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三四線城市的拐點

三四線城市的拐點

旅遊 更新时间:2025-02-09 19:11:44

在宏觀經濟、調控、疫情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下,房地産市場縮量明顯。在此背景下,房企加緊去杠杆,購房者則捂緊了“錢袋子”。自2022年以來,提信心、化風險、促需求成為房地産政策的主旋律,尤其是針對市場抗壓力較弱的三四線城市紛紛出台寬松政策,包括優化限購、發放購房補貼、允許二手房帶押過戶、支持多孩家庭購房、降低房貸利率等。但是,利好政策并未給市場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去化難的問題仍難化解。

那麼,三四線城市房地産市場何時迎來複蘇的拐點?未來在産業、新型城鎮化方面還有哪些機遇?

近300個三四線城市政策松綁,降低購房門檻

自2022年房地産市場下行以來,最先出手救市的當數三四線城市。據58安居客房産研究院統計,2022年,330餘個省市出台樓市松綁政策,其中三四線城市占比超8成。各地共發布政策1000餘次,從優化限購、限貸、限售到調整公積金貸款額度、允許二手房帶押過戶、多孩家庭住房支持、發放購房補貼等,政策優化頻次達到近年峰值。

在2023年,三四線城市松綁調控政策的節奏仍然在加快。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點城市,東莞在去年全面取消限購後,又在今年1月6日調整住房信貸政策,全域購買首套房首付比例從以前的三成降至兩成。1月29日,溫州确定繼續實行個人首次購買市區新建普通商品住房、存量住房,在取得房屋不動産證後,給予購房款0.6%的消費補助。

2月2日,洛陽下調商貸首付比例,個人首套房首付比例按照20%執行,并鼓勵銀行逐步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在激發市場方面,洛陽對于購買市區單套建築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下新建普通商品住宅,交納契稅和房屋專項維修資金後,按商品住房合同價款的0.5%進行補貼,最高不超過1萬元。2月3日,襄陽襄州區出台提振樓市舉措,首次購買新建商品住房,每套可獲2萬元補貼。2月7日,贛州将購房契稅補貼政策延續至6月30日。

三四線城市房貸利率率先破低點

三四線城市政策優化的方向重點在于擴大需求,其中,今年以來,下調房貸利率以及首付比例成為出台最密集的利好政策之一。據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80餘城調整首套房商貸首付比例至20%,另有多地下調二套房首付比例至30%,出台取消“認房又認貸”等舉措,給予購房貸款以更大的支持,這其中三四線城市占大多數。

另據貝殼研究院監測的103個城市中,截至1月31日,首套房貸款利率低于4.1%的城市共有30個。其中,二線城市8個,其餘均為三四線城市。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30個城市中,有4個城市首套房貸款利率為3.7%,成為目前全國商貸利率最低水平,分别是南甯、珠海、株洲和常德,除了南甯外,其餘均為三四線城市。而從利率變化來看,1月份首套房貸款利率下限首次下調的城市中,包括惠州、中山、珠海等粵港澳大灣區三四線城市。其中,濟甯等城市首套房貸款利率自1月1日起恢複至4.1%,春節後重新下調至2022年10月的水平,即3.8%-3.95%。

根據央行公布的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态調整機制,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和同比連續3個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階段性維持、下調或取消當地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當前符合下調要求的城市共有35個,其中已經有20個城市下調或者取消首套房貸款利率下限,預計未調整的城市後續也有望跟進下調房貸利率,其中不乏溫州等三四線城市。

對于多城密集下調首套房貸款利率,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認為,下調首套房貸款利率既可以降低購房成本,減輕還貸壓力,還可以提振購房積極性。另外,在傳統樓市“小陽春”即将到來的時間節點,多城密集下調房貸利率,可以促進房地産市場回暖。

市場信心複蘇仍需時間

目前,優化政策實施後并未給市場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仍然呈現下滑的趨勢。

根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三四線城市平均房價為9857元/平方米,較上年下跌2.93%;三四線城市房價收入比為9.1,較上年下降7.16%。所謂房價收入比,是指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而房價下滑也變相減輕了購房壓力。

