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十年布局,前赴後繼,三一專用自制底盤泵車已然成熟,中國的泵車行業自信由此而發。
湖南長沙,星夜茫茫,三一集團318會議室内座無虛席,空氣中彌漫着絲絲緊張的味道。董事長神情安靜,他扶了一下眼鏡,默默地聽着主管采購的高級副總裁的工作彙報。
這次會議起因于半年前的泵車配件采購事宜,當時包括采購副總裁在内的六人團隊遠赴千裡之外的德國,他們的目的是為了進口一批泵車底盤。經過多輪的談判,三一的采購團隊不得不容忍了異常苛刻的商務供貨條件。
訂購底盤的合同簽訂後,還要在長達半年的交付期中翹首盼望着這批底盤的到岸。之所以深夜召開這次會議,三一是要迅速安排這批底盤的泵車生産計劃,搶周期、搶時間,盡快将泵車生産出來,交付給客戶。
這場泵車生産的會議結束之後,三一集團董事長一言不發地回到了辦公室。此時,集團執行總裁易小剛默默走上前去,對董事長試探性地請示道:“泵送是三一的立身之本,我們是不是該自己嘗試做一做底盤?”
當時的時間是2010年,在中國的泵車産業當中,進口底盤正處于絕對的供貨壟斷地位,在這種局面之下,自制泵車底盤幾乎是一件無法想象的事情。長期以來,海外泵車底盤供應商始終存在着價格高、交貨周期長、服務質量不佳等問題。即使根據客戶的需求和市場的反饋,想要快速改進、叠代産品,但也受限于如此長的交貨周期無法實現。
此外,海外供貨商對三一提出的合理要求也并非特别在意,甚至在泵車底盤出現質量問題的時,還堅稱故障源于三一客戶自身操作不當,如此一來,泵車的一體性、技術創新性以及“将服務做到無以複加的地步”的理念都無從談起,更加難以實現。
倘若情況變得更糟,海外進口底盤因為某種原因斷供了,屆時的泵車該怎麼辦呢?“召開董事會。”三一集團董事長這樣說道。
技術并非高不可攀
經過董事會嚴謹商讨之後,認為,無論從中國泵車産業的競争力、客戶的價值還是從極限生存假設等角度去做戰略預判,的泵車底盤自制都應該勢在必行。
事實上,在高層決定研發自己的泵車專用底盤之前,集團便已經擁有了混凝土攪拌車、自卸車等專用車輛底盤的大量研發經驗。混凝土泵車無非隻有行駛和打泵兩種作業狀态,它的底盤開發難度難道還會高出其他的專用車輛嗎?
海外進口底盤的技術真的就高不可攀嗎?事實上,自制底盤的技術并非高不可攀,但是并不意味着研發這一核心部件的困難不大。在2013年,三一快速組建起工程車輛研究院,彙聚了發動機、車架、車橋、控制系統、行駛系統、傳動系統等方面的技術尖兵團隊一百餘人,目的就是要與泵車底盤自制技術死磕。
吳忠是當時參與泵車底盤研發的一名高級工程師,他遇到的技術難題的困難程度極具代表性。研發過程中,三一發現泵車在打泵的時候,一旦轉速過高,轉向系統的油溫就會随之上升,進而導緻密封件失效。雖然在泵送作業的時候不會有任何異常表現,但是在行駛狀态下,司機會明顯感覺轉向變得非常沉重,這是一個安全隐患的重大信号。很快,包括吳忠在内的研發、質保六人小組集結到位,專門來解決這一轉向異常的問題。
最初,六人團隊皆認為問題不大,因為既然是密封件失效,那麼提高密封件的抗溫性就應該可以解決這一問題。說幹就幹,吳忠一行人開始驗證起自己的技術解決思路,為了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們通宵達旦,連周末也從不休息。但幾輪試驗過後,結果卻令人非常的失望,一時間,大家的心理壓力驟然變得很大。
“轉向油溫過高,本該是一個系統性問題。我們走了彎路。”吳忠回憶着當時的情況。六人攻關小組快速調整了技術思路,除了提升密封件抗溫性外,還将轉向油路從小循環改為大循環,并增設了散熱系統,就這樣,六個人耗時兩個月,終于将轉向異常問題圓滿解決。“當時大家都很興奮,心裡是滿滿的成就感。”吳忠笑道。
研發自制泵車底盤的過程當中,許多技術硬骨頭都是由三一的技術尖兵團隊一個一個啃下來的。三一技術攻關團隊的工作作風非常強悍,有的人從晨間六點一直至深夜十二點,一天跑兩個省,馬不停蹄地追蹤着底盤的作業情況;有的人披星戴月、風餐露宿于野外工地,觀察記錄着底盤的行駛通過性;有的人從40度的高溫再到零下40度的極寒,再到海拔5000米的高原,測試着底盤的極限工況作業能力。每一個攻克的技術難點,都似點亮了天上的一顆明星,最終連接成片,照亮了整個中國泵車自制底盤的蒼穹。
