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雨過山溪唐王建

雨過山溪唐王建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9 14:21:36

很多年後的這個春天,再遇栀子花,心有感觸。一則是提醒我,原來此刻已身在春天。離開家鄉約摸二十年,在南方這座臨海的城市,我極少感受到分明的四季。也因此常常忘記了原來還有春天。春天是短促的,往往是一場雨後,春天也就過去了。二則是這兩個月來的苦悶與壓抑,因這朵栀子花,内心得到了暫時的溫暖慰藉。散步,邂逅一朵栀子花。我大概能夠感受到唐人王建所說的“閑看中庭栀子花”是一份怎樣的心境了。

雨過山溪唐王建(王建雨過山村家國願無事)1

圖1:栀子花

讀王建的《雨過山村》,此刻卻有不一樣的生命體會。有些詩,總需要在合适的時間裡去讀才能體會其中的真谛。猶如我們年少時喜歡仙人李白,而年長之後,卻愈發喜愛聖人杜甫。王建的這首《雨過山村》,或許是這個春天最值得我們去讀的。

一、日記一則:2020年4月9日 雨後初晴

昨日遛狗,在小區外面圍牆角落的一棵樹下,遠遠地看到一朵白色的花。起初以為是挂在草叢上的紙片之類的,走進了看,才發覺是一朵花。我蹲下身,細細端詳,隻覺得熟悉,再湊近鼻子嗅了嗅,便很肯定這是栀子花。

我有多久沒見過栀子花了啊,記不清了。這朵栀子花,孤零零地開在一片淺綠色的草叢中,亭亭玉立,白皙動人,如少女。我在牆角樹下蹲着仔細打量着許久,終究不忍折。

然而,今日再去尋它,已不見,應是被人折了。心中頓時失落極了。

栀子花在我的記憶中有着足夠的分量。我從小生活的村子,有許多人家的院子門口都會種上幾棵栀子樹,我家也不例外。那棵栀子樹和一些梧桐樹長在屋子的西邊空地上。每年的春天漸深,便會一夜之間大朵大朵地盛開着栀子花。

要說什麼人最喜愛這些栀子花,絕不是我們這些毛頭小子或丫頭,也不是村子裡的年輕婦女,更不是種莊稼的漢子,而是老太太們。村子裡的栀子花幾乎成為了老太太們每日銀白發絲間的一道風景。今天回想那一幕幕,覺得美極了。若不是今天社會不大接受男子簪花,我恨不得也戴上一朵栀子花,如楊升庵那般簪花(圖2),真是風華燦燦。

雨過山溪唐王建(王建雨過山村家國願無事)2

圖2:陳洪绶《楊升庵簪花圖》

至于為何老太太們喜歡栀子花,我至今不得而知。也許是香味的确好聞,又或許是栀子花通體的潔白,不招搖,不惹眼。這很符合農村老太太們的個性。

雨過山溪唐王建(王建雨過山村家國願無事)3

圖3:筆者拍攝:散步所遇栀子花

二、王建《雨過山村》:閑看中庭栀子花

古來詠栀子花的詩很多,比如杜甫的“栀子比衆木,人間誠未多”,又如劉禹錫的“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唐代真是一個詩歌的盛世,那些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經由詩人的慧心,竟呈現出了如此璀璨動人的一面。而在衆多詠歎栀子花的詩篇中,我卻獨愛同為唐人王建的一首《雨過山村》中的一句“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栀子花”。

王建的聲名,自然沒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那般響亮。在大衆心目中,論及唐代詩人,或許都不曾想到王建。可我卻以為,王建的詩有着如同“爺爺的話”那般的誠摯動人。

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闆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栀子花。

前些時日,我所在的臨海城市斷斷續續下了好些天的雨。應着這場春雨,讀這首《雨過山村》,真是應景。而恰好我外出散步又是雨過天晴邂逅一朵栀子花。我想,是否彼時的王建也正如我這般,在連續多日的沉悶之中,忽地因一朵盛開的栀子花而心曠神怡?我不知道,或許是吧。

