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麥,别名菠麥、烏麥、花荞等,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高30-70厘米,分枝,綠色或微逞紫色,有細縱棱,一側具乳頭狀突起,葉寬三角形,長2-7厘米,兩面沿葉脈具乳頭狀突起,下部葉具長葉柄,上部葉較小具短柄。
苦荞麥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高30-70厘米,分枝,綠色或微逞紫色,有細縱棱,一側具乳頭狀突起,葉寬三角形,長2-7厘米,兩面沿葉脈具乳頭狀突起,下部葉具長葉柄,上部葉較小具短柄;托葉鞘偏斜,膜質,黃褐色,長約5毫米。
苦荞麥花序總狀,頂生或腋生,花排列稀疏;苞片卵形,長2-3毫米,每苞内具2-4花,花梗中部具關節;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紅色,花被片橢圓形,長約2毫米;雄蕊8, 比花被短;花柱3,短,柱頭頭狀。
苦荞麥瘦果長卵形,長5-6毫米,具3棱及3條縱溝,上部棱角銳利,下部圓鈍有時具波狀齒,黑褐色,無光澤,比宿存花被長。
各地的地形、土質、種植制度差異很大,故播種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條播、點播和撒播,科學種植苦荞麥應倡導條播。撒播因撒籽不勻,出苗不整齊,通風透光不良,而産量不高;點播太費工;條播播種質量高,有利于全面協調發育。從而得以苦荞麥産量的提高。
在苦荞麥田養蜂、放蜂,既是提高苦荞麥結實粒、株粒數、粒重及産量的重要增産措施,又利于養蜂事業的發展,有條件的地方應大力提倡。蜜蜂輔助授粉在苦荞麥盛花期進行,苦荞麥開花前2~3天,每畝苦荞麥田安放蜜蜂1~3箱。
在沒有放蜂條件的地方采用人工輔助授粉方法,也可提高苦荞麥産量,輔助授粉以牽繩趕花或長棒趕花為好。輔助授粉要避免損壞花器,在露水大、雨天或清晨雄蕊未開放前或傍晚時,都不宜進行人工輔助授粉。苦荞為自花授粉作物,結實率一般40~60%,在肥水期應采取限制其無限生長的措施,促進幹物質積累,提高單株粒重,獲得優質高産。
時珍曰∶苦荞出南方,春社前後種之。莖青多枝,葉似荞麥而尖,開花帶綠色 ,結實亦似荞麥,稍尖而棱角不峭。其味苦惡,農家磨搗為粉,蒸使氣餾,滴去黃汁,乃可 作為糕餌食之,色如豬肝。谷之下者,聊濟荒爾。
苦荞麥生長在田邊、路旁、山坡、河谷等潮濕地帶,在中國東北、華北、西北等地都有分布。苦荞麥性味苦、平、寒,有益氣力、續精神、利耳目、降氣寬腸健胃的作用。
看更多新奇動植物,關注奇文導航,我願為你導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