上下裝集大成者
三一想要的并不僅僅是一部與進口底盤一模一樣的産品,如果隻是模仿,那麼在市場遇見的諸多問題仍然無解。三一想要的是一部可以與上裝等其他單元融合一體化的底盤,是一部可以根據客戶實際需求深度定制化的底盤。客戶最終拿到的是一部整車,隻有整車的完美表現,才是三一心中的答案。“我們自制的底盤要能夠更适應市場和客戶實際需求才行。”三一的一位技術專家說道。
在以往,無論進口底盤或上裝,海外廠商皆不會開放數據,想要調取發動機等關鍵技術參數,過程非常曲折。本就不是一體化開發生産出的底盤與上裝,它們之間的數據互通一直都是一個難題。而在三一的自制專用底盤研發成熟之後,中國泵車一體化制造的新時代便再也不是那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
一體化生産模式的好處顯而易見。比如節油方面,三一可以自行調整底盤與上裝,分别設計行駛與打泵兩種工作模式,并将之無縫對接起來,全部實現自動化切換,每年可節油10%!此外,一體化生産模式令三一成為了中國唯一一個能夠進行上裝 底盤自制的企業,其泵車自制專用底盤的數據完全匹配上裝的施工工況,上下數據互通再也不用借道他人,調取數據可謂“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三一可以真正做到購機、維修、保養三位一體,給客戶以最大的價值體驗。
随着技術攻關團隊的艱苦研發、積累沉澱,其自制底盤的技術成熟度與一體化生産模式一直在快速成長。十年以來,從兩橋25米泵車專用底盤研發的大獲成功,到如今推出三橋49米、四橋62米的行業旗艦級作品,三一不斷打磨、鑽研着泵車專用底盤自制技術,其産品性能早已與進口底盤不分伯仲。眼下,三一兩橋自制泵車底盤的應用率已經達到了100%,這樣的應用率,令三一在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時成竹在胸、風雨不動。
疫情下的戰略價值
2020年的春天,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十年前做出的泵車極限生存的戰略假設不經意間落進了現實。肆虐的疫情将進口泵車底盤的供應鍊猛然間扯斷,進口泵車底盤近乎斷供,中國國内的泵車産業鍊再也不能像往常一樣正常運轉。負責自制泵車底盤生産的三一專汽總經理張克軍的電話在短短的幾天内幾乎被打爆。
“2019年我們每月的自制泵車底盤大概在200台左右,到了2020年,每月的需求驟然增加到700台!”張克軍沙啞的嗓音中充滿着自信:“如果需要,我們可以調整産能,每月生産4000台泵車底盤都沒有問題!”正如張克軍所言,目前三一泵車自制專用底盤的需求暴漲,因為除了在兩橋自制泵車底盤的應用率達到100%外,其三橋自制泵車底盤的應用率也已達到了60%,四橋達到了50%,自制專用底盤為三一泵送産品在疫情期間的供應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戰略價值。
但這一價值遠不止于此,除了保供以外,交貨期與價格也是三一自制泵車專用底盤的戰略價值優勢。“進口底盤的交貨期6個月,很難響應客戶的正常需求,但我們自制底盤的交貨期隻有短短5天,客戶有任何需求,我們都能夠及時響應。”張克軍說道。與此同時,進口底盤與三一自制底盤的差價堪稱誇張。“這些差價,我們完全可以讓利給客戶。”張克軍表示:“因為這樣的差價,我們能讓更多人實現擁有泵車的夢想,三一不止創造了客戶價值,更對中國泵車産業的成長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曾幾何時,中國國内泵車行業對進口底盤敬畏着、包容着,認為其不可逾越。但如今,三一闖出了一條新路——我們可以打破壟斷,我們可以做高端底盤,我們,可以讓世界刮目相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