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本年度最受關注的高分“神劇”《風騷律師》迎來大結局,這部美劇最後一季第7集在IMDb上甚至獲得了9.9分的驚人高分。該劇在各個方面都堪稱藝術品,但最令人驚異的,還是它的劇作,本劇編劇、制作人文斯·吉裡根曾因為另一部“神劇”《絕命毒師》獲得美國電視界最高獎項艾美獎。有人在獲獎後的一場編劇交流會上問吉裡根編劇思路,他的回答很簡單——“你的人物想要什麼,他們害怕什麼,他們的選擇是什麼?”
這實際上并不是什麼新鮮經驗,而是關于人物創作的編劇法則中,最為基本的問題。也就是說,在商業娛樂影視領域,再“神”的劇,也都是通過一些最基本的方法構思出來起來的。在人民文學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編劇新書《編劇十二法則》中,關于人物創作的法則也講到了吉裡根所說的這些基本問題。
在商業模式運作下,劇作作為衆多環節中的重要一環,人物、場景、對話,三幕式結構等等方面,都已經形成了規律性的法則。不斷學習這些基本法則,在創作中不斷詢問自己這些基礎問題,才能在編劇中保持清晰思路。
《編劇十二法則》作者朱利安·霍克斯特是舊金山州立大學電影學院教授,他在編劇方面有超過20年的教學和實踐經驗。他在書中講解劇作方法時耐心親切、循循善誘,把高深道理化作平實的語言,每一步指導都力求實用。
書中歸納了經典編劇方法的12個“法則”,包括劇本格式、搭建故事結構、塑造人物、用畫面講故事、如何制作大綱、修改方法等。它從零開始,像是讓編劇從學走路開始,慢慢過渡到小跑和快跑。各種法則,讀了就讓人忍不住想小試牛刀。
而且,每個法則他都點中要害。比如,“法則10:對白要有目的”,他說:“好的對白,并不是讓人物像現實生活中那樣說話,強有力的對白指的是人物帶着目的說話——要話裡有話。”又如,“法則5:研究人物原型”,作者說:“武士”“國王”“魔法師”“反叛者”各有功用,即便職場劇的人設,也可以在他們身上找到性格原型,“原型是強大的象征符号……是普遍的,以某種深層次的方式為我們所有人接受。”
書中還在法則之下舉了諸多電影實例,而且很多是近年來的新電影,包括成功的、不成功的,文藝片、商業片等等。舉完了例子,作者還不忘鼓勵正在學習的你:盡信法則不如打開思路,“創意的目的是從技術中學習,而不是被技術束縛”。而且,不論是誰,都可以走上編劇之路,因為“世界上的故事永遠也講不完,真正重要的是:寫下去,不要停”。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恩傑
編輯/崔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