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大物博,卻再沒有哪個省份出土的古墓比陝西多。
直至今日,陝西各地古墓依舊在陸續出土,幾乎是隻要挖地、必出文物。
2016年,陝西村落一老農偶然挖掘出一座“地下銀行”,挖出了近千斤古錢币,價值連城。
看着這座“地下銀行”,老頭本想着一夜暴富,可是在糾結下還是決定上交國家,最終守着橫财卻沒暴富。
農民家的“地底銀行”
2016年2月,陝西省興平市阜寨鎮南佐村的張建茂家,迎來了不平凡的一年。
作為普通本分的農民,張家茂并不富裕,唯一的收入就是種地。
剛巧兒子年前訂了婚,現下乍暖還寒,張建茂正打算趕着新春剛過土地變軟,想整修宅基地給自家兒子蓋新房。
對此,一家人都很歡喜,動工的速度也提了上來。
為了能快點将新房建好,大家都鉚足了勁。
到27日,地基已經挖了大半,張建茂正打算今日就把它完成,索性就和兒子一起上陣。
當時還有幾個從村裡雇來幫忙的人,大家從一早上就開始忙活。
正挖着,張建茂一鏟子下去磕上了一個硬茬。
他本以為是石頭,想給他鏟出去,結果把上面的土挖開一看卻了不得:是一大塊鐵塊,不是什麼石頭。
這鐵疙瘩四四方方,底部帶镂空,倒是有點像是炭火盆。
張建茂用鏟子敲了敲當當作響。
以為是什麼沒用的東西,他用鏟子沿着這個鐵疙瘩的邊翹了起來,扔到了别處。
掀起的土壤帶起了許多小土塊,裡面似乎還鑲嵌着什麼東西。
張建茂拿起來仔細瞧:土裡竟是些造型奇怪的錢币。
正低頭擺弄着,張建茂發現下面似乎還有更多,他也沒多想,一揮鋤頭就挖了下去。
結果,下面直接塌出來一個大洞。
洞口向内延伸,黑漆漆的看不到頭,中間挺寬敞,四周土裡面鑲滿了各式各樣的錢币。
這地界經常傳出有人挖出古董寶貝的消息,所以看着這些錢,張建茂也不驚訝。
他隻思量這樣數量巨大的古錢币價值如何,又或許自己家下面有座大墓?
工人們聽見響聲,都圍了過來,看着摞成山的錢币直咂嘴。
大夥心想這下可算是發财了,盯着這堆錢眼裡直冒光,說不定就那一刻,連以後買幾套房幾輛車都想好了。
張建茂後來對記者描述:“拿鍁平這土呢,拿鍁一平以後,出來了一堆子錢,我就在這個地方挖出來,拿袋子裝好以後放在家裡。”
裝了幾袋子的錢被張建茂紮好口,生怕掉出來幾個。
他又跳下去翻找幾遍,确定沒有遺漏後才放心。
和這些錢一起出來的,還有一個奇怪的方形底座,張建茂和鐵盤子一起扔在了一邊,想來這兩個東西是一套的。
眼看洞裡被搬空,大家也幹得滿頭是汗,張建茂想讓看熱鬧的人散夥。
可周圍的村民們正聊得火熱,根本沒有要離開的意思。
大夥議論紛紛,有的猜這是什麼年代的洞,有的算這些錢能賣多少多少,有的則嚷嚷該上交到哪裡。
眼看再待下去也不是個事,張建茂索性和兒子一起把這些錢扛回了家。
還有幾個工人想順幾個錢走,也被張建茂打發了。
其實,帶這麼多古錢回家,張建茂心中是有些不安的。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看着客廳裡躺着的幾袋子錢,他也不是沒動過私藏的想法。
自己家也算是為這錢看守了許多年,拿點也不過分。
再者,若是再倒退幾十年,那自家地挖出來的,可就是自家寶貝,誰也管不到。
但時代畢竟不同,如今講究上交國家,若是私藏那就是文物犯罪,搞不好還要蹲監獄。
而且當時一堆人都看見這些錢被他帶回了家,到時候私藏文物,再被今天圍觀的外人聲張出去,一定會引來禍端。
當晚,張建茂一夜沒睡,打算第二天趕早就解決了這件事。
第二天一早,全家剛醒,張建茂就坐在床上滿面愁容。
猶豫了一會後,他還是做了個正确的選擇——報警。
比錢更值錢的錢
下午,公安機關到達了張建茂家。
一同前來的,還有興平市文物稽查大隊,聽聞挖出了幾大袋子的古錢,讓工作人員很重視。
帶領警察穿過家門外看熱鬧的人群,張建茂指了指擺在屋内地上的幾袋子錢,向警察講述了事情的全部經過,
警方了解情況後,對錢币進行了稱重,足有918斤。
随後,文物稽查大隊的工作人員帶着這些錢币離開了張建茂家。
後續經過專家的分析研究,這些錢币的身世、來源都得到了解答。
這些貨币,是西漢王莽時期的産物。
