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東阿阿膠走勢最新信息

東阿阿膠走勢最新信息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6 12:34:26

文丨AI财經社 趙怡然

編丨孫靜

本文由《财經天下》周刊旗下賬号AI财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在由雲南白藥、東阿阿膠、片仔癀和同仁堂組成的中藥江湖,“藥中茅台”的稱号已然易主。

繼2019年出現上市24年以來的首虧後,今年上半年東阿阿膠過得更難了。8月26日,東阿阿膠公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營收10.95億元,同比下降42.06%;淨利潤虧損0.84億元,同比下降143.54%。加上2019年虧掉的4.44億元,合計虧損已超過5億元。

對比接過“藥中茅台”榮譽稱号的片仔癀:上半年,片仔癀錄得營收32.46億元,同比增長12.16%;淨利潤8.65億元,同比增長15.84%。最新市值超過1200億元,是東阿阿膠的4.6倍,連美團點評CEO王興都直呼:“天哪,1200億”。

東阿阿膠走勢最新信息(一年半虧損超5億)1

超過北京房價,消費者吃不起的阿膠

曾令東阿阿膠收獲“藥中茅台”之稱的,是部分産品超過60倍的價格漲幅。

公開數據顯示:2001年,東阿阿膠阿膠塊的零售價約為每公斤80元;到2018年3月,漲至每公斤5996元,價格增長近75倍,遠超茅台甚至北京房價的增幅。由此,東阿阿膠被業内稱為“提價王”和“小金條”。

背後主導價格上調的,是2006年走馬上任的秦玉峰。秦玉峰是東阿本地人,初中畢業後進入東阿阿膠工作,從洗驢皮、泡驢皮的學徒工做起,曆任班長、科長,最終執掌東阿阿膠。

在他上任時,阿膠産品大多銷往農村市場,售價和利潤都不高,是市面常見的補品。秦玉峰因此提出“價值回歸”策略,走高端奢侈品路線,理由是依據史料,明代阿膠價格約為每斤三兩二錢白銀,折算到現在,相當于每公斤8000元到12000元。

2006年到2018年,東阿阿膠總共進行18次提價,甚至一年提價5次,上調幅度最高達到60%。至于消費者“吃不起”的聲音,東阿阿膠方面在一次股東大會上直言:如果有人吃不起,就不要再吃了。

東阿阿膠能否真的承受“消費者”不吃的代價?

《新京報》曾援引一位中醫介紹,具備“滋陰補血”功效的藥材并非隻有阿膠,從藥用價值來看,阿膠的本質應該是一種普通消費者也能買得起的補養品。當然,也有科普人士反複強調,阿膠隻是“水煮驢皮”而已,而驢皮的主要成分就是膠原蛋白。

具體到阿膠的産品領域,東阿阿膠也并非完全壟斷。一名藥店銷售人員對AI财經社表示,除東阿阿膠外,還有同仁堂阿膠、九芝堂阿膠、福牌阿膠等在售品牌,也頗受歡迎。“同仁堂、九芝堂也是大品牌,福牌阿膠沒那麼出名,但也是首批‘中華老字号’,業内評價很好。”

他還提到,在自己所在藥店,相比阿膠塊和阿膠糕,阿膠口服液因其“服用方便、吸收好、性價比高”,賣得最好;而做阿膠口服液的廠家,“那就更多了”。

競争加劇也反映在業績上:2018年,東阿阿膠營收出現下滑,同比下降0.46%;2019年首次出現虧損,營收也較2018年下降59.68%,淨利潤同比下降121.29%。

今年1月,秦玉峰向公司遞交書面辭職報告,稱自己已到退休年齡,辭去公司董事會董事、總裁、法定代表人職務,結束近50年的東阿阿膠工作生涯。

接任者是被稱為“年輕一代管理層代表人物”的高登鋒。一名曾在東阿阿膠工作的人士告訴AI财經社:“前幾年秦總大談‘價值回歸’,但消費者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抓住高端消費者的速度,趕不上原有消費者的流失速度,最後價格上去了,公司卻虧了。現在新領導上來,聽說開始回歸消費者了。”

在高層決定回歸消費者之前,經銷商早已感知風向。據《第一财經》2019年10月報道,由于銷售情況不理想,經銷商放棄大量囤積阿膠,轉而打折降價、努力賣貨,部分産品甚至直接打六折。

此前,由于東阿阿膠連年漲價,經銷商們選擇囤貨以便在未來獲得更高收益。從這一點上看,東阿阿膠還真有點無愧“藥中茅台”的角色——畢竟茅台的經銷商也喜歡囤貨,前不久貴州市場監管部門還專門約談省内茅台經銷商:不得加價銷售,不得囤積居奇。

即便如此放低“身段”,據媒體測算,東阿阿膠要把存貨賣掉,還需三年時間。不過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則預計,市場穩定的話,年底可完成去庫存目标。

東阿阿膠走勢最新信息(一年半虧損超5億)2

驢夠了,東阿阿膠卻不收了?

除了價值回歸,東阿阿膠昔日連續漲價的另一理由,是驢不夠了。

數據顯示:1990年,中國毛驢存欄數約為1100萬頭;到2017年,跌至300萬頭以下。從2010年起,“驢皮緊張”幾乎出現在東阿阿膠每一份提價公告和财報中。秦玉峰也表示,産量上不來,供不應求,再不調價說不過去。

為防止驢皮斷供、無米下鍋的局面,東阿阿膠投資自建毛驢養殖基地,甚至将目光投向亞非拉地區,被戲稱為“滿世界找驢”。當其他國家停止對華出口毛驢與驢皮,則被稱為“閉關鎖驢”。

上述東阿阿膠前員工告訴AI财經社,毛驢比較特殊,三年成熟才能取皮,而母驢一年隻能生一胎,養殖周期和成本都很高,難以規模化,所以收益有限,自己養很虧,“東阿阿膠有幾個象征性的示範養驢基地,但也都是靠收購。”

據《第一财經》報道,東阿阿膠驢皮收購有三種形式:一是自采,二是供應商配送,三是屠宰場自留。其中供應商提供的驢皮,占比達80%。

上述人士還表示,在對驢皮的争奪中,東阿阿膠并不占據絕對優勢。“大企業收購量大,驢皮販子議價空間有限,如果價格不滿意,不一定賣給東阿阿膠。”

不過随着采購大戶東阿阿膠跌下神壇,曾經“養一頭等于多種二畝地”的毛驢養殖,也一片慘淡。

今年2月,“養驢聯盟”發布題為《驢皮價格一跌不起,養驢賺錢已成奢望,養殖戶該何去何從》的文章,稱自2018年起,驢皮價格瘋狂下跌,至今沒有上漲迹象。目前,新鮮驢皮價格約為20~23元/斤,而此前最高收購價能達到80元/斤,“一張驢皮從幾千元跌到幾百元,仍然不好出手,囤積的驢皮已經相當多了。”

針對這一現狀,AI财經社緻電東阿阿膠從事驢皮收購的人士求證。對方表示,公司春節前及今年5月,收過兩批驢皮,倉庫裡的驢皮已經不少,目前已經暫停收購。

令人不解的是,在2020年半年報中,公司仍将“毛驢存欄量逐年下降,原料供給與市場需求存在矛盾”,列為了首要風險。

但從目前的境況來看,短期内盡快清掉庫存,才是東阿阿膠的首要任務,以及下一次财報能否扭虧為盈的關鍵。

東阿阿膠走勢最新信息(一年半虧損超5億)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