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日志》漫畫截圖
最近,《大理寺日志》引起了廣大國漫粉的熱議,它以彩色條格漫畫的形式,講述武則天時期國家司法機關大理寺辦案的故事。其實,大理寺在古裝劇中的出鏡率非常高,因此很多人都知道,大理寺是協助皇帝辦案的司法機關。
那麼問題來了,一般人的印象中,“寺”都是和尚住的地方,大理寺沒有和尚為何能稱“寺”?而且不止是大理寺,太常寺、太仆寺、鴻胪寺等等,都是中國古代行政機構。原來,“寺”在古代并不單指寺廟,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稱呼。那這些“寺”都有什麼來曆呢?
01 “寺”在古代是國家機構的一級
“寺”是什麼機構?最早在《漢書》中就已經指明——“凡府廷所在,皆謂之寺。”“寺”的含義最早在漢語中就有“朝廷”之意。廣義上而言,朝廷設置的官署府衙,都叫“寺”,寺就等同于國家機構。
秦漢時期,朝廷實行“三公九卿制”,其中三公的官署稱為“府”,九卿的官署稱為“寺”,因而有“三府九寺之稱”,三府把握大政方針,九寺則分管具體事務,級别相當于今天的國家部委。某些情況下,“府”和“寺”也是可以并稱的,如漢代的禦史府,又稱禦史大夫寺。
古代“三公九卿”之構造
唐代是“寺”最多的一朝,統共有“九寺”,分别為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衛尉寺、宗正寺、太仆寺、鴻胪寺、司農寺、太府寺。這九寺級别低于“六部”,負責國家具體事務。
宋代沿用了唐代的九寺之職,隻是各寺職權做了相應的調整。明清時期,“九寺”縮減成了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仆寺、鴻胪寺“五寺”,除了大理寺還是“九卿”級别的中央國家機關之外,其他四寺基本成為皇家的禦用機構。接下來本文将詳細說說這些著名的“寺”之故事。
02 刑獄斷訟——大理寺
首先,要說的就是上文提到的大理寺。商周時期,中央司法官之名為大理,即“整理律法之官”,此“大理”非雲南大理自治州的那個“大理”。至秦漢時期,大理改名為“九卿”中的廷尉。廷尉的職能是掌管天下刑獄之事,廷尉的辦公之處又叫廷尉署。
但是從漢代的幾個皇帝,如漢景帝和漢獻帝就想着搞複古運動,将廷尉重新改為大理,不過每次改完又改回來了。直到北齊時期,皇帝最終将廷尉改名大理,并冠以“寺”之級别,使得大理寺正式成為中央司法機關,位列“九卿”之一。論職權,到當時為止,審判、核查的司法職權都是掌握在大理寺之手,機構設置比較簡單,能夠改變其決定的也就是皇帝了。
隋唐時期開始實行三省六部制,中書、門下成為中央機關,而六部之一的刑部主管典獄刑罰之事。按理來說,刑罰之事應該由刑部包辦了,但是在這時,刑部還隻是一個做司法行政工作的機關,較少裁決具體案件。大理寺非但沒有被取消,反而職能與構架更加完善,與刑部和禦史台共稱唐代司法“三法司”。
大理寺舊址
有兩部重要的史籍記載了唐代大理寺的構架和職能。首先是《唐六典》,記載唐代大理寺的主官大理寺卿,兩位大理寺少卿(副手),還有分管文書、記錄、典獄等工作的寺正、寺丞、主簿等将近300人。按照唐律,大理寺卿的品級為從三品,要比正三品的刑部尚書級别低一級,他統籌整個寺内的刑偵審案,少卿則協助寺卿工作。唐代名臣狄仁傑曾經在大理寺任從六品上的寺丞,負責核查來自全國各地上報的案件,一年清理上萬案件的壯舉就是在這時完成的。後來,他到中央擔任了正三品的門下侍郎,成為宰相的一員。
電視劇《神探狄仁傑》中的狄仁傑(前排左)
《續通典》中的《職官七》記載:“唐置大理寺……掌折獄詳刑,凡罪抵流死,皆上刑部覆于中書門下。”