具體來看,2022年房價收入比最低的TOP10城市均為三四線城市。其中,株洲、遵義、鄂爾多斯位居前三。對此,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表示,低房價收入比TOP10城市的房價平均低于9000元/平方米,房價呈現下滑态勢,主要是由于這些城市産業基礎相對薄弱,人口吸附能力偏低,樓市發展缺乏相對穩健的需求支持,房價上漲動力不足。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購房預期有所恢複。據58安居客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全國找房熱度環比上漲14.0%,重點三四線城市找房熱度環比上漲17.8%,其中郴州、蚌埠、南陽等多個城市熱度漲幅在45%以上,紹興、秦皇島等城市熱度提升也較為顯著。58同城、安居客通過統計微聊問答數據發現,洛陽、衡水、保定、秦皇島和衡陽等城市購房者向經紀人的咨詢量增多。

對此,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表示,熱度上漲體現出市場預期好轉正逐步形成,尤其是三四線城市找房熱度上升和返鄉人群增多有一定關系。但是,看房熱度的提升轉化為成交仍需時間,市場信心的複蘇也需要時間。

三四線城市的拐點(三四線城市存在三大機會)1

新京報制圖/許英劍

【出路】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房地産專委會主任、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副理事長王業強:

新型城鎮化、城市更新仍将是動力源

三四線城市所面臨的市場機會,首先是由新型城鎮化所帶來的機遇。因為中國各個地方城鎮化的進程并不同步,尤其是三四線這樣的中小城市,其城鎮化率還是相對較低的。2021年全國平均城鎮化率為64.72%,但是有些地方會較低,甚至還有一些地方出現半城市化,所以三四線城市在城鎮化過程中,對未來的房地産市場都是一個主要推動力量。

實際上,人口的遷徙對房地産市場産生不小的影響。過去,落後的地區向發達地區遷徙,比如中西部地區向東南沿海地區進行長距離遷徙,但是今後會慢慢發生變化,也就是随着地區經濟差距逐漸縮小,長距離的遷徙可能會逐步讓位于向本地中小城市遷徙。

另外,城市更新也是三四線城市房地産市場發展的動力。很多老城區都面臨更新改造,包括基礎設施,房屋改造等。可以看到,目前國家也在不斷出台新政策來推動城市更新。

随着社會的發展、智能新興技術的推廣,房地産産品将會不斷地創新,品質和性能也會發生變化,比如低碳綠色建築、住房的智能化。因此,産品創新是行業發展的一個動力,也是未來三四線城市房地産市場有可能發現的機遇。

需要注意的是,三四線城市之間也存在差别。有些中小城市處于大都市圈範圍之内,可能會受到大城市外溢效應的影響,另一些中小城市則沒有這樣的利好。不過,随着房地産市場逐漸恢複,不同區位的城市會有不同的機會,包括産業升級轉型所帶來的機會。

目前,房地産市場還處于低谷,這與整個宏觀經濟的大環境有關,三四線城市房地産市場将随着經濟好轉而恢複。在此過程中,一二線城市率先企穩,然後逐漸轉移到三四線城市,帶動三四線城市複蘇。

廣東省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

鄉村振興、産業發展給三四線城市帶來機遇

近期,可以發現國家對中心城市的過快發展有了明顯的限制,這就給三四線城市創造了一定的發展機會。為此,三四線城市要發揮本身低房價、特色産業的優勢,向小而精、小而美的産業發展。與此同時,房地産也要收縮,這是一個大的趨勢,不能再無序擴張。

目前,都市圈内的三四線城市,也就是包括衛星城在内、靠近中心城市的三四線城市發展得都不錯。比較弱的主要是内地省份的三四線城市。一般内地省份會在“強省會”的戰略下,對三四線城市的人口和資源要素虹吸嚴重,對其發展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現在要糾偏,也就是大中小城市要協同發展。所以國家在近期推出以縣域為載體的城鎮化,其實就是要鼓勵這種被虹吸的城市和區域能夠得到均衡發展。

