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網上看到一個提問。
“一套完整的普通茶具,一般要多少錢?”
熱門回答是,預算大概在300左右。
按一整套來算,包括茶壺、公道杯、茶杯、大托盤、茶濾、茶寵擺件之類的。
算起來,也差不多了。
但上述觀點,個人不大認可。
在購買預算有限前提下,茶濾、茶寵擺件等物件,可有可無。
尤其是茶寵,更是沒必要。
除了擺件裝飾外,沒有任何實用價值。
剛入門茶圈的新手茶客,如果打算預算在300元以内,買齊一套适合沖泡白茶、岩茶、紅茶的基礎款功夫茶具。
按村姑陳的泡茶經驗,更推薦這樣的搭配方案。
《2》
一、主泡茶器。
預算開支,100元左右。
按這個價位,紫砂壺肯定不在适選範圍。
且不說,紫砂壺會透氣吸香,日常保養複雜,講究“一壺一茶”,沒法同時滿足多款茶葉的沖泡需求。
按這個價位來算,買不到一把泥料過得去的壺。
接下來,在白瓷茶壺和白瓷蓋碗之間,也更建議選後者。
說句實在話,白瓷壺和白瓷蓋碗,價位不會相差太大。
但從泡茶體驗上,蓋碗沖泡更百搭。
蓋碗,有蓋也有碗,合蓋開口大小能自由調節。
順着開口方向,茶水能順利倒出,确保瀝幹。
但茶壺泡茶出湯時,出水快慢受限于壺嘴,茶湯經過壺嘴後,呈現柱狀出湯。
萬一遇上個别窄口的壺,壺嘴還容易被泡開的茶葉堵塞,出湯不暢。
并且茶壺内部、壺嘴内壁等,容易藏污納垢,堆積茶漬,清洗過程很費心思。
從百搭實用性來看,選白瓷蓋碗更合适。
不過從網上搜索的結果看,白瓷蓋碗的價位高低不一。
便宜一些的,隻要十幾塊就能包郵。
但一分錢一分貨,更建議選質量稍好一些。
大小适中,容量110毫升,碗身呈現倒鐘器形,敞口,利于投茶。
釉色過度自然,整體自然流暢。
釉面均勻,沒有出現釉面厚薄不一現象。
合蓋時,不至于東歪西扭,能搭配使用。
仔細觀察四周,沒有黑點、污漬、底足圈口打磨平整……
符合上述條件的白瓷蓋碗,滿打滿算下來,合理預算範圍在60-100元之間。
既不會影響使用體驗,又不至于超出總體購買預算。
《3》
二、公道杯。
蓋碗泡茶,公道杯是黃金搭檔,不可或缺。
公道杯的作用,是承接茶水。
蓋碗沖泡出湯時,将茶水倒入公道杯内。
靜置片刻後,再用公道杯進行分茶。
按現在茶圈内的主流方向,買茶具時,選玻璃公道杯比較好用。
玻璃材質,風格百搭,經久耐看。
光潔的玻璃表面,容易清洗,通透美觀。
将茶湯倒入玻璃公道杯後,湯色是深是淺?茶水是否渾濁?一眼就能看清……
最最最關鍵的一點,随着現代工業的發展,玻璃制品早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
買玻璃公道杯,價位不會太高。
耐高溫的、質感厚實的玻璃公道杯,購買預算在50-80元之間,已能滿足基礎所需。
需要注意一點,價位再便宜一大截的普通玻璃公道杯,建議慎入。
買茶具,要從耐用實用為第一出發點。
僅有薄薄一層,通透度不高,驟熱驟冷下甚至有炸裂風險的普通玻璃杯。
不論怎麼說,都沒必要因為便宜二字而去入手!
