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公裡外”送來的蛋糕還能吃嗎
外賣平台“影子店鋪”調查
記者 韓丹東
實習生 王意天
據法治日報消息,在外賣平台上看到一家售賣麻辣小龍蝦的餐廳,距離自己工作的地方不足一公裡。下班正好順路的天津薊州居民吳女士興沖沖地趕過去,可到達平台上标注的地址後,卻怎麼也找不到這家餐廳。
吳女士打電話過去咨詢,對方稱:“沒有堂食,隻能點外賣。”吳女士說自己上門買,對方卻直接挂斷了電話。後來聽同事說,她遇到了“影子店鋪”——商家為了便于接單甚至跨城接單,在外賣平台上展示虛假的地址,接單後再轉單給收貨地址附近的商戶,從中賺取差價。也就是說,“影子店鋪”是一個不存在的店鋪。
不少人和吳女士一樣有過類似的經曆。《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目前外賣平台上存在一批“影子店鋪”,有的商家對店鋪地址和經營資質造假誤導消費者下單,有的商家則以“分店”為借口打消消費者的疑慮,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店鋪地址弄虛作假
線下關停線上派送
和吳女士一樣,山西太原居民張女士近日在外賣平台上也遇到了“影子店鋪”。她下單一份外賣食品,結果收到的食物卻散發着一股異味。張女士撥通店家在平台上預留的電話,始終無人接聽,于是便按照店鋪地址去尋人,可找了一圈、周邊打聽了半天也沒有找到這家餐館。
張女士堅持不懈地打店家電話,對方終于接了,可一聽到來由,便稱“我早就不幹了,不怕投訴”。
“既然早就不幹了,我收到的餐食又是從哪裡做出來的呢?”張女士準備反問時,對方已經挂了電話。
後來附近一位外賣員向張女士道出了事情原委:該店鋪的名字和地址都是虛假的,消費者點的外賣實際上是另一家小作坊生産的,質量和衛生條件都令人擔憂。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福建廈門一家名為“熊貓不走”的蛋糕店,該店憑借特别的送貨環節在外賣平台上很火爆。然而,執法人員對“熊貓不走”廈門店進行檢查時發現,該門店玻璃上貼滿了招租廣告,室内布滿灰塵,人去樓空,是一家實際經營狀态與外賣平台公示信息不符的“影子店鋪”。
該門店負責人解釋稱,該店鋪是倉庫,并不進行配送,客戶下單由總倉統一配送。當得知執法人員已經在其店鋪門口後,負責人又改口說,店鋪員工正在休假,暫停營業。
“入網餐飲者不得委托其他人生産加工食品,既然線下門店關停,線上外賣平台中的營業狀态也需同步更改,不得網店接單。”執法人員說。
化身分店欺騙買家
實際經營依靠轉單
除了線下門店關停、線上繼續接單等情況外,記者調查發現,還有些商家以“分店”為由,接單後轉單賺取差價。
記者在某知名外賣平台以“蛋糕”“生日蛋糕”等關鍵詞進行檢索,定位為江蘇蘇州,周圍的蛋糕店很快出現在搜索結果中,但一家名為“××園蛋糕”的網店十分紮眼,這家店竟然位于200多公裡外的浙江甯波。
記者撥通商家電話咨詢,對方解釋稱,××園蛋糕是全國連鎖,記者搜索出來的是總店位置,下單後,總店會轉單給位于蘇州的分店,由分店制作蛋糕再進行派送。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位于甯波餘姚市的蛋糕店号稱××園總店,其營業執照中卻寫着“餘姚陳林波蛋糕店”,食品生産經營登記證中也标注該店為“小餐飲店(普通餐飲)”。
随後,記者聯系了商家所說的分店,但對方稱“不知道還有‘總店’”。
遼甯錦州居民王女士遇到的“影子店鋪”更誇張。為了給自己慶生,王女士通過外賣平台挑選了一家離家近的“頗為高檔”的蛋糕店,下單了一款生日蛋糕。結果,派送單上顯示這家蛋糕店距離收貨地址2000多公裡。
王女士緻電商家詢問情況,對方解釋稱,2000多公裡外的店鋪是總店地址,蛋糕實際是從她家附近的分店進行派送。看到商家信息界面上寫着“歡迎光臨總店”等字樣,王女士打消了疑慮。可她最後收到的卻是離她家不遠的一家蛋糕店制作的廉價蛋糕,這家店并不“高檔”,而且原來訂的“動物奶油”也被替換成了“植物奶油”。
随後,王女士查看平台上店家預留的地址信息發現,那實際上是一家床上用品店的地址。
有業内人士告訴記者,這類店鋪主要是通過轉單賺取差價。
記者在某貼吧中看到,有人發帖稱可以做蛋糕店、鮮花店的轉單服務。記者撥通對方電話後,被告知“貨源穩定,全國可轉”。
“沒有線下店鋪是否可以轉單?”記者詢問。對方稱,隻需要提供一個地址和營業執照即可,是不是蛋糕店的執照都沒關系,而且不需要加盟。
當問及如何轉單時,對方回複:“這些操作是公司内部程序,不能透露。你隻要做好你的‘影子店鋪’就可以了,至于名頭和貨源都不用操心,全國都有穩定貨源,你接到單後,按照客戶需求,把做好的蛋糕送去就行,外賣平台上顯示的是你門店的蛋糕。”
資質審核存在漏洞
應當加大監管力度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鄭甯指出,我國多部法律法規明确了餐飲服務提供者需要具有食品經營許可證。虛拟店鋪不具備實體門店、未使用有效證件或未公示證件、盜用證件,涉嫌違法。
“目前外賣平台對入駐商家的資質審核仍存在一些漏洞,導緻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漏洞違規開設‘影子店鋪’。”亞太網絡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德良分析,若平台未盡到審查義務,導緻出現“影子店鋪”,應承擔連帶責任,涉事商家也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當下“影子店鋪”活躍,如何加強監管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多位受訪專家建議,市場監管部門應當加大監管力度,對違法行為嚴厲懲處。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由于現行法律法規缺少對“影子店鋪”的強制性規定,導緻法律在落實中困難重重,建議建立騎手舉報的獎勵機制,鼓勵騎手揭發“影子店鋪”。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朱巍建議,消費者在外賣平台下單時一定要仔細辨别商家位置信息,對商家位置存疑時一定要查證,隻有正規合法的實體店才能确保食品安全。
“消費者如果遇到‘影子店鋪’,維權時聯系不到食品經營主體,可向網絡食品生産者、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要求賠償,或者撥打12315、12331投訴。”鄭甯提醒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