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季節動物為何頻頻造訪居民區?超長待機的梅雨季,帶給人們的不僅有衣服晾不幹的麻煩,還有很多意外狀況這不,在古城區裡,動物頻頻造訪居民區,讓人們覺得既驚訝又驚喜,當然還有小小的驚吓那麼,為什麼這個季節會成了動物的“做客”季?這些小動物上門,我們又該怎麼應對?,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這個季節動物為何頻頻造訪居民區?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超長待機的梅雨季,帶給人們的不僅有衣服晾不幹的麻煩,還有很多意外狀況。這不,在古城區裡,動物頻頻造訪居民區,讓人們覺得既驚訝又驚喜,當然還有小小的驚吓。那麼,為什麼這個季節會成了動物的“做客”季?這些小動物上門,我們又該怎麼應對?
驚喜篇——
鳥類竟然選在鬧市築巢
本報記者王可李淵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鳥兒來家裡築巢有着美好的典故和寓意,是喜慶、吉祥和幸福的象征。最近,古城區多地發現小鳥來到市民家中築巢的現象,甚至在鬧市地帶平江路,也有小鳥飛來築巢生兒育女,這讓市民驚喜不已。
飛鳥添喜
鬧市地帶小鳥來築巢
楊蓓在平江路經營一家裁縫鋪,店鋪的頂樓搭建了一個陽光房,架設葡萄架。最近,她驚喜地發現,葡萄架上多了一個鳥巢,裡面還有三個鳥蛋。“我希望這是一個好的寓意,希望這些鳥兒能給我們帶來幸運。”楊蓓說。
昨天,記者來到楊蓓的裁縫鋪。鳥窩藏在葡萄藤葉之間,有成人兩個拳頭大。其外壁由棉絮、麻繩等構成,内部則由纖細的小樹枝交錯搭建。裁縫出身的楊蓓看到這樣的構造尤為驚喜:“這個小鳥窩特别漂亮,和我們人類搭建的工藝品花籃非常相似。鳥兒僅靠一張嘴就能做成,真是了不起。”
而楊蓓的一雙兒女更是激動,每天放學,他們總會到頂樓看看鳥兒。楊蓓還用手機記錄下鳥窩的形成過程,發到朋友圈。關于“鬧市中居然有鳥兒來築巢”的話題,引發朋友圈熱議。
與楊蓓一樣,家住姑蘇區新湘苑社區的王歆韻家裡也是“好事連連”——兩隻“野鴿子”從天而降,和他們做起了鄰居;不久後,小鳥夫婦添丁添喜,讓王歆韻全家高興不已。
“甜蜜的負擔”不敢開窗、不敢說話
王歆韻告訴記者,自從“野鴿子”夫婦有了鳥蛋後,她每天都會站在窗前給小鳥蛋“站崗”。為此,他們不敢随意開窗,生怕驚擾到“鄰居”。
眼下蘇州正值梅雨季,幾乎天天一場大雨讓王歆韻全家擔心不已,“那天大雨,鴿子爸爸‘站崗’時渾身是水,這份堅守真是值得敬佩;而連續的大雨,我也擔心鳥兒找不到食物因此挨餓。”王歆韻說,他們會偷偷給鳥兒奉上食物,它們不吃,就想辦法誘導它們吃。楊蓓更為小心,自從鳥兒到來,他們就很少上頂樓的陽光房喝茶、聊天,就怕驚擾到鳥兒。
護鳥意識增強
赢得鳥類夥伴信任
來和人類做“鄰居”的都是什麼鳥?蘇州濕地自然學校鳥類觀察員周敏軍,在查看王歆韻和楊蓓提供的小鳥照片後,一眼就辨出了它們分别是珠頸斑鸠和白頭鹎。周敏軍認為,鳥類覺得周邊環境安全了,才會停留“築巢,繁殖後代。我們的觸碰、投喂,會帶去人類的氣息,過度幹預反而會導緻繁殖失敗。”
