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夏天有一部青春劇《我在未來等你》,上映以來豆瓣評分一直在上升,被稱為中國版的《請回答1988》,從内容到最後呈現出來的畫面都很有看點,很多觀衆說有一種電影的既視感。
這部電視劇由劉同的同名小說《我在未來等你》改編,監制:劉同。
來源于網絡
青春的時候是看着劉同的書成長的,漸漸地長大,與他好像有了一點距離,除了時不時會在朋友圈看到他的微博截圖,而這一次我點開劉同的采訪,第一感覺是:
劉同瘦了,更精明了看起來,這不是貶義詞。而是人在成長之後的一種豁達和開朗。
他已經不是那個在《職來職往》的年輕人了,臉上的膠原蛋白正在一點一點的逝去,也許是因為太累了,有點疲憊。
但是這樣絲毫沒有影響他後來的氣場,說起話來,滔滔不絕,沒有錯字,我想這是他這些年來一步一步打拼過來的結果,他的思維思路清晰且快,關于《我在未來等你》中的很多細節都能很清楚的回憶出來,并且帶有自己的思考,他不再是那個迷茫的少年。
來源于網絡
劉同曾經在很多個場合反複提到一句話,這是他最喜歡的,也是我最喜歡的: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要征服全人類,隻是為了找到同類。
所以他不斷暴露自己,像一個導遊,舉着旗幟說,我們要怎麼走。然後我們看着他一步一步從低谷崛起,從小城市走向大城市,從黑暗處走向透着光亮那方。
1. 從小城市中走出來的年輕人劉同經常把自己的家鄉挂在最邊上,湖南郴州,一個不太知名的小城市,劉同這樣形容他的家鄉:沒有多大的地方,有點什麼新聞,可以傳遍這個城市的大街小巷。
在我看來,那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小鎮。
劉同雖然想要看到更大的世界,但還是對家鄉有着不一樣的情愫。
我們往往認識一個人,他常常挂在嘴邊的,最先告訴周圍人的東西,也一定是他最熱愛的東西。
當你知道劉同之後,你就會緊接着知道,他的家鄉是湖南郴州,他是光線副總裁。
《我在未來等你》是劉同最新的一本長篇小說,同名小說的電視劇在今年熱映,被很多網友稱為中國版的《請回答1988》。
劇中的設定是1998年,如果找不到這樣的真實場景,他們便隻能在棚裡搭建景别,
劉同說:你們可以去我的家鄉看看,那裡一定可以找到我們需要的景色。
來源于網絡
于是《在未來》劇組,進入湖南郴州,開始了長達三個月的拍攝。
當家鄉的人,知道這個從郴州走出去的小夥子,要回來拍攝電視劇時,大家都很熱情,就像迎接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一樣。
有人表示上映之後一定會去支持;還有些人為了讓劇組拍攝方便,在居委會張貼告示,希望大家給予幫助;政府給他們拍攝提供了一條街,那條街被劇組改造成為了1998年街,劉同說這個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他說:非常感謝家鄉的父老鄉親,他們幫了我們很多忙,讓我們的拍攝得以順利進行。
大多實景的拍攝,看起來很容易把觀衆帶入進去,不會跳戲,好像回到了1998年。
劉同就是從這個城市走來,在最美好的時候又回到了那個地方。
2. 少年的迷茫現在身上有無數光環的他,少年的時候沒有這麼潇灑,在上高中的時候,他沒有現在好看,甚至是有些矮,有些黑,有些窮,不要小瞧這些,這足夠擊垮一個少年的心。
劉同曾說:高中時光是一段沒有安全感、存在感的日子。
是啊,當時的他覺得自己糟糕透了,沒有比自己更慘的人了,在高中的課堂上,他走神想到把自己的慘狀寫下來,這一個細節在《我在未來等你》中也有存在。
1.老師不理我
2.沒有零花錢
3.沒有好看的衣服穿
4.男同學不理我
5.女同學不理我
6.我爸媽也不理我
來源于網絡
青春的時候,我們都不想被排擠在外,所以隻能迎合讨好。
為了交到朋友,劉同總喜歡問一兩個同學,放學後要不要一起走?走哪條路?要不要一起去喝東西,即使自己不想去,也不會拒絕。
在男生們打籃球時,他先幫忙買好水放在一旁。
他寫小紙條給班上的體育委員:你好,我可以成為你這輩子最好的朋友嗎?對方看完直接扔入垃圾桶。
曾努力融入朋友圈,但是卻被嘲笑“娘炮”“話唠”。
“那時我想加入同學們的讨論,試着插話,可沒人理,特失落。”
因為成績不好,所以老師不在意,父母不喜歡,也不會給太多的零花錢,沒有錢買漂亮的衣服,所以同學不喜歡。
