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Dmitry Korotchenko
我一直都不喜歡跑步,但是為了每天給「90天堅持計劃」的參與者打氣,我養成了晨跑的習慣,但我仍舊不喜歡跑步。直到今天細雨綿綿的情況下,我還是爬起來出去跑了3公裡。
望着街上打傘的行人,再看看自己微濕的外衣,我必須承認,我喜歡上跑步了。
轉瞬間,我意識到,這不就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麼......
斯德歌爾摩綜合症是1973年就出現的一個心理現象,即受害者會對綁架者表現出共情,同情還有各種積極情緒的現象,有時他們甚至會維護和保護綁架者。
我們對這個綜合征并不陌生,但大家大多當笑話一聽而過,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斯德歌爾摩症候群的潛在患者。
你們想想,自己有過因為很讨厭一個人或一件事物而最終又深愛上的經曆麼?
如果有,那你不是一個人,因為「愛」和「恨」之間的距離隻有這麼短:
倫敦大學的Semir Zeki教授的研究發現,愛和恨這兩種強烈的情緒在人類大腦中的聯系異常緊密,它們共享若幹相同的神經回路。也就是說,任何一方活動的同時,另一方也在被激活着。
愛和恨有随時互相轉化的潛質
這個特點有啥用呢?
那就回到我們文初的故事了,我如何喜歡上跑步的過程。
當我們的生活中有讨厭的人,而又不得不去相處時,我之前推薦過「标簽法」,感興趣的可以看看這個視頻如何搞定你不喜歡的人?。而斯德哥爾摩症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操作性極強的方案,那就是,我們可以人為提高這個讨厭的人在你生活裡的出現頻率。除了上班的時候你要多多制造跟這個人的共事機會之外,下班之後也可以找朋友吐槽一下這個人又怎麼惹到你了。
當你有什麼讨厭的事物,但又不得不去接觸時,同理,想方設法找機會表達對這個事物的讨厭之情。
理論上,如果接觸頻率達到一定程度,你會産生對這個讨厭的人或事物的斯德歌爾摩症狀,擺脫先前的反感。
我們的大腦真有意思,每天引導我們幹着自相矛盾的事情。但幸運的是,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去操控我們的大腦,實現我們的目的。
我覺得這個方法真的超有意思
你想試試不
記得反饋使用體驗
每天一點心理學,歡迎關注微信公号「安慰記yes」。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