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審視自己的時候,通常會認為自己是頭腦清醒,有邏輯,決策能力強的人。然而,現實真的如此嗎?
我們先來看一個相對簡單的難題,請憑直覺回答下面這個問題。
球拍和球一共花了11元。
球拍比球貴10元。
請問,球多少錢?
心理學家肖恩·弗雷德裡克對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這三所大學裡的上萬名學生進行了調研,得到的結果是,他們直覺性答案的錯誤率高達50%。那些聲譽稍差一點的學校,錯誤率是80%。
從這個小小的實驗可以看出,我們或許并沒有想象的那麼理性、有邏輯,很多人都過于自信,過于相信自己的直覺。
那麼,我們到底是怎麼思考的?為什麼會出現不理性的行為?不理性的程度以及相應的反應是怎樣的呢?等等。
這也是《思考,快與慢》這本書要告訴我們的。
作者丹尼爾·卡尼曼,是曆史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行為經濟學流派的開創者之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和公共事務教授。他在《思考,快與慢》一書中指出,我們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作決定的系統方式,絕大多數時間起作用是"快"的思考方式,而它正是人們普遍不理性的基礎。
一,什麼是慢思考,什麼是快思考?1.還是先看一個問題,17*24的結果是多少?
我們能立馬知道這是一道算術題,能很快判斷出100和99都不可能是正确的答案。但是,如果不花一點點時間計算的話,我們是沒有辦法确定568是不是正确答案的。由于想不出正确的答案,所以我們決定在紙上計算一下。我們要知道乘法知識,要知道下一步怎麼做。總之,運算過程是腦力工作,要刻意、有序的進行。
這個運算的過程就是慢思考。
2.再來看一張圖片
從這張圖片上,我們能迅速地判斷出,這個人的頭發是黑色的,她很憤怒。我們還能對她的行為進行推測。這個人可能要說一些難聽話,聲音可能很大聲。我們看着這張圖片做出的推測,是毫不費力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這個過程就是快思考。
慢思考和快思考就是大腦的兩套系統,卡爾曼把它們稱為系統1和系統2。
·系統1的運行是無意識且快速的,不怎麼費腦力,沒有感覺,完全處于自主控制狀态。
·系統2将注意力轉移到需要費腦力的大腦活動上來,例如複雜的運算。系統2的運行通常與行為、選擇和專注等主觀體驗相關聯。
比如,有人問法國的首都,我們立馬想到巴黎,提到北京立馬想到天安門,看到1 1就知道等于2。這些就是系統1在大腦會無意識的情況下做出的反應。如果,讓我們在嘈雜的房間裡關注一個人的聲音,檢查報表裡的數字,搜尋大腦的記憶等需要集中注意力的運作,就是系統2。
二,系統1和系統2的關系1.一般情況下,系統1 和系統2 的分工是非常高效的。
根據最省力法則(也就是如果達成同一個目标的方法有多種,我們往往會選擇最簡單的哪一種)的說法,系統2很懶惰,如果不是必須的努力,是不願多付出一點的。所以,大多數情況下,系統1給2提供印象、直覺、感覺等信息,系統2接收信息後要麼做微調,要麼全盤接受1的建議。
簡單來說,常用的系統1的運行,是無意識且快速的,依賴的是情感、記憶和經驗。系統2的運行,是有意識的且不容易出錯,依賴的是理性的分析和評估。但是它很懶惰,經常直接采納系統1的直覺型判斷結果。
不過,當系統1遇到麻煩的時候,系統2則會出面解決問題。比如,當我們對17*24的結果無法一下子給出答案時,系統2就會出面。系統2還能對1起到監督的作用,比如,在我們很生氣,要指責對方的時候,系統2會讓我們盡量保持冷靜。系統2能改變系統1的運作方式,通過控制注意力和記憶力就可以做到。比如,在火車站等人,如果我們可以去找這個人,即使隔着一段距離我們也很可能發現。
隻不過,始終如一的保持某種狀态需要一直付出精力。而我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我們可以同時做幾件事,比如,一邊開車,一邊聊天。但是前提是這些事是簡單易懂的。如果一邊開車一邊算17*24等于多少,就沒有辦法兼顧了。
2.沖突與自我控制
現在請你按照圖片裡的示例,完成兩個小任務。第一個是說出哪些字較小,哪些字較大。第二個是說出每一個字的位置。
我們嘗試後會發現,當我們确認字的大小時,左邊一欄先對簡單,右邊的速度會下降;确定字的位置時,右邊相對簡單,左邊的速度會下降。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我們受到了幹擾,大腦中出現了沖突反應,導緻了速度的下降。這就是自主反應和控制這種反應的意圖之間的沖突。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常見。比如,如果我們看到穿着怪異的人,會行注目禮,盡管我們知道這樣是不禮貌的。比如,在冰上開車出現打滑的狀況時,很多人下意識的踩刹車,然而最不該最的就是踩刹車。
