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逐句解讀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7]。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雖智大迷。
是謂要妙。
解讀:
師:老師,榜樣。
資:借鑒,鑒戒。
貴:貴重,崇尚
大迷:大的迷惑
是謂::既謂是,稱此
要妙:精深玄妙。要意的妙趣。
大意
所以善于學習者(先知先覺)并不認為學習需要老師,
不善于學習者(後知後覺)則推崇學習的資質禀賦。
聖人不以老師為貴,不以資質可愛惜,一切靠自得。
所以,他内有深沉智慧,但看起來很愚鈍。
這正是道之精深玄妙的體現。
所得:
法:辯證法:善和不善是互為師和資的,再一次強調對立統一。
事:包容的事情。不偏不倚。
情:胸懷大德,包容萬物
人:所有人
全句理解:
所以,善良的人是品行不端者的榜樣;品行不端者是善良者的警戒。不崇尚榜樣,不重視警戒,即使聰明,也難免有大的疑惑。這叫做精義深奧。
要善人不自重師格、不愛惜可為數據的人,(以為如此)就是明智,其實是大迷惑。這是最要緊的妙訣。
這裡講述了聖人的心靈廣闊,胸懷大德,包容萬物的至高境界。
他救助天下所有的人。善良的人固然是表率,不善良的人也可以成為一面鏡子,好人可以學習,不好的人也可以引以為戒,正如為了健康,要進行免疫那樣。
愛護天下所有的物。事物有奧妙,做事有訣竅,心靈的警戒有高低。熟能生巧,心領神會。應對自如,出神入化。物無好壞,用之當與不當都緣故。
從這裡我們可以得到的領會是:學習的能力有不同可以分為不同的品級。
學習能力的品級
天下萬物雖各有其才,但才有高低,品有高下,因此産生優劣善惡之差别。
真正聰明的人善于學習,擇善而從,以善為師,親善遠惡。
不同的人,學習的取舍不同,各有千秋。
學習的品級大概有三層:
一擇善而從,以善為師
《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擇善而從”指采納正确的意見或選擇好的方法加以實行。”以善為師“ 指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
《左傳》記載,春秋時期,晉國貴族之間矛盾尖銳,激化,執政大臣魏獻子消滅了舊貴族祁氏和羊舌氏,把祁氏的領地分割為七個縣,把羊舌氏的土地分割為三個縣。然後,選拔委派一些賢能有功于王室的人才,如賈辛、司馬烏等人去做縣宰,還分給魏戊等人每人一縣作為食邑,他與魏獻子同姓同宗。
過後,魏獻子擔心這樣做會被别人認為是搞宗派。于是問大夫成鲭:"我分給魏戊一個縣的土地,讓他去管理,别人會不會說我偏袒?"
成鲭說:"這怎麼能說是結黨營私搞宗派呢?魏戊的為人大家都很清楚,他忠于君王,為人謙遜,能'擇善而從之',分給他一個縣作食邑是完全應該的。"
成鲭又以周武王為例,說明提拔任用官員,隻要他德才兼備,無論他與自己親近還是疏遠,都應當一視同仁。隻要他能夠自覺地用道義約束自己,不知疲倦地教誨别人,能夠做到大公無私,光明磊落,賞罰分明,能夠選擇人家的優點而虛心學習……選拔這樣的人,就不要擔心别人有什麼議論。
如今你任用賢能之人,影響一定很深遠。魏獻子遂放心了。
故"擇善而從"也有時用作"擇善而從之"。即發現别人的優點,學習這些優點。
這是一種學習的境界。隻要好的就要學習,不必避諱親疏。
作家 高陽《金色昙花》中寫道:"因此他左右的紅人,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大家各行其是。段祺瑞隻是擇善而從,很少去問問别人的意見。"
這裡就是卓段祺瑞學習,決斷問題時,隻是擇善而從之,其他的就忽略了。
其實是舍棄了他認為的一些資源。
二親善憎惡,遠離惡源
就是親近好的事物,遠離自己不好的事物的源頭,保持環境的安靜。
孟子少時,誦,其母方織。孟子辍然中止,乃複進。其母知其愃也,呼而問之:“何為中止?”對曰:“有所失,複得。”其母引刀裂其織,以此戒之。自是之後,孟子不複喧矣。
白話為:
孟子小時候,在他背誦的時候,他的母親正在織布。孟子突然停止,又繼續背誦下去。
孟子的母親知道他遺忘了書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來問道:“為什麼中斷背書?”
孟子回答說:“有所遺忘,後來又想起來了。”
這時孟子的母親拿起刀割斷了布,以此來警誡孟子好好做學問,不能分心。
從那件事以後,孟子不再遺忘書中的内容了。
孟母的做法就是将影響自己的的源頭掐斷,以保持良好的學習勢頭,不受影響。
又有一個孟母三遷的故事:
鄒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遊為墓間之事,踴躍築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戲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複徙居學宮之傍。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是說孟轲的母親帶孩子。家在墓地附近,孟轲善學,學會了祭拜的一些動作,并戲演。孟母看孟轲學這些,認為不舍合孟子的成長,就搬家道集市旁,孟轲在集市上看别人做生意,就學會了做生意的事情,并嬉戲之。孟母又認為這不是孩子學習的地方,不适合孩子的發展,于是再次搬家。這一次搬到了一個學院的旁邊, 孟子又學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認"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
孟母教化的方法,就是遠離惡源。
因為孩子小,又好學,沒有鑒别的能力,也就是沒有自己的目标理想,這個時候就像是白布一樣,容易被污染,學壞。親近好的東西,遠離惡源,很有必要。
三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意思是:不看重老師,不喜歡借鑒。
純陽真人說:聖人修自然之道,體天之無為。故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有智人,體杳冥而若大迷,是謂得道之要秒,總不過無容心于道,而聽其自然也。
是說聖人修自然之道,崇無為之法。。他不推崇善人為師,也不獨愛自己的資源,再幽暗中體會自己的得失,這可以說是得到了道的奧妙,其實不過是對大道的不包容罷了,是聽其自然,不加幹涉的一種學習之法。
範應元說:以先知覺後知,以先覺覺後覺,師固當貴,資固當愛。然而大道之妙歸于自得。故善人之道如陽和陶物,公而無私,熏然融怡,使人自得之也。一旦洞悟,則默契玄同之。此自上而下至今不傳之傳也。
這裡強調的是一種自得。也就是現在的自學。
這裡就是說人再世間走,什麼事都會遇到,資源不會因為你的喜而不來,也不會心為你的惡而遠去。能做的就是符合自己的就學習,不符合自己的就借鑒,規避。這樣就可以一直學習,一直進步。
一個人的學習,不在于老師和所謂的資質,而關鍵在于自習自得,自我領悟,功夫到家,水到渠成,無師自通,一通百通,這是最高的學習能力。
最後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即使聰明也像大糊塗,這就是所說的“道”的精深微妙境界。
就是大智若愚的境界。以一顆坦誠的學習之心,全然納之,“不貴其師,不愛其資。”好的學習,不好的借鑒,并規避。重在自得。
一個人的學習一定要有自己 的目标和标準,不能三心二意,什麼都想學,到頭來容易什麼也學不到。隻有專一,深挖,才能學有速成。
你見到的所有都是自己的學習資源,不能憑喜好取舍。
你認為以上三種學習的品級,哪個更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