一句話歸納,大理寺卿組織大理寺成員審理案件,如果罪行到了需要流放或判死刑的程度,就要報請刑部和中書門下省複核。除了本職工作外,大理寺常與刑部和禦史台,一起審理複雜疑難案件,被稱為“三司推事”,後世所謂的“三堂會審”就是由此而來。
以上可以看出,大理寺在以大理寺卿為首的框架下開展工作,與刑部和禦史台實行了職能分工:大理寺主管審案,給嫌疑人判處刑罰;刑部則負責司法行政工作,對大理寺的司法程序進行監督,判斷是否按大理寺的意見做決定,但是很少參與具體案件的審理;而禦史台則負責監察和糾劾官員。
在這裡,大理寺的權力被分割了,但是職權更加細化與完善,在司法審判工作中有較大的自主權。當然了,死刑案件等重大司法案件是需要上奏皇帝決定的,皇帝掌握最終解釋權。
電影《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中大理寺卿尉遲真金
唐代以大理寺為代表的三司制度已經比較完善。到了宋代,刑部的職權範圍更加擴大,不再隻做司法行政工作,而是直接複核大理寺審理的案件,又給大理寺的司法活動增加了一層限制,平衡了三法司的權力。
元代的變化則更加明顯,由于當時中央行政架構與唐宋時期大有不同,中書省、樞密院、宣政院等機關掌控了國家的司法行政工作,大理寺一度被取消或并入刑部當中,即便後來複設大理寺,也沒有把它當作一個中央審判機關來對待了,大理寺面臨消失在曆史長河中的危險。
明朝雖然重建大理寺制度,但是大理寺的職權發生了重大變化。明朝推翻元廷後,朱元璋重設“三法司”,并下诏改建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審刑司,五軍斷事官署等衙門于南京太平門之外。他直接讓大理寺卿的級别升至正三品,掌管審谳平反刑獄之政令,也就是與刑部的職權調了位置,讓刑部負責審判,大理寺負責複核,與宋代剛好相反。而且在洪武年間,大理寺一會兒被改成磨勘司,一會兒直接取消設置,看似随心所欲,實際上是在将大理寺的司法職權進一步分割到刑部等其他部門之中,以便于加強皇權。
紀錄片《大理寺》截圖,圖為驚堂木
明成祖朱棣即位後鞏固了大理寺的設置。在遷都北京後,南京也留下了一套一模一樣的朝廷機構,因而成祖在北京和南京都設置了左右兩寺,分别設寺正一員,評事二員,以協助大理寺卿進行工作。
從此之後,大理寺正式變成負責複核案件、平反冤獄的司法機關。明代的“三法司會審”制度也進一步完善:唐朝的禦史台變成了都察院,刑部、都察院主要負責初審案件,大理寺主要負責複審案件。十分重大複雜的案件,則在三法司的基礎上會同六部尚書與通政使司共同會審,謂之“圓審”,也稱“九卿會審”。
清朝在明朝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司法體系,創設了秋審、朝審等制度,讓大理寺參與,不過大理寺的職權和明朝基本無二,隻是品級降為正四品。到了清末光緒年間,受維新運動影響,大理寺改為大理院,大理院正卿品級升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品,由清末著名法學家沈家本擔任。沈家本原想借此改革司法,但清朝氣數已盡,随着辛亥革命的爆發,清朝滅亡,大理寺也徹底退出了曆史舞台。
紀錄片《大理寺》截圖,圖為大理院
正是由于大理寺負責刑偵審案司法工作的特殊性,人們又酷愛聽推理偵案故事,所以很多偵探題材古裝劇中,大理寺出鏡率非常高,形象可謂深入人心。
03 王朝禮樂——太常寺
影視劇中,太常寺的出鏡率雖不如大理寺,但在古代,它的重要性不比大理寺低。在中國古代社會,定期祭祀先祖是國家大事,同時,王朝的禮樂教化更彰顯了政權的權威。而太常寺就是王朝禮樂、祭祖慰天的最高機關。
