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别歌,垂淚對宮娥。”南唐後主李煜登臨大寶之後,整日偎紅倚翠,詩酒風流,對于國家大事實則一片迷糊。人雖然多才多藝,但性格偏軟,又驕奢無度,還異想天開靠給錢讓趙匡胤繞過自己,趙匡胤回以“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下令攻滅南唐,李煜與小周後一起被押解到汴京,被封了一個違命侯。
宋太祖在世時,李煜尚能活命,可等到趙匡胤去世後,李煜因寫了一首《虞美人》,提到“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趙光義一直耿耿于懷,于是就賜毒酒将其毒死。
乍一聽這沒問題,畢竟你都作為階下囚了,竟然還思念故國,難不成是想造反?所以被賜死也是情理之中。但仔細一想卻有很大的漏洞,李煜還寫過其他很多思念故國的詞,為什麼偏偏是這首《虞美人》呢?
更何況此時南唐早已飛灰湮滅,絕無死灰複燃之可能,李煜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對大宋朝構成威脅的。那問題來了,趙光義為何要一定要殺李煜?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趙光義度量太小,而非李煜真的有謀反之心按曆史記載,李煜與公元976年正月被押解入汴京,趙匡胤封其為違命侯,雖然這個封号帶點侮辱性質,但趙匡胤實際上還是對李煜很有禮貌,而且好吃好喝供着。《宋史》記載,趙匡胤給李煜一家人都封了官。
但很可惜的是,當年十月,趙匡胤突然暴斃,由趙光義即位,又過了兩年,李煜就死了。《宋史》《續資治通鑒長編》中都沒有記載他是如何死的,但宋人王铚的《默記》中詳細介紹了經過。
原來,李煜剛入宋,趙光義曾派徐铉拜見李煜,發現李煜對南唐亡國之恨始終放不下,甚至會“相持大哭、坐默不言”,趙光義聽說以後,就很不高興。但當時畢竟是趙匡胤在位,趙光義也不好僭越處理李煜。
後來趙光義即位,在公元978年七夕節,李煜寫下了《虞美人》,還專門找了南唐歌妓來詠唱,趙光義一聽頓時大怒,于是賜下牽機毒毒殺了李煜。
表面上看,是因為李煜這首詞惹怒了趙光義,但實際上,趙光義早就對李煜起了殺心,這首《虞美人》不過是一個借口。歸根到底,當年趙匡胤能忍得下李煜懷念故國,但趙光義心胸更為狹窄,于是李煜就隻能悲劇了。
第二個原因是趙光義一直活在趙匡胤的陰影之下,想極力擺脫趙光義的即位有很大的謎團,公元976年10月20日,趙匡胤召趙光義入宮,屏退了宦官宮女,兩兄弟把酒言歡,當夜,趙光義離開不久,趙匡胤卻突然駕崩,随後趙光義迅速入宮,登基為帝。
這段曆史的真相,一千多年來一直衆說紛纭,金匮之盟也好,燭影斧聲也罷,總之趙光義即位之初,就急于清除掉趙匡胤留下的諸多痕迹,對趙匡胤的政策,他雖然表面上說“謹當遵承,不敢逾越”,但實際上卻裡裡外外都改了個遍。
趙光義給自己改名趙炅,給禁軍改成鐵騎改日騎、控鶴改天武、龍騎改龍衛、虎捷改神衛等聽起來威風八面的名稱,停掉了對北漢的進攻方針,将趙匡胤提拔的樞密院和禁軍主帥統統換掉。
甚至,趙光義即位當年就迫不及待的改元,要知道一般皇帝即位之後,都要第二年才改元,趙光義竟然直接在當年十二月就改元太平興國,使得太平興國元年成了曆史上獨一無二的隻維持了十天的年号。
那麼很顯然的,趙匡胤厚待李煜,到了趙光義這裡,他自然要不同于哥哥,那就要想辦法收拾李煜。正好碰到李煜寫了幾句“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這下理由也有了,于是就直接下令處死了李煜。
總而言之,趙光義處死李煜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要展現出自己不同于趙匡胤的一面,要把趙匡胤的政策和痕迹都抹掉,烙上自己的。
結語南唐之亡,亡于必然,南唐國力弱小,與大宋實力相差懸殊,但曆史上有許多的亡國之君依然得了善終,李煜卻在沒有反叛的情況下遭到了毒殺,說到底,《虞美人》隻是趙光義的一個借口,本質上還是趙光義氣量狹小,再加上想擺脫趙匡胤的陰影,才導緻了李煜凄慘的下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