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梅雨季節接觸黴菌該怎麼辦

梅雨季節接觸黴菌該怎麼辦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5 12:32:27

最近,東北的天氣一直都是陰雨連綿,很少能見到太陽。潮濕的天氣,總感覺屋子裡也潮乎乎的,甚至還有一股發黴的味道。其實,這種潮濕的天氣,是最容易滋生黴菌的。黴菌是一種可以在織物和屋子許多地方生長繁殖的真菌,會散發出臭味,非常惹人厭,在罕見情況下甚至會帶來危險。潮濕和通風不好的環境有利于黴菌生長。但是,在生活當中無論我們怎麼注意,黴菌也會悄然的出現,并且好像無處不在,壞掉的食物,潮濕一點的地方等都會有黴菌的身影,黴菌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比較大的影響。最好的做法是保持衣服、家具襯墊和地毯幹燥清潔,從一開始就阻止黴菌滋生。如果已經滋生黴菌也别擔心,通常隻要幾個簡單步驟就能輕松去除!

梅雨季節接觸黴菌該怎麼辦(夏季的陰雨天滋生黴菌後)1

一、清洗毛巾、衣物和寝具

1、将約400克硼砂溶于2升溫水或熱水中。這種方法先用硼砂預處理生黴的織物,再清洗它們。首先,按每升水使用200克硼砂的比例調配硼砂溶液。必要時可以增加硼砂和水的用量。用幹淨的桶或盆盛裝溶液。

硼砂在大部分雜貨店都能買到,通常和洗衣粉擺放在一起。找不到硼砂的話,也可用适合所洗織物的普通洗滌劑或無氯漂白劑代替。

熱水去除黴菌等污垢的能力比冷水強,所以通常會選擇用熱水來清洗生黴的織物。不過,并非所有織物都适合用熱水清洗。如果織物不能用熱水洗,那就先将溶液放涼。不要直接往冷水中添加硼砂,否則很可能會結塊。

2、将生黴的織物放進溶液中,浸泡5到10分鐘。用棍子或勺子攪動織物,确保所有織物都吸收到溶液,而不隻是生黴的部分。

如果織物無法完全浸在水中,可以用罐子把它壓下去。

3、輕輕地将平時用的洗滌劑刷到織物。取出浸泡過硼砂溶液的織物,拿到水槽或排水溝上方,輕輕地擠出多餘水分。然後,将少量平時用的洗滌劑倒在黴斑上,用舊牙刷之類的軟毛刷擦洗。

如果可以,最好從織物另一面擦洗黴斑。這樣能确保黴斑脫離織物,而不是被擠到纖維深處,同時也能減少織物磨損。

4、用織物能承受的最高水溫來清洗。現在,織物已經預處理過,可以開始清洗了。一般來說,采用熱水和長時間的高功率清洗模式最有效。不過,某些織物可能因此而受損,所以還是要以織物護理标簽上的指示為準。

要是黴菌污染不太嚴重,就可以和其它類似的衣服一起機洗,不用擔心會影響其它衣服。

如果是白色織物,可以加一點漂白劑。至于彩色織物,隻能用不會引起褪色的漂白劑或類似的洗滌劑清洗。

5、讓織物自然風幹,必要時可以重複上述清潔過程。洗好織物後,将它們挂在曬衣繩上晾幹。不要放進烘幹機,因為高溫會讓包括黴菌在内的污垢凝固。檢查晾幹的織物,要是還有黴菌,可以重複上述清潔過程。

盡量讓衣服在太陽下曬幹,進一步殺死殘留的黴菌。

如果非得使用烘幹機,那就設置成“無加熱”模式。

二、清潔家具襯墊

1、先用吸塵器打掃受黴菌影響的區域。用吸塵器盡量去除越多黴菌越好。大部分都有附帶延長管或類似的附件,即使黴菌生長在難以觸及的裂縫中,也能輕易吸掉它們。

如果可以,将家具移到通風良好的戶外區域後再開始打掃,這樣是未來減少吸入黴菌袍子的風險。

在這一步中,不妨戴上防塵口罩,以免吸入微小的黴菌袍子。

2、用外用酒精和水輕輕擦洗。接下來,将240毫升外用酒精和240毫升熱水混勻。将一塊清潔海綿浸泡在溶液中,擰幹大部分水,再輕輕擦拭生黴的家具襯墊。溶液不能用得太多,襯墊在擦洗過後應該是潮濕的,但不至于濕透或滴水。

