊這裡
360 S7
本來的想法是S7不做測試了,直接沿用上次卡住的視頻,不過想想再給它一次機會吧,萬一上次是偶然呢?結果,真的是偶然,偶然不掉下而已。S7原地轉圈沒有S6多,不過徑直就奔向邊緣直沖下去,沒有任何減速,動圖裡減速是我想做的一個慢動作而已,視頻點擊這裡
想一想真挺後怕的,畢竟剛開封的機器,多虧有墊子,在墊子上還彈了兩下呢,這麼一摔直接落在瓷磚上,上面的激光掃描塔肯定玩完
清掃速度對比
清掃的都是我家地上一層,沒有什麼家具,比較空,但是測試小米初代和1S是上次的地圖,比後面的4個多了幾個凳子
小米初代掃地機
清潔面積70㎡,清掃時間65分鐘
小米1S
清潔面積70㎡,清掃時間68分鐘(地面比後面多4個凳子)
石頭S50
清潔面積70㎡,清掃時間61分鐘
石頭T6
清潔面積70㎡,清掃時間71分鐘
360 S6
清潔面積71㎡,清掃時間85分鐘
360 S7
清潔面積69㎡,清掃時間61分鐘
有些同學可能來回看圖比較蒙,我做個Excel看看吧
按照這次測試,速度最快的是石頭S50達到每分鐘1.15㎡,S7次之(雖然速度比較快,但是由于電量問題,大戶型一定會回充,需要充電到80%才繼續清掃),最慢的是360 S6每分鐘0.84㎡,而石頭的旗艦新機T6居然每分鐘也不到1㎡,真是奇怪了。
清潔能力對比
為了這次測試,我用了一些大米,綠豆和大碴子(東北特色,玉米粒的芯),顔色分明,顆粒各不相同,而掃地機測試的時候都選用了最大功率進行清掃
使用量上,基本上大體基本相同,分三行斜着灑下測試物。為了方便,我有些圖是使用手機拍攝,請見諒
小米初代&1S
因為小米1S沒在家,而上次測試結果初代和1S的基本差不太多,不嚴謹的測試大家看看參考下就算了。由于前一天在家裡和朋友庭院燒烤,而大家也都沒換室内鞋,所以除了測試的谷物,還是有很多灰塵産生。塵盒裡的是掃地機工作進去的,地下的顆粒是我用笤帚掃完歸集在一起做對比看的
石頭S50
從圖片上看,S50的确要比單純的掃地機厲害,剩餘的顆粒明顯要少很多
石頭T6
T6作為石頭最新一代的掃擦一體機,按理說應該是最牛的,但是測試結果卻有些大跌眼鏡,剩餘的顆粒感官上居然比小米初代還多,而且剩餘的大部分都是苞米碴和綠豆這樣的大顆粒
360 S6
從圖上看,S6剩餘的顆粒是所有測試機中剩餘最多的,和石頭T6不同,S6剩餘的以大米這樣略小一些的顆粒居多,綠豆次之,苞米碴最少
360 S7
經過S6的清掃之後,本來我對S7不報什麼希望了,但是沒想到,S7給我全場最大驚喜,掃過之後竟然剩餘最少,隻有1粒綠豆,1粒苞米碴和若幹大米
當然,以上的測試充滿了不嚴謹,不系統,隻是把等量的谷物放置在地上而已,位置的偏差,連續測試地面的濕滑都有可能造成偏差,還是那句話,大家參考就行
水箱水量對比
石頭S50 & T6
石頭和小米最大的好處就是通用耗材配件,連水箱也是如此,原有模具基礎上,140ml容量,升級功能,通用性非常好,S50和T6水箱可以互換,但是T6的水箱升級了調節出水量功能
這是S50在清掃後剩餘的水量,還有三分之二左右(也有可能我懶,一直沒有換過濾芯,堵了)
這是T6調節成最大水量清掃完,基本沒有什麼存水了
360 S6
至于S6的水箱,80ml的容量,基本上也就夠30-40㎡使用吧(清掃面積),反正每次掃完都沒有水了,懶得拍了,官網也沒有看到圖,還是用之前文裡的圖吧,起碼原創
360 S7
S7的水箱設計我在寫S7文章的時候已經誇過了,學習石頭學的還不錯,機械開關取放,容量150ml,清潔後基本也沒有存水了
關于電池電量
這次測試說實話挺挑戰時間的,整個測試超過了10小時,因為開箱兩台機器,還需要充電,清掃,最主要是360的機器都自動回充,從20%到80%才繼續工作,時間都耽誤它們身上了,我家地下室網絡還不是很好,掃完的推送都沒有及時收到,所以也就沒能截圖看到清掃完成的剩餘電量,每次看都已經回充半天了。
