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類營養豐富,經常食用有很好的養生功效。今天給大家介紹三種甘味豆子,有着“脾之谷”“腎之谷”“心之谷”之稱。究竟該如何正确應用,發揮它們的功效呢?
脾之谷——白扁豆
《本草綱目》中記載稱:“白扁豆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洩瀉,暖脾胃。”白扁豆中的澱粉含量高達50%以上,所以日常可以把它作為雜糧和大米一起煮飯,替代部分細糧。
【蓮子白扁豆粥】
01材料
粳米100克,蓮子、白扁豆各50克。
02做法
所有食材洗淨放入鍋中,白扁豆一定要煮熟,煮至蓮子和白扁豆軟爛即可出鍋。
03功效
蓮子補益脾胃,白扁豆健脾祛濕,兩種食材搭配做成好消化吸收的粥,對脾胃虛弱的人有很好的補益效果。但糖尿病人慎用。
食用白扁豆,注意這幾點
吃白扁豆一定要煮熟,否則容易拉肚子;
白扁豆嘌呤比較高,痛風、尿酸高的患者不建議吃;
每次吃白扁豆不宜過量,幹品不宜超過50克,過量吃豆類容易脹氣、腹痛。
腎之谷——黑豆
中醫認為,黑豆味甘、性平、無毒,有解表清熱、養血平肝、補腎壯陰、補虛黑發之功效。其中扁小的黑豆,補氣養腎的效果更好。再加上鹹入腎經,用鹽炒制後黑豆補腎的作用進一步加強。
【鹽炒黑豆】
1、選擇扁而小的黑豆,提前用清水浸泡一夜,待其泡脹後瀝幹多餘水分,放入鍋中炒制;
2、将黑豆上的水分基本炒幹,然後加入粗鹽,黑豆與鹽的比例為5:1;
3、炒至黑豆皮裂開、露出裡面的綠仁,之後再繼續翻炒2分鐘左右即可出鍋。
注意:一般來說,鹽炒黑豆每天吃5~6顆就夠了,不宜多吃。如果吃完有腹脹、肚子不舒服的情況應立即停用。兒童及脾胃過于虛弱的人群不建議長期吃。
心之谷——紅豆
中醫有“五色入五髒”的養生概念,紅色食物入心,紅豆也被稱為“心之谷”,有養心補血的效果。另外,紅豆富含鉀元素,其對保持健全的神經系統和調節心髒節律非常重要。
【五紅湯】
01材料
大棗30克、紅衣花生30克、赤小豆30克、枸杞15克、紅糖适量。
02做法
①紅豆洗淨,浸泡半小時,然後放入鍋中熬煮;
②紅豆快煮熟時,放入紅衣花生米、枸杞和大棗(大棗要掰開、去核);
③食材熬煮軟爛即可出鍋,最後根據個人口味加少許紅糖即可。
編輯:邱彩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