他自己在迷茫中摸索着,然後找到了問題的本質,
“那時我真是醍醐灌頂,仿佛看穿了人生的本質。”
來源于網絡
于是少年開始覺醒,他發現一味的去合群是沒有用的,沒有會喜歡和一個沒有實力的人在一起。
他開始嘗試着學習,為了能逃出這方天地,他在高三的時候,跟着老師的複習節奏,買了三本習題集,每當複習完一個小節,他就要求自己把所有的習題做完。
事實就是:當你開始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整個世界都美好了。當你開始知道往上爬,别人才可能向你伸出援手。
有老師對他說:如果你真的想要學習的話,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可以來找我。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老師的尊重和善意。
一段時間後,劉同在數學小結考試中位列前三名,其他學科的成績也随着這樣的努力開始向優秀邁進。
通過這樣的嘗試改變,劉同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要做成一件事,一定要靠能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高考的時候,劉同比平時的成績多出了100多分,以班級第六名的成績考入湖南師範大學中文系。
現在的劉同,陽光帥氣,出版了很多書,拍了很多電影,是光線傳媒副總裁,擁有粉絲2000多萬粉絲。
他總是能把自己從低谷裡拽出來,自己給自己安慰,他把這些話寫出來,激勵了無數在迷茫中掙紮的青少年。
3.我就是一個熱血的人劉同有一個被周圍人叫了很多年的外号“劉經理”,當時他被升職為光線傳媒廣告部副經理,因為26歲,看起來還很稚嫩,為了顯得成熟一點,他經常把他自己用西服、襯衫、領帶包裹起來,活像酒店的大堂經理,就被人戲稱為“劉經理”。
那段時間,他談客戶,約吃飯,那是他工作之後最難,也是成長最快的時光,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他總是可以頂住最後一口氣,去觸碰最深處的終點。
來源于網絡
在剛剛實習的時候也是這樣,其他同事都在抱怨,為什麼我們隻能做一些打雜的工作,在打印機前排着長隊等着打印,複印,隻有劉同把其他人抱怨的時間用來研究資料,節目的選題、策劃,怎麼寫新聞稿?如何設計采訪問題?……最後從衆多實習生中脫穎而出,留在了湖南電視台。
往往是其他人在按部就班的工作的時候,他總是在另辟蹊徑,怎麼做可以有創意,怎麼做更好,這種做法讓他受傷也讓他成長。
劉同,這個不斷在生活中審視自己的人,把人生當做升級打怪,沒有一刻停下。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評價,一個人在30多歲還寫青春,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他對于生活極度的熱愛和敏感,第二種是他是個商人。
而劉同,兩者都有。
他用真誠和真摯的心寫下自己的故事,同時也鼓勵了很多在迷茫路上的小孩子,當然他也靠着各種書的出版,賺到了很多的錢,這并不沖突。
記得在《你的孤獨》中,劉同曾經依靠着稿費掙來一大筆錢的喜悅,他想讓家人過得更好,給自己買車,給父親買别墅,這些他都值得,我們這些讀者也正是看到了他依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出迷茫,然後站在頂端的,我們也渴望那樣的自己。
劉同回應,他說:我寫的不是青春,是熱血,我寫的所有東西都是關于我内心的東西,都是那些令我很感動的,讓我寫完之後覺得說,我要人生變得更好的。
面對很多東西迷茫困惑了,他就試着去安慰自己,把自己從沼澤中拔出來,繼續樂觀的生活。
來源于網絡
如今的劉同,現任光線影業副總裁、媒體人、青年作家,他身上有很多光環,有人說把自己的文字做到這種程度,很不容易。
劉同不僅僅是賣文字的人,他身上很多點都可以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關于寫作,他隻是堅持下來了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