所以以下内容為官方參數 經驗和雲評測
電池容量方面石頭、米家全系列都是5200mAh電池,
360兩款都是3200mAh,下圖為360 S6官宣參數截圖
下圖為360 S7 電子版說明書第18頁參數說明
所有這6台掃地機設計的回充點都是20%電量,繼續清掃是充至80%自動開始
小米、石頭全系列在樓上房間清掃面積70㎡無壓力(是純清掃面積,不是房屋面積),妥妥的完成。樓下的房間清掃面積102㎡,小米初代每天工作,不需要回充一次性掃完
360 S6 在樓上清潔70㎡必須回充一次;360 S7在我上次寫S7測試文清掃時,一次性完成了清掃,剩餘電量29%,而之後這次的測試和S6一樣,每次必回充。
看來5200 vs 3200 的電量還是有很大不同。
地圖功能
地圖功能上米家1s最強,自動識别房間,能拆能合,還有禁區 虛拟牆;
其次是石頭T6,可以識别房間,但是不能拆合,也有禁區 虛拟牆功能;
360的S7也同樣可以識别房間,做标識,但是因為隻有禁區功能,所以稍稍遜色一些;
360的S6和石頭的S50都可以存儲地圖,但是不能識别房間,都有虛拟禁區功能(石頭是在360之後才開放的禁區功能);
小米初代由于年代久遠,沒有地圖存儲功能,也沒有禁區功能(個人覺得軟件上應該都可以實現,但應該是為了不沖突産品線,對自家産品造成威脅)
總結
主要是時間上太趕,工作忙,帶娃,測試的房子距離自己現在住的太遠等等原因,即使是這種不嚴謹的測試,我也沒把它做全,做好,比如噪音的測試(想起噪音測試的時候發現噪音計沒電了,半夜沒地方買去),地圖的選擇,都沒有時間對比測試
前文羅列了很多對比數據,但是為了客觀公正的給大家呈現更方便的對比效果,我分别從米家有品,石頭,360的官網或者天貓京東旗艦店搜羅了相關參數,制成表格。都是官方自己公布出來數據,我隻是作為整理,數據真實性不做考證。
從參數表面,我們可以看到,三類六款産品都是采用LDS激光導航建圖,這裡我們不讨論它的算法速度什麼的,因為這個隻看表面也看不出優劣來,所以從我個人的體會來講
小米石頭全系列
産品的高續航,配件的通用性,以及市場的占有率(涉及到第三方低成本配件或改裝件),都有非常強的優勢,如果本身是米粉或者米家智能用戶的話,還可以省去一個APP。缺點就是價格相對偏高。
對于地圖要求不高,隻有清掃的要求,碰到好價買小米初代使用是沒問題的。
對于地圖要求比較高,隻掃地還想體驗新鮮黑科技的,選擇小米1S沒跑
擦地機上你如果有整合房間的需要(整合過的房間再分割,T6感覺不如小米1S方便),那就選擇T6,如果沒有那麼就選擇S50好了,反正可拆卸主刷,可調節水量的水箱,還有一次性拖布都是耗材可以直接買通用的新款。兩款機器都随機附送隔水闆,有效防止水箱裡的水泡壞地面的問題。
360系列
360的S6,我在此再次重申,固件的問題已經修複的很好了,地圖規劃準确,沒有亂跑現象,而且可以旋轉地圖了。但是娘胎裡帶來的智障設計,那些槽點,不是那些杠精說一句兩句“我覺得挺好”就能視而不見的,我提出來是為了讓廠家能在下一代産品中修複,做到更好。
360的S7,清掃效果還是非常讓人滿意的,但是懸崖測試讓人大跌眼鏡。配件的通配型也和自家掃地機S5通用了,改進還是很不錯。如果能随機配送充電底座部分的隔水闆就好了
全系列自帶虛拟禁區,可方便的讓掃地機不去不該去的地方。而最大的亮點就是便宜,一台S7的好價比小米初代一般價還便宜,除了保存地圖和禁區功能還多了一塊擦地的抹布。
就寫到這吧,有不當的地方咱們評論區見,覺得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收藏,點贊,打賞來一波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