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是北宋著名詩人。與蘇舜欽并稱“蘇梅”,又與歐陽修并稱“歐梅”。其詩主張現實,以接近人民為主。風格平淡,意境含蓄,被譽為宋詩的“開山祖師”。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梅堯臣的經典詩作之一《陶者》。
《陶者》是梅堯臣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主要以質樸的語言反映了民生疾苦,揭露了封建社會中的不平等現象。全詩雖然篇幅短小,僅有20個字,但形象鮮明,含意深刻,讀後發人深省。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梅堯臣的這首《陶者》: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揭露封建社會不勞而獲、反映勞動者疾苦的詩篇,自古以來就有很多,但大多數是着眼于耕織的農民,如唐代孟郊的《織婦詞》,宋代張俞的《蠶婦》等。而梅堯臣這首詩主要描寫的是燒瓦工人,單從題材上看,就顯得十分新穎。雖然取材較平常,但用意深遠,所寄情思也較為濃厚。
《陶者》可分為兩個部分,前兩句是對燒瓦工人的描寫,後兩句是對富貴人家的描寫。我們先來看詩的前兩句“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即燒瓦工人挖盡了自家門前的土,但自家的屋上卻沒有一片瓦。“陶者”,是指燒制陶器的人。而這裡主要是指燒瓦的工人。
詩的後兩句“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說的是富貴人家,雙手連泥土也不碰一下,就住在鋪滿瓦片的高大屋子裡。“鱗鱗”二字,在這裡是用來形容屋頂上的瓦如同魚鱗般整齊密集的樣子。“鱗鱗”與“無片瓦”互相對應,将普通勞動者和富貴人家的差異體現的淋漓盡緻。
經過梅堯臣這麼一對比,封建社會對于人的不公可想而知。如此形象鮮明的對比,也表達出了梅堯臣對于弱勢群體的同情之心。而梅堯臣這首詩,從寫作手法上來看,它打破了絕句聲律的格局限制,在句法上更趨向于散文化,近似古代反映風土民情的歌謠。所以它能夠以古樸淡泊的特色,引起當時人們的情感共鳴。
綜觀梅堯臣的這首詩,我們可知他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細節,包括勞動者的生活場景和人生經曆。而這種接近于人民,開拓新題材的詩歌作品,對于宋詩來說,是有着力避陳熟風氣的作用。總的來說,這首詩語句平淡,卻淡而有味,言淺意深,發人深省!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