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清朝皇族改名的四大姓氏

清朝皇族改名的四大姓氏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12:36:16

談起這大清王朝滿洲人的姓氏,素有“滿洲八大姓”宗族最為繁茂,這八姓分别為:瓜爾佳氏、佟佳氏、赫舍裡氏、索綽羅氏、馬佳氏、富察氏、葉赫那拉氏和鈕祜祿氏。這八大姓氏族人,在大清王朝地位顯赫,湧現出很多叱咤風雲之人物。可以說,大清王朝除了皇族愛新覺羅家族,掌握實權的幾乎都在這幾大族人子孫手中,封公論爵更是不在話下。

關于這“八大姓”的排名,有很多說法,一說是瓜爾佳氏排首名

主要是因為這瓜爾佳氏一支源遠流長,是女真最為古老姓氏之一,其次更為重要的是,蘇完部在歸順努爾哈赤之前就是很有實力的大部落,他的歸順對于正在起家的努爾哈赤來說,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并且,蘇完部落不僅給努爾哈赤帶來了兵源,更是給他帶來了一位名将,這就是後金汗國“五大臣”之首的費英東。這費英東真是難得文武雙全之猛将,在其身後之功德碑上,刻錄着滿滿一生顯赫之戰功。所以,這太廟享殿西配殿,供奉功臣之首龛就是這費英東,享有如此之殊榮,費英東之地位可想而知。如此說來,瓜爾佳氏堪稱“滿洲八大姓”之首,也就不足為奇了。

圖1 皇太極騎馬圖

那麼大清一朝是不是這瓜爾佳氏最為顯赫呢?筆者個人認為,縱觀整個大清王朝時期,這“八大姓”最為顯赫的姓氏并不是瓜爾佳氏,而是鈕祜祿氏,原因之一就是鈕祜祿氏素有“皇後專業戶”之稱,真的是不折不扣屹立不倒的“外戚”。

既然是“皇後專業戶”那咱們就來盤點一下鈕祜祿氏家族的皇後曆程。要說這鈕祜祿氏的皇後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皇太極時期,皇太極的元妃,也就是結發之妻就是鈕祜祿氏,可惜這位鈕祜祿氏年紀輕輕就撒手人寰,而他在世的時候,皇太極還未繼承汗位,更沒有登基稱帝,所以這位鈕祜祿氏還不能稱之為皇後,隻能算是太宗皇帝的第一位嫡福晉。那麼開啟鈕祜祿氏的皇後史的這位美女是誰呢?她就是康熙皇帝的第二任皇後——孝昭仁皇後,孝昭仁皇後與前文提及的皇太極元妃應該是姑侄關系,乃一等果毅公遏必隆之女。這孝昭仁皇後榮登皇後寶座還頗費一番周折。

清朝皇族改名的四大姓氏(大清王朝裡除皇族)1

圖2 孝昭仁皇後(1653年-1678年3月18日),鈕祜祿氏

依照孝昭仁皇後之出身,康熙皇帝初招嫔妃,這皇後寶座非她莫屬,然而由于當時鳌拜在朝廷隻手遮天,而同為輔政大臣的遏必隆對其附和,康熙皇帝以及孝莊皇太後為了限制一下這兩位大佬,就選擇了索尼的孫女赫舍裡氏為皇後(孝誠仁皇後)。赫舍裡氏因生二阿哥胤礽時難産而薨,所以後宮正位空出,這時鳌拜亂政已被平定,所以康熙皇帝就将鈕祜祿氏扶正為正宮皇後。隻是這位鈕祜祿氏皇後也僅僅在位不足一年也不幸辭世,雖然鈕祜祿氏僅為皇後不足一年,但是規格待遇絲毫不差孝誠仁皇後半分。另外,遏必隆的曆史遺留問題,就是因為他的這位女兒才得以洗清,可以說孝昭仁皇後是為鈕祜祿氏正了名,康熙皇帝對她的重視與偏愛也可見一斑。

再後世的鈕祜祿氏皇後有:雍正朝孝聖憲皇後(乾隆皇帝生母),嘉慶朝孝和睿皇後,道光朝孝穆成皇後和孝全成皇後(鹹豐皇帝生母),鹹豐朝孝貞顯皇後(慈安太後)。一個姓氏皇後出現頻次之多,絕對是絕冠大清後宮。

清朝皇族改名的四大姓氏(大清王朝裡除皇族)2

圖3 慈安太後(1837年8月12日—1881年4月8日),鈕祜祿氏

  • 這鈕祜祿氏除了這些皇後之外,還出了哪些名人?咱們也挑選幾位給讀者朋友們介紹一下。

一、功勳卓著的大清王朝開國元勳

這鈕祜祿氏能夠在大清朝如此顯赫,離不開這位始祖級人物,他就是後金汗國五大臣之一的額亦都。這額亦都是在努爾哈赤遊曆女真部落之時與之結識,素有抱負的額亦都發現努爾哈赤非尋常人物,于是離開将自己撫養成人的姑母,跟随努爾哈赤征戰四方。

額亦都跟随努爾哈赤40載,幾乎每次作戰都是身先士卒,沖鋒陷陣從不含糊。額亦都曾在大腿中箭,遍體鱗傷的情況下毫不退縮,率領士卒攻下城池,努爾哈赤親賜“巴圖魯”之美号。額亦都因一生戰功,身後更是榮耀顯赫并陰萌子孫,太廟西享殿緊随費英東之後的次龛被供奉的功臣就是額亦都(五大臣僅此二人配享太廟)。所以,有這樣功勳卓著的祖先,鈕祜祿氏在大清王朝之地位可想而知。

