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超過90%的糖尿病并發症與什麼有關

超過90%的糖尿病并發症與什麼有關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9 22:24:10

近年來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持續上升,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成年人糖尿病發病率為12.8%,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達到35.2%,也就是說每年約有5%~10%的人會發展為糖尿病。糖尿病本身的症狀就是多飲、多食、多尿,并不是一種特别嚴重的疾病。但是,對于血糖管控不好的人來說,血糖長期處于較高的狀态會使大血管、微血管、神經系統受損,導緻全身各個器官發生病變,出現并發症,這才是糖尿病的可怕之處。

近日,由中國農村衛生協會主辦的“健康中國,賦能縣域”—全科醫師系列培訓課程第25期,特邀雲南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袁喬英教授擔任主持,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延兵教授、濟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亓翠玲教授擔任會議講者,就2型糖尿病并發症的治療現狀、研究成果及臨床診療實例進行了解讀與分享,以進一步提基層醫務人員對糖尿病并發症的診療能力。

糖尿病會引發各種嚴重的并發症

糖尿病并發症分為急性并發症和慢性并發症。李延兵教授指出,随着防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急性并發症的發病率越來越少,其中最常見的急性并發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滲狀态。除了來勢洶洶的急性并發症外,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慢性并發症這個“長期潛伏的殺手”。

超過90%的糖尿病并發症與什麼有關(專家權威解讀糖尿病并發症)1

糖尿病慢性并發症主要由血管病變引起,通常分為大血管病變和微血管病變。對于糖尿病大血管并發症,李延兵教授介紹,糖尿病患者中,每10個人就有8個人死于心血管事件;糖尿病患者腦卒中的發生風險比一般人群增加2-4倍;另外,外周血管病變是導緻非創傷性下肢截肢手術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症包括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神經病變。李延兵教授指出,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累及視網膜而導緻的,是成年人緻盲的首要原因;糖尿病腎病是慢性腎髒病和終末期腎髒病(腎衰竭)的重要原因;糖尿病累及周圍神經會導緻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會出現四肢遠端麻木、瘙癢、疼痛等感覺異常,嚴重者甚至會導緻截肢。

重視糖尿病并發症,綜合治療是關鍵

對于病程長、年齡大和已經發生過糖尿病并發症或伴有多個心腦血管風險因素的糖尿病患者來說,對多重危險因素的綜合幹預才能顯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并發症的發生。

李延兵教授介紹,2型糖尿病的綜合治療策略,包括血糖、血壓、血脂、超重、肥胖、高凝狀态的控制等。她強調,生活方式幹預,包括飲食控制和适量運動,是糖尿病綜合治療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可根據患者的年齡、病程、預期壽命、并發症或合并症病情嚴重程度,确定個體化的控制目标,并選擇合适的藥物進行治療。

“目前,在糖尿病并發症藥物治療方面,特别是針對微血管并發症的藥物,還沒有突破,亟需通過理論創新取得微血管病變治療的突破。”李延兵教授表示,近年來,中醫藥體系在糖尿病并發症治療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絡病理論指導下研發的津力達顆粒,治療糖尿病的療效得到了臨床研究的證明,也獲得了《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2020版)》《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指南(2022)》等多部指南共識的推薦。

李延兵教授介紹,津力達顆粒改善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和血管并發症的臨床研究顯示,對于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伴有尿微量白蛋白異常的患者,在基礎治療 二甲雙胍的基礎上聯用津力達顆粒,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尿肌酐(MAI/C)降低的療效顯著優于基礎治療 二甲雙胍組(P<;0.05),這提示津力達顆粒具有保護微血管的作用。另外,津力達組治療後患者頸動脈内膜中層厚度(1.00mm)較治療前(1.08mm)顯著降低(P<;0.01),這提示津力達顆粒可以保護大血管。

津力達顆粒改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研究顯示,基礎治療聯用津力達顆粒,可顯著改善糖尿病患者麻木、疼痛的症狀,同時提高神經傳導速度(P<;0.05)。

在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方面,李教授介紹,與對照組(羟苯磺酸鈣膠囊)相比,津力達顆粒聯合通心絡膠囊治療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視網膜病變療效明顯,其作用可能與調節糖脂代謝、 改善胰島素抵抗和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等有關。

津力達顆粒對老年冠心病伴糖耐量減低者預後影響的研究顯示,基礎治療聯用津力達顆粒可顯著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發生率(7.69% vs. 21.53%,P<0.05)。

超過90%的糖尿病并發症與什麼有關(專家權威解讀糖尿病并發症)2

在作用機制方面,李延兵教授介紹,研究顯示,津力達顆粒在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炎症因子、升高抗氧化因子、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升高GLP-1水平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可産生療效确實的對并發症幹預的效果。

“津胍方案”為血糖控制不達标患者帶來升級方案

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升高外,還常常伴有高血壓、血脂異常、肥胖等。這些合并症都會使糖尿病并發症的發生風險、進展速度及危害顯著增加。亓翠玲教授結合臨床情況分享了一例合并多種疾病糖尿病患者的診療實例。

病例:患者,男性,87歲,于5年前治療“冠心病”同時确診患有糖尿病,給予生活方式幹預和二甲雙胍治療,平素空腹血糖控制在6-7mmol之間,餐後血糖在10-11 mmol/L。近2周,患者自覺胸悶、氣短反複發作。經檢查診斷為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高血壓病(很高危險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患者餐後血糖、血脂均較高,糖化血紅蛋白7.4%,體重指數28.5kg/m2,是典型的腹型肥胖患者。當前治療方案為: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厄貝沙坦和二甲雙胍。

綜合考慮患者目前存在的問題,即血糖控制不達标、合并心腦血管疾病及高脂血症,結合津力達顆粒的組方、療效及《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對津力達顆粒的推薦,在原有治療方案的基礎上,給患者加用了津力達顆粒。經過12周的治療,患者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糖化血紅蛋白(6.4% vs. 7.4%)均明顯下降,體重指數也從原來的28.5kg/m2下降到27.1kg/m2。除此之外,患者口幹、口渴、乏力的症狀也明顯改善。

亓翠玲教授在對該病例進行總結時指出,津力達顆粒适用于2型糖尿病,尤其是合并血脂異常或超重/肥胖的患者,能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同時對于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服用津力達顆粒的安全性良好。亓教授提示,對于初次應用津力達顆粒的患者,建議連續服用3個月以上,效果更佳。

小結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部門不斷推進和加快分級診療制度,促進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而分級診療的關鍵就在于強基層。基層醫師作為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基礎支撐力量,承擔着初級衛生保健和基礎診斷治療的巨大責任和壓力。基層醫生(尤其鄉村醫生)在其中扮演特殊而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日常的工作繁瑣,基層醫務人員缺少學習機會。如何加強基層醫生培訓,提高基層醫生的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顯得至關重要。

由中國農村衛生協會主辦的“健康中國,賦能縣域”項目,是行業内提升基層衛生人員診療水平的全國性公益項目,緻力于不斷加強基層醫務人員的繼續教育。項目自2021年7月啟動至今,已開展基層醫師賦能學術活動近2萬場,縣鄉鎮居民健康科普近5000場。主辦方表示,今年7月的周年之際将正式開展第二年計劃,繼續通過貼近基層的培訓内容為廣大基層人才提供更多幫助,期待更多基層醫務人員積極參與,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本文源自金融界資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