注意,外用酒精會損壞某些織物。為了确認襯墊是否能承受外用酒精,找個不顯眼的位置輕擦少許溶液,靜置15分鐘。如果襯墊有變色或受損的迹象,那就得改用其它清潔溶液了。

3、将溶液靜置30分鐘。在家具上所有生黴的區域都擦了酒精溶液後,靜置30分鐘或更久,好讓它發揮作用。酒精會慢慢滲入織物,殺死黴菌群落。

4、清洗幹淨後擦幹襯墊,必要時可以重複上面的過程。用幹淨的水弄濕一塊海綿或抹布,輕拍生黴的區域,洗掉部分酒精溶液。接着用幹紙巾盡量吸掉越多水分越好。如果黴菌看起來似乎已經清除幹淨,那就讓家具自然風幹。要是還有黴菌,可能需要再抹少許清潔溶液,重複上述的清潔過程。

如果可以,将襯墊帶到屋外,放在太陽下曬幹。如果不行,就打開窗口和(或)風扇,好讓室内空氣流通。家具一定要在通風良好的地方風幹,否則很可能會再次滋生黴菌。如果織物吸收了很多水分,嘗試用幹濕兩用吸塵器吸掉多餘水分。

5、丢掉嚴重受污染的家具。不是所有黴菌都能處理幹淨。要是黴菌污染很嚴重,已經深入襯墊或留下永久的黴斑,也許家具不能再恢複正常了。這種情況下,最好丢掉受影響的家具,以免危險的黴菌袍子漂浮在屋内空氣中。

梅雨季節接觸黴菌該怎麼辦(夏季的陰雨天滋生黴菌後)2

三、處理地毯和小毛毯

1、用掃把打掃生黴的區域。要處理生黴的地毯或小毛毯,首先用掃把清掃或拍打地毯,盡量去除緊密織物纖維之間的黴菌。記得戴上防塵口罩,别讓孩子和寵物靠近。吸入黴菌對健康有害。

想要更深入清潔,可以用手刷代替掃把。地毯和小毛毯通常比上面提到的布料更結實,但還是要小心,不要刷得太用力,以免損壞地毯纖維。

2、吸塵。接下來,用吸塵器吸出剛才掃出來的黴菌。使用普通的吸管就可以了,如果想要加強吸塵效果,可以使用帶有滾刷的吸頭。

吸出黴菌後,最好清空吸塵器,否則下一次吸塵時,黴菌可能再次被吹到空中。在通風良好的戶外地方清空吸塵機,以降低吸入黴菌造成的健康風險。

3、用肥皂水略略擦一下。将海綿或小抹布浸入肥皂水中,擰幹水分,輕輕擦拭生黴的地方,讓清潔溶液滲入其中。不要用海綿或抹布大力擦洗或摩擦地毯,以免把黴菌袍子推入纖維深處。

不要用太多水。要是地毯濕透了,反倒會形成适合黴菌生長的潮濕環境。你隻用對地毯纖維稍加清潔,而不是徹底清洗它們。

4、再次吸塵。抹了肥皂水後,再次在地毯生黴的位置快速吸塵,以吸掉多餘的水。雖然無法吸掉所有水分,但吸出越多水越好。

5、如果你住的地方很幹燥,可以打開一些窗口。如果你住的地方很潮濕,關窗并開風扇。這樣做不會減少空氣中的水分,但至少能保持通風,讓地毯風幹。

6、如果黴菌污染很嚴重,可以考慮移除地毯。要是常規方法無法去除地毯上的黴菌,也許需要采取更嚴格的措施,将地毯送去給專業的清潔公司清洗或者丢掉。如果是全屋整鋪地毯,可能需要用到撬杆、地毯刀等特殊工具。在網上搜索移除地毯的詳細指示。大多數情況下,為了安全起見,你需要戴上防塵口罩。