詩的前兩句,如同一部電影的開場。影像還沒出來,但聞雨水的聲音,以及雨水聲中的雞鳴。鏡頭逐漸清晰呈現出來,是竹林邊流淌的溪水,以及溪水旁的村路,還有橫跨溪水的一座石闆橋。“竹溪、村路、闆橋”,我們或許會想到那首著名的《天淨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樹昏鴉”的詩景。而王建的詩,并不着力于用富有詩意的意象去構建一個充滿詩情的幻世,而是以人們再熟悉不過的詞組,讓人們習慣的生活亦能呈現出詩的風華。

“婦姑相喚浴蠶去。”春天是養蠶的季節。村子裡的女人們,選擇這一天相互結伴去浴蠶(浴蠶,即選種)。“相喚”兩字,我極喜歡。在古代,農耕制度之下,鄰裡之間的這份感情,大概都在一個“喚”字之中了。有過農村生活經驗的人,或許對這樣的場景不陌生。鄰裡之間,多是親戚。春耕秋收之時,常常是鄰裡之間一起上陣。若是哪家男人受傷或者生病暫時無法從事體力勞動,鄰裡之間也常常很默契地去幫襯一番。我一直認為,當下最樸實的一個群體依舊是那些不受工業化侵蝕的農民。他們時常有自私、小我的一面,卻也有着無私、大我的一面。我覺得這才是最真實的農民。

詩中提到“蠶”,今天,或許除了工業化的養蠶之外,普通人家裡很少有人養蠶了吧。猶記得兒時每年的春天,最重要的一項課外活動就是照顧抽屜裡的幾十上百隻蠶寶寶。初破卵而出的蠶,還是如同螞蟻一般的大小。這個時候,需要去采摘桑樹上最嫩的桑葉給它們吃。

為了采摘桑葉,我不得不背着倒空書本的書包去田塍上尋找。高大的桑樹爬不上去,隻得憑借運氣在農田邊找。若是找到一棵矮小的桑樹,常常不會聲張,生怕别的孩子來搶這不多的桑葉。待到蠶寶寶長大一些了,便可采摘那些長開了的桑葉了。

養蠶是一件很費心思的活。春天,雨水多。若是桑葉剛被雨水淋濕過,采摘回來之後就得用幹毛巾一片一片地擦幹桑葉上的水分。不然,蠶吃了濕漉漉的桑葉很容易生病死去。就算是這樣精細謹慎,依舊無法阻止蠶寶寶大量地死亡。到最後能夠順利産卵的,或許真的是百裡挑一的。

再看最後一句“閑看中庭栀子花”。“雨裡雞鳴”、“竹溪村路”、 “婦姑相喚”,這些帶着濕漉漉的春雨質感的畫面,最後都隻為突出“閑”字。我們常說“一年之計在春”,似乎春天就是忙碌的,就是緊迫的。因為春天是開始,是起點,人們害怕“輸在起跑線上”,農民在春天要開始為一年的食物而勞作,學生要開始投入到緊張的課業之中,商人們亦看重事業在春天有一個完美的開始。

似乎沒有人覺得,春天就是應該是從容不迫的,是“坐看雲起時”的。美學家李霖燦先生為之感歎:“忙是20世紀最可怕的癌病,我們不能消滅它,它便消滅我們。”今人真該向古人好好學學如何從容些。我們讀古代的繪畫作品,處處散發着一股從容的氣息,花鳥魚藻畫裡的靜谧閑逸從容(圖4),山水畫裡的渾穆遼遠從容。

雨過山溪唐王建(王建雨過山村家國願無事)4

圖4:劉宷《落花遊魚圖》

《無門關》中有名詩一首:“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挂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這裡的閑事,指的是令我們忙忙碌碌的瑣碎煩心事。若想有人間好時節,須抛下忙碌,拾得一份“閑”。

三、向往的春天:家國願無事,人間好時節

最美的春天,應是雨中雞鳴,是竹溪村路闆橋,是婦姑相喚,是閑看栀子花。一首《雨過山村》,便是一幅極美的春日畫卷。這畫卷上,透着一股閑逸,透着一股平淡,透着一股獨屬于生命的從容。慰藉我們生命的,有時候未必是看不見的蓬萊聖蓮。當我們駐足凝望身旁,或是一朵曾經不起眼的栀子花一朵。

在這個春天,我們每個人都在經曆着焦慮、窘迫、痛苦。這一切,都如同一場雨,終究會過去,終究會天晴,終究會有一朵栀子花在牆角沐陽盛開,而我們每個人都終将遇到自己生命中的這朵栀子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