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17款和18款本田鋒範對比

17款和18款本田鋒範對比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2-12 08:39:38

如今買車對于老百姓來說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這幾年我們國家的汽車保有量與日俱增,雖然還不能做到人手一輛,但很多家庭都擁有了自己的私家車。但如果把時間推回到10年前,當時買車的人其實還不算多,而我在那時候就已經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了,是一台2012款的本田鋒範。

17款和18款本田鋒範對比(開了10年本田鋒範)1

17款和18款本田鋒範對比(開了10年本田鋒範)2

當年在我買車的時候對車也不是很懂,周圍人都說日系車省油又耐用,于是就買了這台手動擋的鋒範,如今這台車開了10年,總共跑了13萬公裡,從來沒出過什麼大問題,1.5L的動力也夠用,油耗也就6L出頭,不得不說本田的質量确實很好。可即便這樣,我還是決定把它換掉,因為這台車的空間已經不能再滿足我的用車需求了,畢竟軸距隻有2550mm,偶爾帶家裡人出門覺得有些擁擠,後備廂也裝不了太多的東西,所以這次我打算換一輛SUV,預算15萬。

17款和18款本田鋒範對比(開了10年本田鋒範)3

一開始去看了幾款日系車,像本田的XR-V、缤智、豐田的卡羅拉銳放以及日産逍客,這其中比較看好的是逍客,座椅和底盤都很舒服,空間雖然小點但也夠用了,唯一的問題是我的預算隻夠買到最低配車型,配置不是很豐富,沒有定速巡航,也沒有天窗和LED大燈。既然日系車不是十分滿意,我決定再看看德系車,這個價位能買到的德系SUV有大衆T-ROC探歌和捷達VS7,在經過一番考慮之後,我覺得新捷達VS7更适合我,于是就訂車了。

17款和18款本田鋒範對比(開了10年本田鋒範)4

17款和18款本田鋒範對比(開了10年本田鋒範)5

之所以會放棄探歌選擇捷達VS7,主要還是看重了性價比,捷達VS7定位是中型SUV,而且整車的輪廓比較敦實厚重,不像探歌那樣有一個溜背的設計,所以車内空間要更寬敞一些,像我自己的身高是1米76,坐在前排頭部距離車頂有大概一拳左右的餘量,後排腿部空間也有差不多兩拳的距離,還是挺寬裕的,就是後排的中間地台凸起有點高,不過也沒什麼影響,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我們一家三口使用,後排很少會滿員。另外捷達VS7的後備廂也很大,實用性要比我的老鋒範強太多了。

17款和18款本田鋒範對比(開了10年本田鋒範)6

17款和18款本田鋒範對比(開了10年本田鋒範)7

再有就是配置了,我買的是頂配車型,全車配備了6個安全氣囊,并且還有主動刹車、前後雷達、360度全景影像以及自适應巡航等各種駕駛輔助功能,另外像全景天窗、手機無線充電、電動座椅、前排座椅加熱、LED大燈、自動頭燈、全車車窗一鍵升降、後視鏡加熱、感應雨刷、自動分區空調這些我想要的配置也都有,應該說在配置這一塊捷達VS7是不輸同價位任何一輛合資車的,平時使用起來會比較方便。

17款和18款本田鋒範對比(開了10年本田鋒範)8

17款和18款本田鋒範對比(開了10年本田鋒範)9

另外這台車的三大件也是吸引我的原因之一,作為與大衆同宗同源的品牌,捷達很多技術都是取自大衆,比如它的1.4T發動機是大衆的EA211系列,雖然最大馬力隻有150匹,但絕對不會出現“小馬拉大車”的現象,畢竟這款發動機在探嶽身上都在使用,即便是滿載情況下爬坡也沒完全沒問題的,日常使用綽綽有餘。至于變速箱,捷達VS7使用了來自愛信的6AT變速箱,調校得比較平順,低速換擋時不會有特别明顯的頓挫,而且燃油經濟性也很友好,再有就是底盤部分它的前後輪都是獨立懸架,而同價位的很多合資車後輪還用的是扭力梁非獨立懸架。

17款和18款本田鋒範對比(開了10年本田鋒範)10

最後就是外觀和内飾設計了,其實這方面沒有太多可說的,感覺不論大衆、斯柯達還是捷達,這幾個品牌的設計理念都比較類似,車身線條平直硬朗,給人一種穩重大氣的感覺,内飾簡約實用,沒有太多花裡胡哨的東西,正是因為這種較為“中庸”的設計理念,才能讓它們被大多數消費者所接受,不像韓系車、法系車,經常搞出一些天馬行空的元素,或許看起來更有設計感,但是隻有少部分人喜歡。

17款和18款本田鋒範對比(開了10年本田鋒範)11

#真實力 任我型#以上就是我的換車經曆,總的來說,在開了10年本田鋒範之後,再換開新捷達VS7,感覺差距還是挺大的,一方面是因為SUV比轎車有着更好的裝載能力和通過性,對于家庭用戶而言更為實用,另一方面汽車工業經過了這幾年的發展,各方面技術日漸成熟,很多功能、配置都很齊全了,不像以前一台車除了能開以外沒有太多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就是單純的代步工具,對于這次換車我個人是挺滿意的,不知道大家覺得怎麼樣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