小毛毯可以帶到屋外挂在通風良好的地方。你可以在屋外進行深層清潔,不用擔心會滋生更多黴菌。

記得檢查地毯下的襯墊是否有黴菌。丢掉有生黴迹象的襯墊,留下它隻會讓鋪在上面的地毯再次滋生黴菌。

7、用地毯清洗劑或醋水消除揮之不去的黴味。即使去掉了地毯上的黴菌,屋内可能還是會有一股潮濕的氣味。好在有許多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最簡單的方法是買一瓶地毯清洗劑,按照生産商的指示使用。通常需要用清洗劑擦洗地毯,靜置一段時間,然後用吸塵機吸幹。不過,實際情況并非總是如此,要以産品上的指示為準。

你也可以自制清潔溶液,将少量白醋倒進一個噴瓶,噴在有黴味的地方,等待10分鐘,然後在上面撒小蘇打。當白醋和小蘇打産生的化學反應結束後,就用吸塵機吸幹淨。下面有更詳細的指示。

四、使用自制溶液

1、用檸檬汁和鹽自制天然清潔劑。上面的方法應該足以應付大多數黴菌,不過還有許多自制清潔溶液也能起作用。比如說,偶爾被用來清潔衣服的檸檬汁搭配普通食鹽,就是一款有效又溫和的擦洗劑。跟着下面的簡單步驟做:

将80毫升未經稀釋的檸檬汁和足夠的鹽混勻,調成稀糊狀。将糊狀物倒或舀到生黴的織物上。用軟毛刷輕輕擦洗。

将織物放進洗衣機清洗并晾幹,或者用吸塵器吸掉多餘的糊狀物,然後讓它自然風幹。

2、用雙氧水和水調配溫和的漂白劑。白色織物可以用的清潔劑比有色織物多,因為不用擔心會褪色或染色。雙氧水有天然漂白作用,而且非常便宜,大部分雜貨店和百貨公司都能買到。按下面的步驟用雙氧水去掉織物上的舊黴斑:

用棉簽或幹淨的抹布直接将雙氧水輕輕抹在黴斑上。靜置15分鐘。

如常清洗。除了常用的洗滌劑之外,還可以倒入80到160毫升雙氧水,以增強去污效果。

3、用小蘇打和醋調配出會起泡的清潔劑。如上所述,醋是很有效的天然清潔劑和除臭劑。不過隻能使用白醋,蘋果醋、等其它類型的醋是有色液體,會造成染色。按下面的步驟用白醋清潔織物:

将等量的醋和溫水倒入一個小碗混勻。用幹淨的抹布将混合液輕輕抹在生黴的織物上,或者倒入一個噴瓶,然後噴在織物上。靜置10分鐘,然後撒上大量小蘇打來中和醋。

如果是衣服,如常清洗和弄幹。至于家具襯墊和地毯,用吸塵器打掃幹淨後,讓它們自然風幹。

4、将織物挂在太陽底下曬幹,達到天然去污效果。如果你住的地方剛好是陽光充足的晴天,那就能輕松除掉讨人厭的黴斑。将洗好的織物挂在太陽底下曬幹,而不是用機器烘幹,實踐證實這樣的确能明顯淡化污漬。用曬衣架或曬衣繩可以取得最佳效果。

有色織物長時間曬太陽會褪色,需要慎用這種方法。

梅雨季節接觸黴菌該怎麼辦(夏季的陰雨天滋生黴菌後)3

小提示

如果你住在潮濕的地區,一定要關窗,以免屋内太過潮濕。記住,潮濕的環境有利于黴菌生長繁殖。

如果你的屋子容易滋生黴菌,下雨天要關窗,保持室内幹燥,防止黴菌滋生。

警告

如果你對黴菌過敏,打掃的時候要戴口罩,以免吸入黴菌。

攝入硼砂會中毒,一定要把它放在小孩和寵物夠不到的地方。也别讓他們接近浸泡織物的硼砂溶液。

梅雨季節接觸黴菌該怎麼辦(夏季的陰雨天滋生黴菌後)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