清朝皇族改名的四大姓氏(大清王朝裡除皇族)3

圖4 努爾哈赤雕像

二、一生功過參半的首輔大臣

要說最跟額亦都沾光的子孫,莫屬他的幼子(第十六子)遏必隆,沒錯就是前文提及的孝昭仁皇後的父親,所以孝昭仁皇後的家族背景有多硬,可以知曉一二了吧。當然,遏必隆之顯赫地位絕非僅從其父承襲得來,正所謂“虎父無犬子”,遏必隆的地位也是自己打出來的。但是遏必隆這個人缺乏政治主見,政治方面才能也很一般。遏必隆出身名門并且隸屬鑲黃旗,所以在多爾衮攝政時期并無夥同多爾衮集團之類的不良表現,所以在順治皇帝英年早逝之後,成為四大托孤大臣之一,名列第三位。

後來康熙朝時,同為托孤大臣的鳌拜(名列第四位)飛揚跋扈,遏必隆為求自保而依附于鳌拜。結果鳌拜倒台之後,遏必隆受到牽連,被康親王傑書彈劾而失去政治地位,不久便郁郁而終,這是遏必隆咎由自取,怪不得他人。幸虧他的好女兒孝昭仁皇後幫助父親正名,才算将自己的名号從恥辱柱上揭了下來。遏必隆死後,留下當年馳騁沙場使用過的一把寶刀,這把刀被收藏與皇宮之中,賜名“遏必隆刀”,地位相當于“尚方寶劍”,這也是遏必隆死後榮哀的一個見證。隻是,日後有人用這“遏必隆刀”幹了一件讓遏必隆九泉之下難以安息的事兒。

清朝皇族改名的四大姓氏(大清王朝裡除皇族)4

圖5 讷親(?-1749) 清朝大臣。姓鈕祜祿

三、被皇帝賜死的首席軍機大臣

這“遏必隆刀”自從被收藏皇宮之中後,第一次亮相就是斬殺大臣,被斬殺的不是别人,正是遏必隆之孫——讷親。讷親因家族背景顯赫,早早就承襲公爵并在雍正朝開始入朝為官,而讷親活躍在大清王朝政治舞台之上是在乾隆朝時期。讷親之所以被乾隆皇帝重用,除了自身廉潔奉公,克勤職守等優秀品質外,主要原因是乾隆皇帝有意要提拔新人來壓制前朝老臣鄂爾泰、張廷玉等人。讷親最風光的時候是在乾隆十年,在老臣鄂爾泰病逝之後,讷親迅速被乾隆皇帝提拔并委以重任,接替鄂爾泰首席軍機之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首席大臣,更因滿漢之分位列三朝元老張廷玉之前。

可是,讷親的好運到了乾隆十三年就戛然而止,在金川之役僵持不下之時,乾隆委任讷親到前線督戰,寄希望與這位自己信任的得力幹将能夠扭轉頹勢。可惜,名門之後的讷親并不通軍事,又和總督張廣泗不和,結果戰局反而更加不利。剛剛痛失愛妻的乾隆皇帝怒不可遏,乾隆十四年将讷親從前線押解回京,途中一到聖旨命讷親用其祖父遺留寶刀自裁。不難想象讷親自盡之時内心該是多麼的羞赧不已和凄慘悲涼。

清朝皇族改名的四大姓氏(大清王朝裡除皇族)5

圖6 乾隆皇帝

四、當今之時,知名度最高的清朝大臣

無論你對我國曆史了解多少,這個人恐怕是無人不知,他的“成名”并非因為什麼勞苦功高,而是因為遺臭萬年,他就是号稱中國曆史上的首貪——和珅。

和珅雖然也姓鈕祜祿,但是似乎和前文介紹的那幾位沒有什麼血緣關系,和珅的出身在一個等級很低的滿洲貴族家庭,家族背景确實很一般。和珅最顯赫之時,可以說是位居人臣之巅,乾隆皇帝在世之時,就連嘉慶皇帝都忌憚和珅三分。和珅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成就,與其本人的高智商和高情商有很大關系。和珅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這在當時朝野上下有如此語言能力的還有一人,就是乾隆皇帝,和珅之智商水平可見一斑。英國使者馬戈爾尼來到大清王朝,對大清王朝之印象簡直壞到極點,唯獨對和珅溫文爾雅而不失禮節的舉止大大贊賞,這側面也反映出和珅很注重自身修養。同時,和珅簡直就是乾隆皇帝“肚子裡的蛔蟲”,能夠在那個“伴君如伴虎”的年代,讓“大老虎”乾隆皇帝對自己言聽計從,确實要佩服和珅情商之高。

除此之外,和珅還善于理财和經商,和珅财産之殷厚,除了貪贓枉法所得,很大一部分也是自己經營所得,應該是和珅确實是一位難得的人才。可惜的是,和珅雖有才,但是沒有德,正所謂“有才無德,小人也”,和珅和大人就是這樣的小人。總之,和珅最後落得身敗名裂和家破人亡真心不冤。

清朝皇族改名的四大姓氏(大清王朝裡除皇族)6

圖7 康熙皇帝寫給孝莊皇太後的福字碑,和珅秘密地從皇宮内偷了出來

鈕祜祿氏一族在大清王朝的名人遠不止這幾位,由于篇幅關系和本人學識有限,不能為讀者朋友一一介紹。但是,通過這簡短的介紹我們應該大緻了解鈕祜祿氏在大清王朝之地位。筆者也會擇期為各位讀者朋友介紹其他幾個滿洲大姓氏,敬請各位期待。

文:王金百

參考文獻:《清史稿》

文字由曆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