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2022有什麼風口

2022有什麼風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20:55:55

編輯導語:随着互聯網行業發展趨于平緩,互聯網賺錢項目也漸漸趨同化。相比于2020年,2022年明顯風口不再,創新項目難以體現,創業公司無法立足。那麼本文作者将結合自身觀察及行業體會,進行交流。

2022有什麼風口(2022沒有風口)1

2020年以前大家都在搶風口,但2022年沒有風口,風停了。

2020年以前,可以選擇的項目數不過來,各類博主的公衆号幾乎天天都在分享新的賺錢項目,還有許多付費社群裡面分享的項目也五花八門。

但從2020年開始,大家聽到的項目分享就越來越重複了,2022年幾乎就更聽不到任何創新項目的聲音了。

大家可以稍微回顧一下2020年以前,接觸到的一些互聯網賺錢項目,很多人靠此也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比如淘客領域就有很多玩家,如社群淘客、代理淘客、外賣淘客,還有把淘客結合區塊鍊的平台。

再如國内/跨境社交電商、社群團購、閑魚無貨源、淘寶藍海、拼多多店群、知乎好物、地推拉新、抖音書單号、tiktok、跨境獨立站等等。

但是2022年年初,身邊很多人都在焦慮和詢問,2022年到底做點什麼?

為什麼2022年沒有風口,沒有那麼多創新的互聯網項目了?沒有那麼多創業公司了。

今天村長結合個人的一些觀察和親身體會,和大家聊聊。

一、互聯網紅利勢微

大家一直都在說互聯網紅利,那麼到底什麼是互聯網紅利呢?村長個人認為有兩個方面:

1. 互聯網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從我們使用的電腦、到各種互聯網平台以及服務,這些都可以稱之為互聯網的基礎設施。

比如微信屬于聊天的基礎設施、微博、頭條屬于資訊的基礎設置、支付寶、微信支付屬于金融的基礎設施,抖音、快手屬于娛樂的基礎設置、京東、淘寶、拼多多、叮咚買菜屬于消費的基礎設置。

正是因為這些基礎設置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從多到強,所以才會出現許多互聯網的就業機會和使用用戶。

這其實和改革開放那時候是一樣的,國家建高速、高鐵、景區、生産房子、汽車、超市等等,有人可以跨省出去玩了、有人買房了、有人開店了,這些基礎設施的完善,自然就誕生了很多的賺錢機會。

2. 創新消費需求一定飽和

因為有這麼多的基礎設施被開發和完善,這就激發了大量用戶的消費需求。

比如智能手機的普及,大家買智能手機越多,上網越頻繁,那麼抖音、微信、快手、拼多多的裝機量、注冊量也就越高。

這麼多新奇的領域裡,任何一個單拎出來,都是幾億的用戶市場。

所以看看手機裡面的各類app、微信、淘寶、拼多多、抖音、B站、頭條,每一個APP的用戶和月活都在幾億以上的。

但是随着基礎設施的逐漸完善、用戶對于新産品的消費逐漸飽和,互聯網的許多紅利就逐漸消失了。

那還想在互聯網領域搞出點動靜,就得拼财力、拼創新了。

二、市場上舍不得出錢了

創業不僅要靠腦子,想法,還要靠财力,但從2020年開始,市場上的許多資方不想掏錢了。

1. 基金投資更謹慎了

以前靠一個想法、一張嘴、一個人、幾張PPT就有可能拿到天使輪的資金,這是真事,毫不誇張。

甚至你還沒有從上一個公司離職,就已經有人想要投你,給你送錢了。

記得在2014-2018年左右,在杭州如果你是從阿裡巴巴出來,且在P7P8M4等以上的崗位,一般都能很輕松的見到各類投資人。

稍微組個隊,項目能在國外内市場中找到對标,都能拿個幾百萬的錢。

村長在2016年和2018年的創業項目,拿錢都是比較輕松的,尤其是2018年一直被投資人追着約見面。

因為那幾年,國内許多互聯網公司在海外上市,基金都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包括許多上市公司早期的員工也兌現了很多股票收益。

最重要的是,當時的風投策略也不同,屬于典型的多個籃子放雞蛋。

你可以看到許多同類的互聯網項目背後,有好幾家都是一樣的投資機構。

因為他們相信,不管是投A還是投B、C、D,最後一定會有兩家合并,也一定會有一家上市,隻要其中一家能夠上市,那就賺錢了。

但是2020年風投的投資風向轉變了,大家都十分謹慎,能上投委會的項目就很少,能過的項目就更低了。

以前一個創業項目有機會參與盡調,能拿到TS,差不多就有90%的把握可以拿到錢了。

可現在就算簽了TS,也不一定拿得到,而且錢到賬了,還有可能被撤回去。

投資人不願意出錢了,當然市場上的項目就少了。

本來有很多項目都是靠錢燒出來做市場教育的,就算不成功,但投資人多少願意花錢嘗試一下,現在投資機構不願意花錢養市場了。

2. 創始人不敢花錢了

投資人那裡拿不到錢,作為想創業的初創老闆和連續創業者也不敢亂花錢了。

以前還可以靠經驗、背景、團隊、技術等從投資基金那裡拿一筆錢來做測試,也許還能做到A輪、B輪。

或者以前還可以通過A項目養B項目來探探新路子。

而現在上面拿不到錢,老闆兜裡的錢也不願意拿出來了。

試問現在還有幾個老闆敢賣房賣車的,少之又少,因為基金接盤的少了。

老闆不敢花錢,原因之一是從投資人那裡拿錢的可能性極大降低了。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原本的藍海市場變紅海了。

以前大家有錢的時候,大家都想着去做各種創新的項目,所以一些看似傳統的項目競争反而少,自己的大本營利潤還可以。

但是現在呢,一個項目出來以後,當天就有模仿者了,這個在抖音項目上最為常見。

自己的大本營都快被挖空了,創始人哪還有心思做新項目呢?