從人口流向來看,人口向大城市遷徙,這是過去十年的趨勢,但現在這個趨勢有了一些變化。從農民工來看,在本地就業的人數過去幾年增長比較快,外出打工的人數增長逐漸減緩,甚至停止增長了,未來會出現負增長。

當下,我們要順應這種本地就業的趨勢。所謂的本地就業是在本鄉鎮範圍内就業,因為大城市打工的性價比可能不高了,盡管收入比較高,但扣除成本以外,結餘比較少,所以還不如在本地就業。特别是建築工地,現在有了嚴格用工的規定,一些超齡的農民工在健康狀況還不錯的情況下,都可能回家再就業,導緻勞動力回流的趨勢明顯。再加上近年來大城市房價太高也促使部分人回老家就業。繼國家提出鄉村振興後,城鄉融合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出台非常多,這會給三四線城市的居民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在這樣的形勢下,對于三四線城市房地産來說是個機會。

此外,三四線城市的産業有一個很重要的發展機遇,就是基于本地的産業特色,特别是靠近農村,發展農業生産的特色,推進農産品就地加工、運輸。比如,特色農業、觀光農業、農業旅遊等的發展,可以解決當地農民及農民工回歸後的就業問題,同時,讓他們享受城市公共服務的社會保障。這樣就實現了城市和鄉村之間的互聯互通。

華南城市研究會(智庫)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

做強做專産業才是發展根本路徑

城市化發展進程中的顯著特征是人口流動,産業集聚。現在,不僅是農村人口,包括一些中小城市人口也在向大城市流動。人口外遷帶來的結果是,前幾年,三四線城市大量開發的房地産項目,出現滞消,形成庫存。從目前來看,這個消化時間可能會比較長。但在未來城市化過程中,也會給三四線城市帶來一些機會。

可以看到,中心城市周邊的一些三四線城市,包括部分縣城在内,其經濟發展相對比較好。這些三四線城市受中心城市興起的推動,不僅發展較好,而且承接中心城市人口的外溢。另外,還有一部分人會去中心城市工作,但不會帶着全家人遷移,将老年人以及孩子留在縣城或者地級市;甚至有些人會将老年人、小孩從鄉村接出來,遷到縣城或者地級市落戶,這種現象目前也比較多。對于這些老人和孩子來說,生活水平會有一個很大的提高,這也是城市化的表現。

另外,一些年輕人可能因為學曆等原因,不會選擇去大城市就業,而是去三四線城市發展,這種多元化的選擇也給三四線城市帶來了機會。

那麼,上述提及的縣城、地級市,都是指東南沿海地區,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還有一些中部或者西部的三四線城市,有着特色的自然風光以及人文底蘊,通過旅遊能夠帶動當地特色産業的發展,産業發展起來了,機會也就多了。此外,像鶴崗這樣的網紅城市,因為房價低,也能吸引一些人去買房居住。

從目前三四線城市的産業發展方向來看,發展制造業才是它的出路。因為一線城市、強二線城市都發展第三産業,包括商貿、科技創新、教育衛生,那麼低能級的城市基本是發展制造業,而且分工越來越細。可以看到,包括廣東、福建沿海等三四線城市,産業做得非常專業化,比如做鞋、生産汽車配件。它們将某一細分行業做大,行業占比也較高,這個占比甚至在全球市場上都有一定地位,這是三四線城市發展産業的一個基本路徑。如果面面俱到,是競争不過中心城市的,隻有把某一個産業做強做專,才是發展的根本路徑。

三四線城市的拐點(三四線城市存在三大機會)2

新京報2023年2月14日産經周刊《三四線樓市危與機》。

新京報記者 袁秀麗 封面圖/資料圖片

編輯 武新 校對 楊許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