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古代的“丞相”和“宰相”這兩大官職,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傻傻分不清楚,并且有時候還會将其混為一談,說這本來就是同一個官職嘛,丞相就是宰相,宰相就是丞相。但其實它們倆根本不是一回事。它們不僅是文字的不同,其功能和權威性也大不相同。
那麼,這兩者的區别是什麼呢?
首先來說“宰相”
宰相制度最早來自春秋時期,最早記載見于《周禮》,是對古代官吏的統稱。後來則成了輔助帝王,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員的統稱。請注意,是“統稱”,而不是某一特定的官職。其“宰”的意思為主宰,而“相”則是指“相禮之人”,也有輔佐之意。所以當時的“宰相”,實際上是“太宰”和“相”的合稱。這在《韓非子 · 顯學》中就有明确記載。
此外在《史記 · 陳丞相世家》中關于“宰相”還有這樣的記載: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填撫四夷諸侯,内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所以,由司馬遷的叙述中我們也能看出來,實際上“宰相”除了輔佐君主之外,實際上還同時具備各種各樣的才能,基本上可以說是一種全能型的人才,既知天文,又知地理,還懂民生。可以說是非常的全能。
所以我們能簡單總結一下宰相的一些特點:
首先從定義上來說,它是對中國古代君王之下的最高行政長官的統稱或俗稱,并非具體的官名。更不是指某一個人,它可以由很多人擔任。
其次,宰相地位的具體名稱也根據不同時期而不同,大緻可分為以下幾種:太宰、相、相邦、相國、丞相、大司徒(東漢)、尚書令、中書令、侍中、尚書左仆射、尚書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閣大學士(明朝)、軍機大臣、總理(清朝末期)等等。
最後從制度上來說,宰相沿襲是一種制度,并且最早的宰相的制度來自春秋時期。隻不過這種制度在明朝時候就被内閣制度所取消了。
最後來說一下“丞相”
相對于宰相這樣沒有實權的職稱來說,丞相可就是擁有實權的官職了,它也不再是什麼簡單的稱呼,而就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官職。
在秦朝的時候,秦始皇就建立起了比較嚴密的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就中央官制來說,秦朝設置了丞相、太尉、禦史大夫等官。而這個“丞相”就是協助皇帝處理國家大事的官員。到了西漢初年的時候,也基本上沿用了漢朝的官制,不過因為皇帝常常通過内廷管理文書的“上書署”來裁決政務,這就使丞相的職權就逐漸減弱了。
但到了東漢末年的時候,曹操為了掌握大權,便自任為“丞相”。到三國以後,丞相便都是指那些在皇帝下面最高的行政長官,即輔佐皇帝總理政務的“百官之長”。值得一提的是,元代的中樞大政統一于中書省,其首長為中書令,這個職位往往由太子擔任,但其次還設立了“左右丞相”,下統諸部。不過到明初的時候,中書省就被取消了,丞相也自然被取消了,并由皇帝直接處理國政,統領六部。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宰相”和“丞相”區别:
1、制度差異:“宰相”是一種統稱,并不是真正的官名,而丞相則是一種能夠擁有實際權力的官職。
2、權力差異:丞相是官職和敬稱,宰相僅是敬稱,沒有實際權力。
3、職稱差異:宰相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擔任。而丞相的人數有着嚴格的設定,一般情況下隻有一到兩人。
看完後,你是不是和我一樣漲知識了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