《4》
三、茶杯或主人杯。
主人杯與小茶杯之間,區分界限模糊。
它們最大區别,在于使用範圍不同。
買小茶杯,平日自己可以用,家裡來了客人時,也能拿出來招待使用。
但主人杯的話,僅限自己個人使用。
不少配套式、一站到位的功夫茶具套裝,不設主人杯,僅是搭配3、5個左右的同款白瓷小茶杯。
新手茶客在自行搭配功夫茶具時,可以參考這樣的思路。
買小茶杯,可選陶瓷或者玻璃材質的。
白瓷小茶杯,釉色最好和白瓷蓋碗配套。
不然蓋碗是豬油白,而小茶杯卻買成了象牙白。
兩者雖說都是白瓷,但擺在一齊,難免顯得别扭。
同理,玻璃材質的小茶杯,最好和玻璃公道杯看齊。
是純通透款式、還是設有磨砂造型,亦或者加入錘紋裝飾?
以上細節搭配起來,整體看着才更自然。
類似穿衣搭配的“三色原則”。
着裝穿搭時,鞋帽、上衣、下裝、包包等,總共加起來不要超過三個色系。
不然盲目撞色混搭,視覺觀感肯定受影響。
至于主人杯的挑選,那就自由多了。
某種意義上,主人杯含有一定的把玩、觀賞意味。
購買思路是要麼不買,要麼買一個質地觀感好一些的。
在一個喝茶的場合下,獨自欣賞也是一種樂趣。
為此,安排購買預算時,建議如下。
普通小茶杯,按一個10元來計算,買上5個同款的杯子,預算50元。
但稍微精緻一些的主人杯,單隻購買預算在50元左右,比較合理。
《5》
四、茶盤。
行文至此,先算一下剩餘預算。
總預算,300元。
買蓋碗,減去100塊。
買公道杯,減去60塊。
買小茶杯,減去50塊。
在暫時不買主人杯前提下,還能剩下接近百元的預算。
這時候,推薦買小茶盤。
規格不需太大,隻要能擺得下蓋碗、公道杯即可。
長度30cm,寬度20cm。
再稍微大一些,長度35cm,寬度25cm。
上述提到的常見規格,應對基礎泡茶所需,已經足夠。
小茶杯的話,可以不擺在茶盤裡面。
找幾個杯墊,直接放在桌面就行。
百元以内的小茶盤,一般以竹木茶盤、藤編茶盤、實木(胡桃木之類)托盤為主。
竹木材質制成的茶盤,性價比高,但潮濕天氣下,一旦養護不當容易發黴。
藤編茶盤,風格古樸,擺在桌面上,也很美觀,适合入門搭配。
總之,各式茶盤的優缺點不同。
在購買時,茶友們大可根據個人喜好,按需選擇。
《6》
關于買茶具,個人的最大感慨是。
與其買得“廣”,不如買得“精”。
見過身邊有不少朋友,家裡閑置了一大堆杯杯盞盞。
更有甚者,在自家泡茶桌的旁邊,擺滿了一整櫃的閑置茶具。
但算來算去,平日最常用的,還是基礎三件套——白瓷蓋碗、公道杯、小茶杯。
再擴大一下範圍,頂多再添一個茶盤。
其餘的茶具,有的是因為太便宜,看着有廉價感,沖動消費買入手後,平日長期閑置,根本沒用過幾回。
還有的茶具,買入手時,價格很貴。
比如,身邊有位喜歡紫砂壺的朋友,置物櫃裡擺了好幾把千元級别的紫砂壺。
但平日在泡岩茶時,用的最習慣順手的工具,蓋碗。
有一回出于好奇,特意打聽,為什麼你買了紫砂壺後卻閑置?
得到的答複是,早些年跟風買的,買回來擺着顯得有面子,但用起來沒有蓋碗順手,何況那些大幾千一個的名貴茶壺,萬一磕了碰了,也害怕損失。
原來如此!但說真的,茶具不是裝飾品。
像買花瓶那樣,将一大堆不實用的茶具買回來,也是白白占地方。
閑置多年後,落上一層灰塵,還得費心思整理,這又是何必呢?
說到底,買茶具不是越便宜越好,也不是越貴越好。
基礎、實用、簡約百搭,才是買茶具時最應該看重的要素!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