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者:張向榮
今天我們來講無外伸基礎主梁的箍筋計算我今天我們來講無外伸基礎主梁的箍筋計算。
— 1—
先看圖紙
還是這個基礎圖,我們來計算這根無外伸基礎主梁JL04,如圖1所示。
圖1
我們把這根基礎主梁轉個圈,放大,在從中間切開,看過去,如圖2所示。
圖2
我們會看到縱向剖面圖,如圖3所示。
圖3
縱筋上一節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了,今天我們來計算箍筋,如圖4所示。
圖4
從圖4可以看出,箍筋有加密區和非加密區,箍筋我們先計算長度。
— 2—
箍筋長度計算
這是一個4肢箍,箍筋的組合方式是這樣的,如圖5所示。
圖5
換成箍筋計算圖,如圖6所示。
圖6
(1)外圍箍筋長度計算這裡直接用我們推導好的箍筋長度計算公式,先找相關數據,如圖7所示。
圖7
把數據代入公式,就可以算出箍筋1的長度:
箍筋1長度=(600 1200)×2-8×40 max(10×12,75)×2 2.89×12×2=3589mm
(2)内箍筋長度計算先找内箍筋的相關數據,如圖8所示。
圖8
把這些數據代入公式,得到内箍筋的長度。
箍筋2長度=[1×(600-2×40-2×12-25)/(6-1) 25 2×12 1200-2×40]×2 max(10×12,75)×2 2.89×12×2=2836mm
— 3—
箍筋根數計算
要計算箍筋根數,要先計算箍筋布置範圍,無外伸基礎主梁箍筋範圍有兩個,一個是支座範圍,一個是跨的範圍,如圖9所示。
圖9
(1)端支座箍筋根數計算端支座箍筋根數計算過程如圖10所示。
圖10
(2)第一跨箍筋根數計算第一跨箍筋有加密區和非加密區,先計算第一跨的箍筋根數布置範圍,如圖11所示。
圖11
有範圍,有間距,就可以計算第一跨的箍筋根數了,如圖12所示。
圖12
(3)中間支座箍筋根數計算中間支座箍筋根數計算過程如圖13所示。
圖13
(4)箍筋根數統計其他各段箍筋根數計算方法一樣,統計一下即可,統計過程如圖14所示。
圖14
箍筋1和箍筋2計算過程一樣,都是167根。
— 4—
拉筋長度計算
先找拉筋公式中的各種數據,如圖15所示。
圖15
然後把這些數據代入公式,就可以算出拉筋的長度。
拉筋長度=(600-2×40) max(10×8,75)×2 1.9×8×2=710mm
— 5—
拉筋根數計算
因為側面縱筋是錨入支座的,所以,支座内不會有拉筋,拉筋隻是跨中有,如圖16所示。
圖16
我們來計算第一跨拉筋的根數,計算過程如圖17所示。
圖17
其他跨的拉筋根數算法一樣,都是69根,統計一下就可以,統計過程如圖18所示。
圖18
到這裡我們把這根無外伸基礎梁的箍筋和拉筋的長度根數就計算完了,下一節,我們來講軟件如何計算這根基礎梁的鋼筋。
注:歡迎大家關注小編的微信公衆号“土木智庫”,裡面有小編整理的建築行業的衆多資料,有一建、二建、造價、消防視頻和課件,歡迎大家的加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