也就是說,當系統1産生沖動時,系統2負責自我控制。
3. 認知錯覺
這幅圖裡的兩條線沒什麼特别之處,憑直覺看起來明顯下面的比上面的長。但是,如果你拿尺子量一下就會發現,它們是一樣長的。這時,系統2的自我意識知道了這個答案,如果你問系統2,它會告訴你兩條線一樣長。盡管肉眼所見系統1的直觀感受還是覺得下面的更長。
這幅圖是著名的缪勒萊耶錯覺圖。平行線兩端的箭頭會讓人産生錯覺。這時一種認知錯覺。
那麼,要如何避免這種錯覺呢?因為系統1是自主運行的,所以直觀思維的錯誤在所難免。另外,系統2代替1進行日常抉擇耗時長而且低效,要時刻保持警醒也不現實。所以作者的建議是,妥協。學會區别常會出現重大錯誤的情境,盡力避免在風險很高的時候犯錯。
三,啟動效應什麼是啟動效應呢?比如,讓我們組詞組,喝(),我們不會用"場"組詞,會想到"喝水或者喝湯"。如果旁邊有碗水,很多人會組"喝水"。心理學家把我們看到一個詞,大腦裡的很多詞彙會被激發的現象,叫做啟動效應。
心理學家約翰·巴奇的"佛羅裡達效應"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案例。說是,他和同事們讓紐約大學的學生,從5個詞組中挑出4組詞,組成一個新的句子,之後讓他們到大廳另一頭的房間參加其他實驗。研究者對他們移動的時間做測驗,結果發現,以"健忘的,佛羅裡達州,秃頂的,灰白的,滿臉皺紋的"的老年人詞組重組句子的年輕學生,比其他人走的慢多了。這是因為這些詞彙,啟動了他們大腦中的"老年"意識。
啟動效應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并且常見的動作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的想法和感覺。
比如,如果有人對你報以真誠的微笑,你會覺得對方友善,也會下意識的微笑。
再比如,作者在英國大學一間辦公室做了一項實驗。這件辦公室的茶水間能自費購買咖啡等飲品。一直以來,這裡的員工都是在拿飲品的時候,根據牆上建議的價格,把錢投到箱子裡的。有一天,有人在價格表上方貼了一張帶圖片的紙條,紙條上沒有文字也沒有警告的标識。而且在接下來的10周裡,每天更換紙條,有的時候紙條上是花朵,有的時候是一雙眼睛。沒有人對這個裝飾有什麼看法,然而,紙箱裡的錢卻有了明顯的變化。如圖:
從這個圖片上,我們能看到貼的是眼睛圖片時,錢大概是鮮花圖片時的3倍。也就是說,僅僅隻是象征性的監視符号,就能讓人改善自身的行為,這個過程中沒有任何意識的參與。
四,為什麼我們對很多不了解的事情能夠做出直覺性判斷?《思考,快與慢》一書中指出,這主要是思維的發散性和強度匹配結合的原因。
一般情況下,我們的思維活動,很少會碰到類似17*24這樣需要系統2的時刻,很多時候,我們對眼前出現的事物都有直覺和想法。比如,一個陌生人出現在我們眼前,我們能立刻判斷出自己是不是讨厭他。或者,我們沒有對一家公司做過調查分析,卻能感覺這家公司一定能成功。又或者,我們對一個不太熟悉的人,會産生莫名的信任感。等等。
事實上,對于有難度的問題,我們是很難很快找到答案的。這時,系統1會找一個相關的、容易回答的問題作答。這就是書中提到的啟發性問題。是說,當我們遇到很難回答的"目标問題"時,系統1便會采取替代的做法,找一個簡單的"啟發性問題"作答。
如圖: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想要真正解決這些目标問題很難,但是當我們的思維發散後,用啟發性問題來找答案,顯然問題變得更具體、更容易解決了。
啟發性的替代方法,雖然有時很好用,但是最省力法則告訴我們,系統2不加選擇的照單全收,也有可能會導緻嚴重的錯誤。
如圖:
圖片裡的三個人,看起來右側的人比左側的人更高大。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我們用尺子量一下就會發現,他們實際上都是一樣的大小。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面對的決策是比較重要的,我們要做的就是盡量當直覺做出反應後,啟動系統2的理性一面,花點時間和精力看看是否是真正正确的。
好了,今天主要解讀的是《思考,快與慢》這本書裡的提到的,雙系統進行判斷和決策的基本原理。我們主要介紹了,系統1和系統2的定義,它們是如何運作的,關系如何。我們會發現,就像書中作者說的,系統1的直覺性作用是做出決策和判斷的幕後主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