太常寺組織禮樂歌舞
秦代,朝廷掌管祭祀禮樂的官職叫奉常,到了漢代改成太常,同大理寺一樣位列“九卿”之一。同大理寺不同,太常寺的機構設置在漢代就已經很完善了,通常設置有太常卿一人、判寺一人、太常少卿一人,以及太常丞、太常博士、主簿、協律郎、奉禮郎、太祝等職務,人數相對于大理寺要少得多。
太常卿掌管禮樂、社稷等事務,職位為正三品,必須由熟知典章音律之大師擔任。太常博士是太常寺中掌管祭祀的官員,官職正七品。太常寺還在京郊地區設置太樂署、鼓吹署、太醫署等官署,作為太常寺的工作協助機構。
讓我們來想象一下漢代舉辦祭天大典的情景。某一年的冬至日,太常寺卿組織太常博士等人,同皇家衛官一同布置好祭壇(圜丘),準備好昊天上帝和各個先帝的牌位,并在燔柴爐内點燃煙火。随後身穿大裘和衮服的皇帝在協律郎等樂官奏響的樂聲中走上圜丘,在昊天上帝牌主位前行跪拜之禮,再在奉禮郎的協助下進獻玉帛五齊等奉物,宣讀祝詞,向上天報告自己執政之成績,之後與舞隊同舞黃帝時期流傳下來的《雲門》之舞,一派天朝禮樂之景象。在整個祭天過程中,太常寺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模仿漢代皇帝祭天大典
漢代獨尊儒術後,太常寺的地位得以穩固。到了宋代,太常寺官員設置有所增加,新列了“判寺”一職,成為寺中實際的一把手,而太常卿更多地充當樂隊指揮官的身份,在各種典禮中指揮奏樂。宋神宗年間的陳彭年由于對“禮文尤所詳練”,滿足精通典章音律的條件,成為太常卿,在朝會和郊祭的時候總是能夠旁征博引,搞活氣氛,十分受神宗皇帝賞識。
宋朝大駕鹵簿中的太常
太常寺貫穿了整個中國古代王朝的祭祀禮樂活動,除了官職有改動外,曆朝曆代變化不大。
04 典客兇儀——鴻胪寺
中國古代王朝對于各國朝貢交往極為看重,往往給予前來朝貢的國家使節封侯以賞賜和禮品,招待使節食宿,這就需要設置一個專門接待外國使節的機構,這個機構就是鴻胪寺。
鴻胪寺禮賓
“鴻胪”一詞,東漢學者應劭解讀為“鴻,聲也;胪,傳也,所以傳聲贊導,故曰鴻胪”。也就是說,“鴻胪”代表着傳達信息,指代的便是對外交往。秦朝時期設置典客負責對外交往事宜,漢武帝改為大鴻胪和大行令,也是位列九卿,掌管“九賓之事”。但此時的大鴻胪還沒有鴻胪寺,直到隋朝,鴻胪寺制度才正式建立起來。
鴻胪寺曾被隋文帝并入太常寺,在炀帝時期又拎出來單獨設置,還設置了接待外國使節的四方館給鴻胪寺管理。唐代,鴻胪寺機構完善,設置鴻胪寺卿一人,少卿二人,丞、主簿、錄事、及府、史、亭長、掌固等數人,掌管典客、司儀兩個官署署,編制為255人,比大理寺的規模略小一點。鴻胪卿負責接待賓客及兇儀之事,品級為從三品,與光祿寺卿一樣。
遊戲《大話西遊3》中的大鴻胪寺一角
宋代喜歡以“判”字設置官員,在太常寺設置判寺,在鴻胪寺也設置一個判寺事,擔任實際的一把手。元代時期,鴻胪寺和太常寺一樣被劃歸其他中央機關。明太祖朱元璋重新設置鴻胪寺,據《明史·職官志三》記載:“鴻胪[寺]掌朝會、賓客、吉兇儀禮之事。”明成祖遷都北京後,鴻胪寺在南京也設了“分部”,寺卿為正四品,多來自朝廷培養的儒生和屬官,可以幫助朝廷對外賓傳遞明朝文化的橄榄枝。清代除了分設滿漢寺卿,将級别降為正四品外,基本也沒有變化。
正因為鴻胪寺的外交職能,後來我們熟悉的寺廟中的“寺”便由此得名。
洛陽白馬寺
東漢明帝時期,朝廷派出的西行天竺求法的使者回來,給中原王朝帶回兩位僧人,并受到鴻胪寺的熱情接待。第二年,漢明帝下令在洛陽城雍門西面,按天竺僧人居住的園林樣式為這兩位印度僧人建造房屋,被東漢王朝稱為“寺”,即“白馬寺”。這裡的“寺”就取自鴻胪寺的名字,此後一直沿用下去,逐漸成為佛教廟宇的稱呼。
05 朝會筵席——光祿寺
