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用什麼演奏

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用什麼演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1 17:56:29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高山流水這個成語,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琴曲《高山流水》即為俞伯牙的代表作之一。有多種譜本。有琴曲和筝曲兩種,兩者同名異曲,風格完全不同。關于曲子方面,筆者不再過多闡述,咱們今天主要是了解伯牙與子期的相知故事。

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經考證,伯牙原本就姓伯,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在小說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列子》與《荀子》、《史書》、《琴操》等書中均為“伯牙”。

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用什麼演奏(高山流水遇知音)1

伯牙是當時著名的琴師,善彈七弦琴,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琴操》記載:伯牙學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師成連把他帶到東海蓬萊山去聽海水澎湃、群鳥悲鳴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曆代文獻關于伯牙的記載頗多,但流傳最為廣泛,也最讓後人津津樂道的事迹,還屬伯牙與子期的相識、相知的故事。

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用什麼演奏(高山流水遇知音)2

這就引出了另一主人公——鐘子期。鐘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國(今湖北漢陽)人。相傳鐘子期是一個戴鬥笠、披蓑衣、背沖擔、拿闆斧的樵夫。

早在公元前四世紀的春秋戰國時代,鄭國人列禦寇在《列子·湯問》中記載,“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用什麼演奏(高山流水遇知音)3

無論是“志在高山”,還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現某一主題或意象時,鐘子期必能領會其意。一日,伯牙與鐘子期共遊于泰山之陰,逢暴雨,二人止步于岩下。伯牙心情郁悶,于是彈奏了一會琴。琴曲起初表現的是雨落山澗的情景,接着模拟山流暴漲和岩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彈奏完畢,鐘子期“辄窮其趣”,把曲中意象說的窮極通透。伯牙于是離開琴而歎道:“善哉,善哉,閣下能聽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裡能隐藏的了我的音聲呢?”于是二人成為人生知己。但《列子》中并無伯牙因鐘子期離世而從此不再鼓琴的内容。

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用什麼演奏(高山流水遇知音)4

現在流傳最廣泛的故事版本來源于大約成書于公元前三世紀的《呂氏春秋》,在《本味篇》中也做了類似的記載:“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時而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複鼓琴,以為世無足複為鼓琴者。 ”《呂氏春秋》的記述與《列子》的記述大緻相當,但交代了結局:鐘子期死後,伯牙“終身不複鼓琴”。

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用什麼演奏(高山流水遇知音)5

《呂氏春秋》雖非信史,但有《列子》記述在前,其内容也并非毫無根據。于是伯牙不複鼓琴一說被當作佳話流傳下來。伯牙在當時應該很知名,荀況在《勸學》篇裡也曾提到他:“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雖然語近誇張,但大音樂家伯牙的琴技之高是毫無疑問的。

《列子》和《呂氏春秋》之後,西漢的《韓詩外傳》、《淮南子》、《說苑》,東漢的《風俗通義》、《琴操》、《樂府解題》等等衆多古籍紛紛援引。這些作品裡,有關伯牙的描述,在内容上更為豐富。

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用什麼演奏(高山流水遇知音)6

《高山流水》之所以能被春秋戰國的諸子典籍多次記錄轉載,是與當時“士文化”的背景分不開的。先秦時代百家争鳴,人才鼎盛。很多士人國家觀念淡薄,并不忠于所在的諸侯國。這些恃才之士在各國間流動頻繁,他們莫不企盼明主知遇。他們希望能遇見象知音一般理解自己的諸侯王公,從而一展胸中所學。這幾乎是幾千年來所有讀書人的夢想。然而能達到此目标的畢竟是少數。更多的人一生懷才不遇而汲汲無名,有的或隐身市肆,有的則終老山林。由此可見,《高山流水》在先秦時代就廣為流傳,是因為這個故事背後的寓意是人生遇合的美妙,及人生不遇的缺憾。所以千百年來引起無數人的共鳴當在情理之中了。

作者:墨軒齋主人

編輯:龍圖閣學士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獲取更多資源,請關注公衆号:奇說曆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