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節,祝願大家端午節安康!
端午節的由來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
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是古代百越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在農曆五月初五有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來楚國詩人屈原于端午節投江自盡,楚國百姓懷念這位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魚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屍身。後世延續為傳統,端午節也成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常見的習俗
一、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争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迹。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二、端午食粽子,端午節吃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等。
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蜜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三、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
香囊内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愛。
端午節裡香囊、香包、平安香囊、平安包
有的地方的風俗是給小孩系五色線,在端午當天纏在孩子的手腕、腳腕或脖子上,據說可以驅趕五毒。民間一般把蜈蚣、蜘蛛、蠍子、蛇和蟾蜍稱為五毒。五色線其實并不是用五種顔色的線編織的,它并沒有顔色的限制,樣式也多種多樣。随着時代發展,它已經演變成一種裝飾品,人們在五彩絲線中編入小鈴铛、水晶和木制的各種小配飾,大人小孩都很喜歡佩戴。
四、懸艾葉菖蒲,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艾葉幹了以後不要扔掉,裝袋密封好以後放到冰箱裡保存。夏天孩子起痱子,可以用保存艾葉燒水給孩子洗浴,村裡的小夥伴們都有過親身經曆,非常有效。
END
文中配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