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自古以來就頗有盛名,很多古代文獻和名人詩文集中都對其有記載,且大都贊譽有加,可以稱之濟南第一名勝。
攝影:王琴
在1936年倪錫英所著的《濟南》一書中這樣描述其風光:“‘湖光’山色與水清”,這是濟南民間的一句諺語,也可說是濟南人對于濟南景色的一個寫真。
到濟南去的遊客,第一個目的地便是去遊大明湖,正如到杭州去的遊客必須先去拜會西子湖一般。大明湖的位置,适當濟南城的北部,面積約占全城的三分之一,我們如果坐着飛機在濟南城上向大明湖作一個淩空的俯視,那麼便可以看到大明湖好像一面明淨的鏡子平放在北城,在背面的湖邊上,一列整齊的城牆向東西兩面圍抱過去,剛把大明湖包裹在裡面。
攝影:王琴
這城壁再向南延伸過兩個湖面般長,便圍合成南城的城壁,這就是内城。外城也從大明湖北面向東、西圍抱,比内城的圈子大些,繞向南去,圍合起來。這兩種城壁好像是大明湖周圍的拱衛者,一圈,兩圈,把大明湖适巧圍在北部的中央。
大明湖的四周,北面和東、西兩面,都和内城的城壁相連,南面是不規則的凹凸曲線,與城内的大街接壤,所以大明湖的形勢可以說是‘三面城壁,一面市街’,在靜穆中顯着整齊,在雅淡中不嫌寂寞,因此稱得上濟南第一名勝。
攝影:王琴
攝影:王琴
舊時,在這第一名勝之旁生活的濟南人,大都為湖民,他們基本都居住在濟南北城根街一帶,靠在大明湖裡捕魚、種藕、種蒲菜、撐船為生,靠湖吃湖,雖生活清苦,倒也苦中有樂。附圖中的多幅拍攝于上世紀20至30年代的老照片中,就可看到這些湖民在大明湖的湖田中采藕、采蓮蓬、撐船等勞作的情景。
近代出版家、教育家莊俞(1876~1938)1913年5月時來濟南遊覽,寫了《我一遊記》,對當時的大明湖的湖田有生動記述:“湖面頗廣,然蘆葦叢生,傍湖居民,視為天然利薮,互相占據,就湖築堤,縱橫綿亘,如農田之阡陌然。或栽植物,或蓄魚蝦,年可獲厚利。于是有名之湖澤,成曲折之河渠,堤上蘆葦,高越舟頂,水面狹度,僅容畫舫之往來,至狹處且需停舟堤畔,以待來舟之過,乃得行進。
攝影:王琴
還有很多老濟南人,喜歡到大明湖畔品茗賞景,而孩童,在夏天則喜歡到大明湖畔遊水嬉戲。
來源:西圃雅集
作者:趙曉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