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先秦時期主要耕作方式

先秦時期主要耕作方式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3 18:43:11

在諸侯紛争割據的春秋戰國年代,楚國也是屬于五霸之一。是什麼支撐了楚國如此強大的呢?毋庸置疑,國力的強盛與經濟基礎,是密不可分的。而農業文明和遊牧業文明年代裡,其經濟實力與耕作技術和放養技術的發展水平息息相關的。今天筆者分享下,楚國農業文明的必備的火耕水耨耕作技術,因為其在楚國的農業發展中,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先秦時期主要耕作方式(是什麼支撐了楚國的強大)1

1、火耕在先

楚國的農作物,看史料記載,如稻谷、稷、麥子、豆子、黃粱(黃粱一夢的“黃粱”)、菰米,總體來說還是蠻豐富的。風調雨順的年份,古代楚國人吃的一定不太差,比如:有米飯或者粥。那時沒有金龍魚調和油,也可能有其他油,做起菜肴起來,也是很香的。吃着米飯,喝點酒,比較有情調。

糧食這麼豐富,與耕作技術還是有些關系。也有學者說,火耕水耨不代表着先進,反而是落後的生産技術方式。當然也有學者持相反的觀點,認為火耕水耨是在當時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下,相對先進的一種生産方式。更清楚地熟悉楚國的耕作技術體系,更利于熟悉楚國農業史的格局和視野。

原始社會的刀耕火種,是楚國火耕農業發展的基礎。後者是由前者演變而來的。史料記載有幾處。

先秦時期主要耕作方式(是什麼支撐了楚國的強大)2

(1)、《禮記·月令》記載,燒薙,鄭玄解釋注義為,“欲稼萊地,先榮其草,草幹燒之”。這種耕作方式,甚至可以追根溯源到神農氏年代的“烈山澤而焚之”。火耕,其實就是一把火燒了田裡的稻草或者地裡的豆子杆子等,從而變成農肥,利于來年農作物的茁壯生長。

(2)、《國語·鄭語》也有記錄,“祝融亦能昭顯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楚國人的先祖祝融,他曾經擔任過“火正”一職位,用火燒山上的草木,增加耕地的面積。其崗位有幾項使命,分别為看天象選擇時辰,再就是用火燒荒野之地,此外還有祭天的意思。由此可見,楚國的火耕曆史還是比較悠久的。

早期楚國的耕作方式,還是沿襲了原始部落的火種刀耕的野蠻生産方式。火種與刀耕相結合,确保糧食更加豐富些。要知道的是,早期楚國的耕地面積,多是些貧瘠地帶,也是在當時情境下需要和有必要采用刀耕火種模式。當時主要的農作物糧食也是以粟為主的。

《史記·楚世家》記錄:“辟在荊山,荜露藍蒌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那時最主要的農作物還是粟。随着時間向後推移,楚人向江漢地區的一些平原發展了,稻谷成為主要糧食,也形成了黍、粟和稷等組成的輔助農作物。

先秦時期主要耕作方式(是什麼支撐了楚國的強大)3

2、水耨在後

水耨,其實是除草灌水以種植水稻之意。一起來看下史料記載。

《周禮·地官·稻人》

“掌稼下地。以潴畜水,以防止水,以溝蕩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寫水,以涉揚其芟作田”。

又載:

“凡稼澤,夏以水殄草而芟制夷之”。

鄭玄注

“将以澤地為稼者,必于夏六之時,大雨時行,以水病絕草之後生者,至秋水涸芟之,明年乃稼”

先秦時期主要耕作方式(是什麼支撐了楚國的強大)4

寥寥數語,就是欲種田,先除草再灌水再種稻。到秋天時,水幹涸時,再除草用作類似農肥,第二年再種莊稼。

《史記·伍子胥列傳》載:“楚國之法,得伍胥者賜粟五萬石,爵執珪”。抓獲伍子胥,獲得五萬石粟,充分說明了楚國粟的儲備豐盛。

《淮南子·泰族訓》“阖闾伐楚,五戰入郢 ,燒高府之粟”。此處說明,高府的粟儲備量大,兩國一戰,直接把一個重點糧倉給燒了。還是說明了楚國糧食儲備實力強,間接說明還是與耕作技術相關。

3、火耕水耨

先秦時期主要耕作方式(是什麼支撐了楚國的強大)5

《史記·貨殖列傳》記載:“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我們大家都知道的是,司馬遷撰寫史記很不容易的。當然也可以作為引證,火耕水耨這樣的耕作方式,已經存在于楚國的。

生産方式、工具的衍變:其實,春秋發展到中期,冶鐵就開始出現了。春秋和戰國交替時段,楚國已經貼上鐵器時代的标簽了,并且鐵農具也取得了相當程度上的使用和推廣。生産方式也出現了從刀耕火種向火耕水耨的轉變,并且火耕和水耨二者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也成為稻谷種植的主要耕作方式

史料記載索引如下:

《漢書·地理志下》

“楚有江漢川澤山林之饒,江南地廣,或火耕水耨。民食魚稻,以漁獵山伐為業”。

《禮記·月令》

“是月也,上潤溽暑,大雨時行,燒薙行水,利以殺草,如以熱湯。可以糞田疇,可以美土疆”。

不看注解,大家也明白了。火耕水耨,已經得到了很好的使用。并且想到了這種方式,使土壤變得渾厚肥沃,讓農作物更好地生長和收獲

先秦時期主要耕作方式(是什麼支撐了楚國的強大)6

4、耕作技術與國力的關系

《左傳·文公十六年》:公元前六百一十一年,楚國有災荒了,庸國看到時機反楚國。楚莊王,親自帶兵出征,順路從郢都攜帶糧草“振廪同食”,一舉滅庸。農耕為主的年代裡,糧食儲備相當重要。士兵吃飽了,才能活下來,才能更好地戰鬥。無論是春秋五霸,還是戰國七雄,楚國都占有一席之地,無不與糧食充沛有關系。而糧食的豐富,間接地關系到國力的強盛。

在那個年代,除了國家系統層面的将領士兵、謀士以及武力設備的重要性,還有糧食儲備。尤其在那個競争維度相對少的年代裡,糧食儲備甚至可以說關系到一個國家的命脈。楚國能在春秋戰國兩個時期,存在并且稱霸,首要指出的是與糧食儲備有關系的。

糧食儲備的豐富與否,與耕作技術密切相關。糧食能否豐富,與土地肥沃有關系;但是在肥沃的土地上,有先進的耕作技術,才能種出更多的糧食。所以說,楚國火耕水耨耕作技術放在那個年代,對楚國的存亡與興盛繁榮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資料:

1.浦士培.春秋戰國時期江陵地區稻作淺探.荊州師專學報(哲社).1989

2.王建革.人口、生态與我國刀耕火種區的演變.農業考古

3.郭仁成.楚國農業考辨四題(上).求索.1984

4.浦士培.春秋戰國.時期江陵地區稻作淺探.荊州師專學報(哲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