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發會掉色嚴重嗎?蜜桃棕、雀茶褐、巧克力黑茶、咖啡玫瑰、悶青……這不是打翻了美術生的調色盤,隻是托尼老師的置物架,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染發會掉色嚴重嗎?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蜜桃棕、雀茶褐、巧克力黑茶、咖啡玫瑰、悶青……這不是打翻了美術生的調色盤,隻是托尼老師的置物架。
現代人染頭發,造型要好,味道要小,持久度要高,顯白一點更好。托尼老師被各種要求包圍,不禁懷念起3500年前,随便整點有色液體就敢往頭發上抹的日子。
“遠古上神”也染發
諸多仙俠電視劇裡,上仙大人們大多銀絲白袍、仙氣飄飄,小編年少的時候,對這種充滿仙氣的發色羨慕地不得了。可誰能想到,真正的古人,可一點也不喜歡白發。甚至為了遮蓋白發,什麼都敢往頭發上抹。
那是公元前1500年的古埃及,隻有貴族階層才能穿上染色布料的色彩稀缺環境下,或許是某個服喪期的早晨,嬌氣的貴族夫人發現了自己往日一毛不拔的頭頂已經長出了頭發,不僅有黑發,還有白發!(當然,白頭發可能是很早該有了,但是古埃及人大部分時間都是光頭戴假發,隻有服喪期間才不會剃頭)
為了掩蓋白發,她突發奇想,拿起梳妝台上的鳳仙花,搗碎了粘在頭發上。鳳仙花也叫指甲花,聽名字就知道,是用來給貴族的夫人小姐染指甲的。鳳仙花顔色鮮豔且多種多樣,有紅色、紫色、粉紅色、紫粉色等等。當然,這些顔色的頭發都不是很符合當時的審美觀,起到的作用,也隻是遮蓋白發、欲蓋彌彰而已。
鳳仙花的真容
再後來,染發這門技術傳到希臘人和羅馬人手裡。他們從植物中提取到了黑色染料,據說還是先進的“永久性染料”,可把他們給厲害壞了(叉會兒腰)。就在他們沾沾自喜取得了進步的時候,用這種染料染了黑發的人竟然逐一病倒了!原來,這種黑色染料,有毒!
放棄了用奇奇怪怪的植物制作黑色染料,他們又想到一個幺蛾子。
水蛭,就是那個圓扁扁、滑溜溜的環節軟體動物,那個年代,人們本來是用這種動物吸血治病的(對,就是你想的那樣,水蛭把病人的血吸出來,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但是不知道是誰先發現了,水蛭放在鉛容器中發酵兩個月,竟然也能得到一種黑色染料。
水蛭
公元前300年,人們終于不再糾結于黑色的發色,而染發的目的也不再限于遮蓋白發。
高盧和撒克遜的戰士們在擺弄自己五顔六色的頭發。他們用頭發的顔色來顯示等級,還想用一顆顆色彩缤紛的頭來恐吓戰場上的對手們。至于效果如何,我們無從考證。
撒克遜戰争實錄
随着曆史的發展,人類的交流範圍越來越廣,認識了世界上其他膚色的同類,發現大家的頭發顔色不太一樣。黑發和金發的人居多,導緻紅發家族的成員一度受到排擠,被認為是巫婆巫師之類的異族(韋斯裡家族第一個不同意)。後來,擁有一頭紅色秀發的伊麗莎白登上了王位,紅發家族終于不再是異族,變成了“王族”。
1931年,一部名為《Platinum Bolnde》的電影,憑借其優秀的營銷和宣傳策略,捧紅了女主角Jean Harlow,也捧紅了Jean Harlow的鉑金發色。女孩們沉醉于鉑金發色的高貴和性感,不惜重金求同款。這其中當然少不了電影宣發團隊的推波助瀾,他們在全國各地舉辦“有獎調染發劑”活動,任何可以複制Harlow發色的發型師,都可以獲得1萬美元的獎勵。
流行不斷改變,女孩們(當然也不僅限于女孩們)追求的發色也一直在改變。為了适應日益複雜的發色需求,染發劑行業受到了足夠的重視,托尼老師的置物架被很好地填充豐滿,各種顔色,各種質量的染發劑,應有盡有。
染發劑的發展
1856年,化學合成染料的面世終于讓大家脫離了一切取之于的植物的窘境。
那時候,18歲的威廉(William Henry Perkin)還在實驗室打下手、洗瓶子。他的老師沉迷瘧疾,在合成奎甯(一種瘧疾藥)的路上努力奮鬥。某次實驗失敗之後,威廉按照往常在燒杯裡加入酒精以清洗這些有機試劑,但意外的是,燒杯中出現了一片絢麗的紫色!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苯胺紫。
苯胺紫作為第一個可以大規模生産的化學染料,迅速給衣服、窗簾等紡織品貢獻了靓麗的色彩,當然,也沒有落下頭發。
據說,紫色在那個時期正當紅。
