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專業的劇團演出

專業的劇團演出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4:09:26

專業的劇團演出?□青島日報/青報網記者 梁 辰 ,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專業的劇團演出?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專業的劇團演出(為劇院支持民營劇團點個贊)1

專業的劇團演出

□青島日報/青報網記者 梁 辰

去年3月《茶館》來青島演出,出現過場場爆滿乃至加座的盛況,客觀上反駁了 “青島市民的審美水平不濟”、“青島是文化沙漠”等論調。青島戲劇市場的潛力不可小觑,但從事本土原創話劇的民營劇團卻顯得舉步維艱,除去經營策略的問題,還有一個繞不開的關鍵因素——場地費。

青島原創話劇還在學步期,青島的地兒卻是寸土寸金。可以想象:一群年輕人組了一個劇團,花幾個月時間排了一部戲,一般的想法就是要多演幾場來稀釋創排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财力,末了到劇場演出卻發現不是在賺錢而是在砸錢,票房和場地成本根本不是一個等量級。不消說年輕的民營劇團,前幾年即便是享受政府補貼的老牌劇團也是一聲歎息,總結出“多演多賠、少演少賠”的另類經驗。最近卻出現了一個美好的意外:在商海中打拼了十年的80後青島小夥李鑫,和兩個做劇社和舞美工作室的朋友,發起了一個名為“菠蘿油子”的戲劇平台、打造了幾部原創劇,四方劇院、李滄劇院、國信樂文彙小劇場則自降場地費,并最終通過演出票房分成。

這裡要交代一個背景:作為青島演出市場的主力軍,青島演藝集團承擔了島城絕大部分的惠民演出任務或說責任,今年其打造的惠民院線更是新推了不少制作精良的原創劇目,但也無法保證各劇場全年演出不斷。一位業内人士曾經告訴筆者,一個劇場一年可能隻有60多天有戲可演,剩下的300天接會議。當劇場成了會場,郁悶的還是老百姓;而當劇場管理者養成了惰性,青島的原創戲劇也會陷入惡性循環。

所以筆者要為上述三個劇場點個贊:一贊在僅靠“收租子”就能過得挺滋潤時,選擇去主動探索市場之路。有人也許會問:“反正場地空着也是空着,為嘛不用”,但不少現實經驗告訴我們,讓劇場勇于自降身價并非易事,恰如國人出去吃館子要往客多的地方紮,因為冷清的館子恐怕宰客宰得更狠。從前聽過業内人士吐槽:劇場一年沒演幾部戲,外地某知名項目主動上門談演出合作,卻被獅子開大口的場地費吓了回去。

二贊劇場經營者有遠見,知道閉關當“土地主”不如主動去嘗試新事物,李鑫曾跟記者聊過:曾經想過找一個固定的演出場地,卻發現沒有比整合各院線更為劃算的了。用資源去置換資源,最終達到合作共赢,是典型的互聯網思維,劇場有地,合作者有項目、舞美以及移動端銷售渠道,這就叫資源上的互補。現在四方劇場已經開始嘗試用掃微信二維碼的方式驗票,這種方式也是在與這些年輕的市場“闖入者”合作後,萌生出的新思路。

振興本土原創戲劇是個長期而浩大的工程,參與者熙熙攘攘而堅守者鳳毛麟角,但我們護苗子,首先要做的不是什麼思想性引導,而是從“減租子”這般俗事做起,哪怕隻是一塊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