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一部2014年上映的日本媚宅番劇,豆瓣評分是7.0,恭喜這部番已經進入了我的豆瓣二次元能看系列(6.5分以下的二次元番劇基本都隻能苦中作樂)。
如果我們翻看對這部番的評價,基本上隻有兩種極端相反的代表性意見,一種是認為這是福利番,爽番,比較有趣。另一種則認為這就是一部單純的媚宅番,集中表現為庸俗、低俗、媚俗,集集賣肉,甚至可以被戴上不尊重女性的帽子。但是這兩種觀點其實同時包含着一個洞見:這部番是一部注定沒法大衆化的,充斥着一些人特别喜聞樂見,一些人特别恨之入骨的要素(賣肉、福利、惡搞)的番劇。
但我想說明這部番的一個特别有意思的悖謬之處,即這麼一個注定小衆化的番劇居然隐藏着一種辯證的思想與對現代性的反思,且不止一處,并且這些内容其實也蘊含在那些被我們廣為稱頌的偉大電影之中,這讓我不禁沉思,究竟什麼是雅什麼是俗。
如果我們細看這個故事,就會發現這個故事其實從真正意義上來說隻有一個主角,就是女主角。而如果我們抛開這個番劇的各種無厘頭與賣肉情節,我們會發現真正串聯整個作品的就是女主角蘋果小姐(日語裡叫林檎,就是蘋果的意思,所以就稱她為蘋果小姐吧)的成長故事。刻畫一個人的成長的故事,這是很多電影所包含的一種經典叙事,而且從番劇一開始就有暗示,蘋果小姐莫名其妙來到了農業高中,而并未說明自己為什麼會離開偶像行業,這就埋下了一個伏筆,而後的故事中揭示了蘋果小姐來這裡的緣由,這也算是一個經典的留一個懸念在開頭,後面慢慢得到揭示的經典叙事。
蘋果小姐之所以會來農林高中,是因為她自己當偶像當得不快樂,而并非不成功,蘋果小姐有一天發現自己喪失了“笑”的能力,而她正是吃了從農林高中寄過來的蔬菜之後,感受到了特别的力量,所以就選擇放棄偶像職業,來到農業高中。而找回自己“笑”的能力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這個成長故事的主線。
寫到這裡,大家會發現這種叙事實在太TM經典了,我想大家可以列舉無數種這樣的叙事模式。整片的主題則是一個更為經典的主題,即關于現代性的讨論。大的話題是現代性,而我們細說的話,就會發現這個作品包含某兩種意象之間的最經典的對立,即農業與工業之間的對立。再往深了說,就是充滿溫度的農業生産與冷酷無情的工業生産之間的對立。或許會有朋友問,片子哪裡體現這一點了?
其實我們将視角放在女主角蘋果小姐身上就看得出。
蘋果小姐在來到農林之前幹的就是偶像的工作,偶像是什麼不用我多介紹,而偶像這個職業恰恰也是最具有工業性質的一種職業,偶像是工業時代中被生産出來的那麼一種東西,它需要被改造,以用于适合大衆的趣味,這種改造當然在一定意義上是反人性的,不具有農業氣質的。
于是乎,在這種現代化的工業生産中,我們的“蘋果”喪失了自己的光彩與色澤,喪失了自己“笑”的能力,與此相反,我們發現在農林高中當中,除了照顧農作物以外,最常見的事情就是“笑”和各種引發“笑”的無厘頭的事件,可以說作者在作品中就已經隐含了兩種意象之間的對立,然後将對立的焦點放在了蘋果小姐身上,從她身上就能看出作者的價值取向,即他對農業意象所具有的治愈能力的褒揚。
這是不是又是一個經典的叙事呢?即那種贊揚田園牧歌生活的主題,外加上主角成長的故事,真的是典中典。
但作者就僅僅局限于此了嗎?
不是的,作者在這部片子裡完成了對農業的一種更深層次的反思。
而這種反思可以在男主的基友裸男哥(因為動漫裡他老是裸着,就叫裸男哥吧)身上看到,作者并非是無反思地支持農業,而試圖否定人類至今以來的工業化成果。從裸男哥與他的父親之間的農業産品對決上就可以看出,裸男哥的爹是現代農業企業老總,是一種反對自然種植,更加強工業化種植的一種工業意象代表,而裸男哥則是小農意象的代表。
在兩者的對決中,裸男哥獲得了朋友們的羁絆,按照日漫的王道來說,裸男哥肯定能種出比他爹更美味的蔬菜,但是裸男哥卻輸了,因為他爹的工業化産品也并不是簡單的隻考慮産量等問題,而是也将蔬菜的味道啊等各種要素考慮在内。作者在這裡的叙述完成了一種辯證的上升,他從簡單的農業對工業的否定又上升到了對一種工業的辯證肯定,作者并不是想回到小農且無工業的社會之中,而是肯定現有的工業,甚至也承認,現在所謂的農業已經是工業化的結果了。
如果這麼看,你會發現這真是一個有思想性的作者啊,這又是多麼一個有思想性的作品啊。
漫的n次元
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