蘇州市濕地保護站站長馮育青也持同樣的觀點。在他看來,人類保護鳥兒的意識不斷增強,也讓鳥兒能感受到更多的安全感,“人類友好對待鳥兒,這些鳥兒就會與人類建立親密關系。”
驚吓篇——
“蛇蟲百腳”出現家門口
本報記者吳麗婷劉達朱雪芬
這幾天,家門口偶遇大蛇、家裡出現蜈蚣等情況頻繁發生,捕蛇人成了大忙人,社區的除蟲藥也成了搶手貨。其實,民諺道:“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甯。”說的也正是“蛇蟲百腳”在這個季節出沒頻繁。
水蛇、蜈蚣爬進居民家中“不速之客”造訪讓人心慌慌
近日,家住姑蘇區白洋灣街道寶鄰苑小區的何菊珍,被家裡來的一位“不速之客”吓了一跳。當時,我正準備出門,剛打開大門就看到一“條蛇盤在門口,太吓人了!”何菊珍看到的是一條長七八十厘米的水蛇。無奈,何菊珍隻好找來社區工作人員将它“請”走。
無獨有偶,家住白洋灣街道南山社區金成家園的周惠仙,前幾天在家裡也遭遇了驚吓。當時,她正準備睡覺,突然手上一陣刺痛。仔細一看,一條蜈蚣居然爬到床上。等她回過神來,蜈蚣早已逃之夭夭。
白洋灣街道寶鄰社區工作人員介紹,最近,不少居民來反映遭受蛇蟲困擾,來領取免費蟑螂藥的居民人數也比上個月增加了一倍,還有居民特意來社區詢問是否有防蟲妙招。
蛇蟲鼠蟻為何頻頻現身?
繁殖高峰期、覓食等是主要原因
黃梅雨季,蛇蟲鼠蟻為何“光顧”居民家中?姑蘇區疾控中心公共衛生科的朱钰告訴記者,梅雨季雨水較多,氣溫、濕度均比較适宜蚊蟲繁殖,因此這個時候是全年蚊蟲繁殖的第一個高峰期。“居民家裡養的花花草草是蚊蟲的天然溫床,花盆托盤裡的積水如果不及時排掉,很容易滋生蚊蟲。”朱钰說,蜈蚣、蟑螂等都喜歡潮濕的環境,如果居民家中經常堆積雜物,不及時清理,很容易吸引“蛇蟲百腳”。
小小的蚊蟲,居民們或許還能接受,可為啥連蛇也來“湊熱鬧”?有着40多年捕蛇經驗的徐建華說,每月5月開始,蛇就進入了繁殖期,出現的頻率本身就會高一些。而蛇喜歡捕食蚊蟲、老鼠和鳥,眼下潮濕悶熱天氣容易導緻食物變質,居民家裡的老鼠和蚊蟲會變多,對蛇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
偶遇“不速之客”怎麼辦?
記住關鍵一招,切勿“打草驚蛇”
梅雨季節防蚊蟲,老蘇州們有着自己的一套辦法。可以在自家的牆角和門邊噴灑殺蟲劑“或雄黃酒,也可在房子周圍撒上一圈石灰粉,這些都能驅趕毒蟲。”家住寶鄰苑的60歲的老蘇州陳明理介紹,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及時用塞子塞住下水道口;衛生間的積水要及時清理;房間角落、衣櫃裡放一些防潮物品;低層住戶外出時一定要關好門窗,預防蛇蟲侵擾。
一旦與蛇不期而遇,又該怎麼辦?捕蛇人徐建華給出的建議是,切勿“打草驚蛇”。徐建華說,當蛇遇到人,它會感到害怕,所以會保持不動,此時如果人去驅趕或者驚擾蛇,讓它感受到危險,它就有可能攻擊人類。徐建華說,“人與野生動物保持各自的安全距離,互不幹擾才能更好地和平共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