研究人員從苯胺紫的衍生分子中找到了對苯二胺(PPD),這種變色前體分子至今仍是許多永久性染發劑中的基礎物質。
是的,永久性染發劑。
美發行業高速發展的現在,我們已經擁有了,洗頭基本不掉色的永久性染發劑、洗上5-12次顔色就掉光了的半永久性染發劑,還有一洗沒的一次性染發劑。
我們的頭發,由最外層的角質層、含有天然色素的皮質層,以及中空的髓質層構成。一般來說,染發劑就是在皮質層上做文章。
從左至右,分别為一次性染發劑、半永久性染發劑、永久性染發劑的染發示意圖
永久性染發劑的小分子前體物質穿過角質層縫隙,之後在中間皮質層被氧化,變色又變大,無法通過角質層縫隙,永久地留在皮質層。由于前體分子原本無色,想要深色系的顔色就需要更大量的前體分子和更強烈的化學變色反應,長期下來難免對頭發造成損傷。
半永久性染發劑的分子比永久性染發劑略大,雖然也能夠通過角質層縫隙,但是沒有在皮質層變色的化學反應,分子也不會變大。洗頭發的過程中,十分容易從角質層的縫隙被“洗”出去。一般洗上幾次頭發,顔色就褪得差不多了。
至于一次性染發劑,分子簡直大得任性,人家根本就沒有穿透角質層的想法,隻是在角質層外部形成一層薄膜。所以,一次性染發劑隻負責漂亮一會會兒,隻要洗完頭發,秒回灰姑娘。
雖說是灰姑娘也有追求美的權利,但是在追求美的道路上,丢了水晶鞋是小事,如果誤吃了毒蘋果,可就要一命嗚呼了。
漂亮又持久的永久性染發劑雖然不至于一次緻死,但是與之相關的一些健康問題,卻不由得我們不重視。
三千煩惱絲帶來的三千煩惱
三千煩惱絲的名号,可不是虛傳。
為了讓染發劑分子更快更有效率地穿過頭發角質層縫隙,有了促進角質層分離的添加物;為了讓頭發完美顯示出染發劑分子的顔色,有了破壞皮質層原本色素的添加物。這些物質使頭發變硬,摸上去像枯草一樣。壞了小仙女長發飄飄的美夢,又騙了老實人護發素的投資。
但是,這隻是煩惱中的一小部分。
在永久性染發劑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對苯二胺,在2006年進了美國接觸性皮炎協會的“黑名單”,被判定為接觸性過敏源。在不幸過敏的同志們中,症狀輕的,淪陷了上眼睑或者耳朵邊緣,症狀嚴重的,整個頭皮和面部都要腫,簡直人間慘劇。
雖然現在染發膏的說明書上都會标注,“使用前請在手背和耳後試用,謹防過敏”(以小編多年染發經驗來看,做到這一點的也沒幾個),但是根據科研人員的研究結果,對苯二胺引起的過敏包括延遲型過敏,一般的耳後測試,半個小時可能啥都測不出來,廣告商建議的48小時可能也不頂用,研究人員說,過敏反應測試,等上一個周都不算誇張。
除了過敏,染發劑還有可能伴随着另一種更緻命的毒蘋果,就是癌症。
癌症,怎麼又是你?
染發劑這個緻癌的名聲,對苯二胺也是要負大半責任的。2017年,對苯二胺被國際衛生組織記在了小本本上——3類緻癌物(對人體緻癌性的證據不充分)。于是,染發劑與癌症發生風險之間的聯系就緊鑼密鼓地被安排起來了。
有研究表明,與從不染發的女性相比,每月至少染一次頭發與患膀胱癌的風險增加1.1倍有關,如果在15年中保持高頻率染發,則與膀胱癌風險增加2.3倍有關。
但是,也有研究表明,染發和女性膀胱癌風險增加有關是個僞命題,甭管是半永久性染發劑還是永久性染發劑,和女性膀胱癌的風險都無關。哪怕是染發十級中毒者,和膀胱癌風險也無關。
研究來研究去,略一總結,最有可能受到染發劑緻癌風險影響的,還是一直和染發劑打交道的發型師。染發劑的有害成分多通過皮膚接觸影響身體健康,但是托尼老師們又不傻,染頭發的時候都戴着手套。所以說到底,染發劑到底緻不緻癌、促不促癌,還是沒有定論。
由此,染發劑的地位就有點尴尬:
緻不緻癌?說不準;
嚴重過敏?其實也是一小部分人。
但是,你要說它無害,好多人都是打心眼兒裡不信的。
就這樣猜忌着,猶疑着,在美麗和健康之間徘徊着。
有白頭發?還是去染頭。
不喜歡現在的發色?還是去染頭。
想讓自己能在人群中被一眼認出來?還是去染頭。
在染頭越來越普遍的今天,還是要叮囑大家一句做好過敏測試、謹慎染頭。
染完的頭發雖然漂亮,但是折騰的次數太多,可能還沒有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頭發就已經受不了了。
編輯:沈湫莎 陳孫傑(實習生)責任編輯:顧軍
特朗普證實美國正在升級核武器!詳細現場視頻,盡在“中國網”抖音(78787445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