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曰晞(xī)。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kūn)黃華葉衰(cuī)。
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詞解】:
長歌行:漢樂府的曲調名
晞:曬幹
布:散布
德澤:恩德,此處為陽光露水給萬物的恩德
布:散布
焜黃:草木凋落衰敗的樣子
華:同 ”花“
【譯】:
菜園裡長滿了蔥綠的冬葵菜,日出東方,晶瑩的露珠很快被陽光曬幹。
溫暖的春天給大地萬物帶來陽光雨露,花草樹木欣欣向榮,瞬間一派生機盎然。
誰能阻擋秋天的到來,季節的變換,曾經繁茂的枝葉在冷風中将要枯萎凋殘。
千河萬水日夜奔騰,最終都向東流入大海,從來沒有一條河流迂回西流?
賞析這是一首以景物時節來詠歎人生,催人奮進的詩歌。詩以自家園中的菜為起點,美好的早晨,露珠在菜葉上滾動着,透着朝陽光輝,閃耀亮人,随着太陽的升起,美麗的露珠,漸漸稀少。然而此美景卻由此轉變到花草樹木以及整個自然界的風光,萬物在陽光普照之下,閃耀着生命的光輝,一派生機勃勃。但自然界的時節是不斷輪循着,秋節即将到來,園中的菜、花、草、樹也由生機盎然的春季,轉眼變成了枯萎凋殘,喪失了活力。此時形象地暗示着人生當中青春的短暫,時光總在流逝着,一去不複返。一系列的自然現象,最終突出全詩的精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勸導人們青春飛逝,要發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悲傷後悔。
寓言故事《傷仲永》
背景:
天聖三年(1025年),方仲永無師自通,提筆寫詩。明道二年王安石回金溪探親,在舅舅家他請方仲永作了幾首詩,但他有些失望。康定元年,王安石再次到金溪探親。此時方仲永已做回了農民。慶曆三年公元,王安石從揚州回到臨川,想起方仲永的遭遇,寫下《傷仲永》一文。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環谒(yè)于邑(yì)人,不使學。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chèn)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複到舅家問焉。曰:“泯(mǐn)然衆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衆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衆人;今夫(fú)不受之天,固衆人,又不受之人,得為衆人而已耶(yé)?
【譯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認識書寫工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借鄰居的給他,他立即寫出四句詩,并且寫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同一宗族的人和睦相處為主題,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給他指定物品他便能立刻作詩,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贊賞的地方。同鄉的人對此感到驚奇,漸漸請他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父親看作有利可圖,每天拉着方仲永四處拜訪同鄉的人,沒讓他上學讀書。
我聽說這件事已經很久了。明道年間,我跟從先父回到家鄉,在舅家見到了仲永,他當年十二三歲。讓他寫詩,他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提并論。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又到舅家問起仲永的情況。舅舅回答說:“他已經成為普通的人了。”
王安石說:仲永的通達聰慧,是通過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最終成為普通人,是因為他後天的教育沒有達到要求。像他那樣天資聰明,如此有才智,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為平凡的人;而那些不是天資聰明,本來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豈不是比普通人更不如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