當年“穿越皇帝”王莽篡位後大行改革,共進行四次币制改革,因币種種類繁多,又做工精美,被稱作是“古今第一鑄币好手”。
這一時期的錢币,可謂錢币鑄造史的一個高峰,是錢币藝術的一個鼎盛時期。
改革時,王莽因原币種名字中的“刀”和“金”犯了他的忌諱,便将從前的契刀、錯刀、五铢這三種币廢除,用泉和布做代替。
布币十種與泉币共計六種,簡稱“六泉十布”。
這些錢币無論從設計還是鑄造、工藝、書法各個方面都是精品,有不少登入了珍惜錢币名錄。
而張建茂所挖出的這些錢币,正是“六泉十布”。
其中最多的“大泉五十”,是王莽時期四次币制改革中,第一次貨币改革産出。
此錢币形狀端整,錢直徑約毫米面範上有24枚銅錢模,類似浮雕在鐘型錢币上,做工十分精細。
這種錢币從居攝二年開始鑄行,到天鳳元年廢止,使用時期短短幾年,所以顯得格外珍貴。
另一種錢币“貨布”則為圓角長方形,上面所書的文字為懸針篆,筆劃纖細遒勁。
這種錢币的工藝十分講究,特别是懸針篆尤為一絕,這也是王莽為了防止有人私鑄故意為之。
王莽在鑄币上花費不少心思,隻可惜貨币更換太過頻繁,又常要求百姓以多換少,引起了較大的不滿,導緻這個王朝草草夭折,在曆史上沒留下多少篇幅。
王朝末期,農民起義爆發、戰亂四起,想必錢币主人也是急于逃命,才把這900多斤錢草草埋了起來,但最後恐生不測所以未能取走。
那個一起出土的長方形的鐵盆,其實就是為那些錢打掩護,或是做個标記而埋。
專家進行清理後,發現鐵盆底部帶兩排細孔,經對照後确認這是流行于漢代的烤爐,擁有它的大多是有錢人家。
在張建茂家挖出的這些錢币,簡單估算過的價值高達上億。
在曾經的拍賣中,單一套16個新莽錢就賣到了20萬。
不光如此,這些古錢币還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
因為我國曆史上朝代衆多,不斷變換更叠的币種也繁多,其中許多都未被記載在冊。
所以,古錢币的發現,是補全曆史、完善古代經濟史、貨币史的一個重要依據。
興平市文物稽查隊隊長馮鵬儒說:“後續我們打算把這清理完畢以後,及時上報上級文物主管部門,上報完了以後,按文物法的規定,把這些上交到國有博物館,由博物館進行保存。”
所以對于張建茂家出土的900餘斤古币到底是何價值想必大家已心中了然。
文物古董雖價值連城,但也是國家财産。
在古董身上,其文化價值與許多的附加價值,才使其更寶貴。
張建茂也因上繳文物有功,受到了表揚和現金獎勵。
挖出錢的土洞被考察隊仔細檢查後重新填埋,張建茂拿着獎勵的錢将兒子的新房順利蓋成。
一轉眼五年過去,這件事成了這家人的回憶和茶餘飯後的談資。
張建茂雖然沒有發财的命,但許是因為做了好事,過得也十分幸福無病無災。
那年蓋完新房沒多久,他的兒子就結婚了。
第二年,張建茂就當上了爺爺。
結婚,圖片來源于網絡
後來,因兒子兒媳在市裡做小買賣,張建茂便住在了城裡。
五歲的孫子也已經在市裡的學前班上學,那棟新房子就閑置在那了。
因為當年在下面挖到過錢庫,這所房子備受關注,而即使别人出高價要買,他也不賣。
他和老伴大部分時間住在鄉下,有空了就去城裡看看孫子,過得格外悠閑。
新房,圖片來源于網絡
2022年春節,在張建茂的百般要求下,一家人回到了兒子農村的房子裡過節。
因為張建茂覺得這房子吉利,自從2016年後,他們全家逢年過節都在這裡慶祝。
每當親朋好友過來,都不免唠起當年的事迹,張建茂還會特意找出那個地方,指給人家看。
過節,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樣神奇的經曆,或許一生有一次也足夠。
張建茂本就是個普通人,發财暴富這種事離普通人太遠。
他也是明白這點,當年才沒敢做糊塗事。
張建茂選擇将900餘斤錢币上交,這一舉動,不知為我國館藏以及古錢币研究帶去了多少資源。
且對于普通人來說,相比那些金錢的快樂,平安幸福、子孫滿堂才是一大樂事。
參考資料:
《陝西村民挖出918斤古錢币》恩施晚報
《從“大泉五十”銅錢範看王莽币制改革》鶴祥
《陝西省博物館所藏新莽錢範》師小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