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醫生原創】您掏過耳屎嗎?您曾因為耳屎去醫院就診嗎?在耳鼻喉科醫生的門診室,常常有病患因為耳癢、耳痛、耳悶來就診,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過度或不當掏耳屎導緻。所以本文作者結合自身的臨床理論和實踐給大家叨叨耳屎的事兒。
一、耳屎是什麼?又是幹什麼的?
耳屎,醫學上稱為耵聍,是由耳道皮膚腺體自行分泌出來的物質,混合了灰塵、皮屑形成的。
耳屎分兩類,一類幹性耵聍,一類濕性耵聍,後者俗稱「油耳」。「油耳」和遺傳有關,不是一種病。我們黃種人幹耳較濕耳多,白種人和黑人則反之。
耳屎也不是一無是處,它還有 3 個使命:
那我能不能去醫院請醫生「幫我掏掏耳朵」?
不建議。
首先,耳道有自排自潔功能,大部分人耳屎是可以自行排出的。咀嚼動作也會促進耳屎的外排。
其次,反複掏耳朵會破壞耳道皮膚自然屏障,甚至會引起耳道濕疹。建議如無耳部不适,盡量不要去掏耳朵。
三、小孩子的耳朵能掏麼?
不建議這麼做。
兒童的耳道較成人窄,而且皮膚免疫力也更脆弱,不當的掏耳甚至會引起外耳道炎。除非耳屎堵塞了整個耳道引起耳痛、聽力下降等症狀時,才需要清理,但這個時候建議到醫院處理。
醫院常規的處理方法有兩種,一是醫生在直視下夾取;二是先用滴耳液浸泡 3 日,待軟化後,再到醫院用專門的設備予溫水沖洗。
根據筆者的經驗,直視下可夾取的,大部分都算不上耵聍栓塞,一般也沒有症狀。隻有在耳屎阻擋醫生檢查耳膜時方才夾取。
耳道沖洗是比較溫和的,四歲以上的小孩子大多樂于配合。總之,小孩子的耳道,除非有症狀,否則,無論掏耳還是沖洗都不建議。
總之,沒有症狀的耳屎是不用掏的。真的有了那些不舒服的症狀,也請挂個「耳鼻喉科」的号,找醫生幫你掏哦。
本文為「丁香醫生」原創,請勿轉載;作者:張毅博;編輯:李壞。
身體上的問題,來問丁香醫生!這裡有專業醫生寫的健康科普文章!你可以點擊頂部「丁香醫生」名稱關注我們的頭條号,也可以點擊右下角「↗」按鈕分享到你的朋友圈,讓家人朋友看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