3. 消費者舍不得花錢了

2020年疫情剛開始,也許很多普通人手上還有些積蓄,對于消費還沒有特别節制。

但2022年,疫情整整持續了三年,接下來什麼情況還是未知數。

前不久,還看到一組數據,因疫情影響,房貸車貸斷供的,和賣房的不在少數。

最近各位應該更有體會,深圳、廣州、上海、甯波、杭州等一些重要的務工城市都經曆過停工停産限行,許多人的收入受到了影響,許多人甚至是沒有收入的。

用戶都開始捂住口袋了,消費的欲望大大降低了,對于新項目、新産品的體驗就更弱了。

三、新的媒介、技術、人群還未成熟

每一次的創新,其實都伴随着新的媒介、技術、人群、産品、渠道的發展。

大家回顧一下,從國内引進電腦到百度、搜狐、騰訊這些産品的出現就曆經了十幾年,再到這些産品發展壯大就已經是09、10年的事情了。

同樣再看看京東、淘寶從出現到發展壯大,還有移動大屏手機從蘋果出現以來,也至少經曆了7、8年時間。

而目前,無論是大家讨論的元宇宙、智能穿戴、全息投影、折疊屏、空付等等,真正完善的産品還很少,包括無人駕駛、AI/AR機器人等等。

還有消費人群的培養也是不一樣的,80後是PC的一代,90後是移動互聯網的一代,而00後、05後才剛剛開始。

他們的消費需求還在培養中,現在有很多針對00後的新社交平台、娛樂平台,雖然他們是很大的群體,但畢竟他們的消費能力還沒有形成。

但這些産品被開發出來,對于90後、80後又不需要,所以導緻目前的社交、娛樂等産品的斷檔。

如果把目光放到3、5年後,一定會有新的全民社交平台出現的。

四、疫情對整個市場的巨大沖擊

除了第二輪互聯網紅利消失,以及許多項目本身已經進入紅海期外,還要最直接的一個影響就是疫情。

我不知道大家對疫情是如何理解和體會的,相信有過被隔離的粉絲深有體會,尤其是廣州、深圳、上海這些地方。

疫情對于企業來說,最大的難處在于市場推廣的難度加大了。

比如線下小店、景區、娛樂、餐館、住宿,還有許多依托于線下推廣的互聯網企業,幾乎都停滞了。

有些人也許會好奇,線下餐館、KTV等業态的關停,對互聯網企業有啥影響呢。

其實這裡面環節可多了,比如聚合支付、掃碼下單、開店系統、促銷産品等等,可以拉出幾十個互聯網相關的行業出來。

村長有兩位朋友,一個是做付費社群的,因為疫情的影響,原本每個星期都要去全國巡遊開同城會員大會都停了,連續租了三次的千人大會場地,都被取消了。

還有一位做微商代理的,以前每個月都要拉着代理在線下做三晚四天的培訓、團建、會銷,現在無奈搬到了線上。

但是線上的轉化效果明星不如線下,收入銳減、但庫存沒減。

五、第三輪大風口即将來臨

那什麼時候,還會出現像2000年初、2014年前後的大風口期呢?

說實話具體的時間村長不知道,但有個象征性的事件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疫情結束。

疫情結束,一定是第三次大風口的來臨,無論是線下實體經濟還是線下互聯網項目。

其一大家肉眼可見的領域就是旅遊,無論是國内還是跨境,雖然攜程、去哪兒的業務一定會增長,但一定會有新的旅遊玩家出現,對原有行業巨頭帶來沖擊。

其二是消費品領域,消費品領域中國必須也一定會出現超級品牌,但遇上疫情,這波消費品的浪潮快速覆滅了。

這裡要強調不僅是品牌消費品,類似完美日子、元氣森林等,還會包括代理模式的品牌。

許多人會說微商代理模式已經行不通的,這一點村長并不這麼認為,隻是制度上會更符合法規要求,但代理模式的産品還會持續。

其三是網絡産品,雖然這幾年電商、娛樂、社交平台等于是壟斷狀态,大家手裡能使用的APP就那麼一兩個。

但随着新技術、新平台、新人群的出現,村長始終相信電商等領域依舊會有新玩家,除了這種超級平台,許多細分領域也是會洗牌的。

毋庸置疑,優勝劣汰是社會發展的規律。

雖然我們誰都無法預料疫情什麼時候才能結束,但希望大家保存實力、對後疫情時代充滿期望。

我覺得後疫情時代一定會是一個百滞待新的新時代。

#專欄作家#

十裡村,十裡村(shilipxl),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偶爾分享生活,關注電商、科技,新事物。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