光祿寺的職能和太常寺有部分重合,兼管皇家的祭祀和朝會之事,但光祿寺的發展曆程類似大理寺,直到北齊時期才設置正式的光祿寺,位列“九卿”之一。
秦代設置郎中令,負責宮廷的宿衛和管理侍從諸官。漢武帝時期短暫地改成光祿勳,下設負責朝廷廷議的光祿大夫等職務,著名的有蜀漢時期的光祿大夫谯周。
老版《三國演義》中的谯周
直到北齊時期正式置光祿寺,同大理寺一樣設卿及少卿,從此開始專門負責皇室膳食、朝會等宮廷各項事務,不再像漢朝一樣掌管皇室宿衛。
在官員設置上,光祿寺一般設有卿一人、少卿二人、丞二人、主簿二人。其中光祿寺卿品級為從三品,總管皇室的酒食用膳,統領太官、珍馐、釀醞、掌醢四個官署。
簡單來講,我們可以把光祿寺理解為皇室專屬的後勤機構。每到皇帝要舉辦大型朝會時,光祿寺負責準備酒宴和場地,太常寺準備禮樂,一同把朝會搞得熱熱鬧鬧的。
古代宮廷飲食
光祿寺同太常寺一樣,因其職能的特殊性,官制比較穩定。直到北宋神宗元豐年間,王安石變法進行官職改革,将“太官令法酒庫、内酒坊、禦廚、太官物料庫、翰林司、牛羊司、牛羊供應所、奶酪院、酒醋庫、外物料庫”這些場所都交給光祿寺管理,豐富了光祿寺的運作體系。到了元代,朝廷将光祿寺并入宣徽院,由宣徽院來行使光祿寺的後勤保障職能。
明太祖朱元璋同樣将光祿寺的設置改來改去,一會沿用元代宣徽院的設置,一會兒讓光祿寺分管蓄養牲畜。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在南京也設置了一個光祿寺,除了負責宴席和膳食提供外,還負責皇室成員的祭祀、喪葬物品的籌辦。
由于明清兩代,宦官在皇室生活當中起到重要作用,光祿寺在履行職能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宦官勢力的幹涉。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光祿寺被并入禮部,從此正式退出曆史舞台。
06 輿馬車駕——太仆寺
太常寺管禮樂,光祿寺管飲食,太仆寺則管馬政,負責古代戰略物資馬匹的儲備與皇室成員的交通出行。
秦漢時期,由于騎兵作戰需求的大幅增加與交通出行的需要日增,朝廷設置太仆卿,負責掌管全國的養馬業,以及皇室的輿馬車駕。太仆寺品級為從三品,一般設有卿一人、少卿二人、丞四人、主簿二人、錄事二人,統弊駱、乘黃、龍廄、車府、典牧、牛羊等官署。如果皇帝哪天要出行用車,隻需要知會太仆寺一聲,太仆寺卿就會把車馬準備好。
明代南京太仆寺遺址
太仆寺的建立,不僅方便了皇家出行,更為國家的養馬業發展、騎兵部隊的組建發揮了巨大作用。
曆朝曆代都沿用了太仆寺制度,并不斷加以完善,表現為管理的官署越來越多,可以供太仆寺征調的資源越來越廣。如果說大理寺為保障國家的治安提供了重要助力,那麼太仆寺為國家的國防與交通運輸做出了巨大貢獻。該機構随着清王朝的滅亡而正式退出曆史舞台。
皇帝出行的車馬儀仗
上文所列舉的是中國古代王朝長期穩定設置,且在國家生活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寺。而“唐朝九寺”中的其他四寺——宗正寺、司農寺、太府寺和衛尉寺,有的演變成宗人府,有的并入戶部,有的被廢除或改建成銮儀衛,都沒有沿襲下去。
這些官職意義上的寺,都随着中國古代王朝的覆滅而消失。但曆史的記憶,或藏身于浩瀚經典,或銘刻于舊迹遺址,或轉化為時下流行,很難有什麼會徹底從曆史中消失。
本文經“國家人文曆史”(微信ID:gjrwls)授權轉載。
編輯:斐
關注“廣東共青團”B站、抖音、微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