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母乳性的怎麼判斷?新生兒黃疸是寶寶出生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一種是生理性黃疸,兩周之類會正常,還有一種是母乳性黃疸,即是因為母乳原因引起的黃疸那麼,該怎樣辨别母乳性黃疸呢?,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黃疸母乳性的怎麼判斷?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新生兒黃疸是寶寶出生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一種是生理性黃疸,兩周之類會正常,還有一種是母乳性黃疸,即是因為母乳原因引起的黃疸。那麼,該怎樣辨别母乳性黃疸呢?
怎樣辨别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發生在母乳喂養的嬰兒身上,如果嬰兒在生理性黃疸應該消退的時候不僅沒有減輕,或者是減輕之後又加重,并持續了幾周甚至是幾個月,嬰兒其他方面的表現正常,那麼這就是母乳性黃疸了。除此以外,對于怎樣辨别母乳性黃疸的問題,還可以用下面幾種方法:
聲明: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1.母乳性黃疸一般在出生後4-5天會出現皮膚黃染、粘膜黃染,但并沒有其他的異常,黃疸情況會逐漸加重,在出生後10-15天,未結合膽紅素可達171~513umol/l。此時如果繼續喂母乳的話,升高的膽紅素會持續4-10天,然後慢慢的下降,在3-12周時恢複正常的水平,黃疸即完全消退。但是,如果是停止母乳喂養的話,那麼在48小時内血清膽紅素就會明顯的下降。
2.如果在停喂母乳後48小時,膽紅素會下降50%,就可以确診為母乳性黃疸。之後再恢複母乳喂養的話,膽紅素又會升高17~51umol/l,但卻不會達到原來那麼高的水平了。
3.母乳性黃疸患兒平時沒有其他的臨床症狀,食欲、生長發育都為正常的,即便是檢查,肝功能也是正常的。隻是需要把母乳性黃疸和溶血、感染引起的黃疸區分開。
母乳性黃疸該如何治療
從前面的内容中我們得知了怎樣辨别母乳性黃疸,這裡要提醒爸媽們,當寶寶出現母乳性黃疸之後,不要慌亂,因為此病的預後良好,治療起來問題也不大。下面是常見的幾種治療方法。
1.暫停母乳3天:明确是母乳性黃疸之後,如果膽紅素水平超過了15mg/dl,就可以暫停母乳喂養3天,等待血清膽紅素下降,之後還是可以繼續喂母乳的。另外,早發型的母乳性黃疸建議采用少量多餐喂奶,避免喂糖水就可以了。
2.光療:如果膽紅素水平達到20mg/dl,就可以用光療治療,一般并不需要用白蛋白或是血漿治療。
3.輔助治療:輔助治療是在上述兩種方法的基礎上加以輔助,也就是日常的保健,比如注意保暖,增加熱量和營養,預防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等等,以免加重黃疸情況。
孕母期間注意飲食衛生,忌酒和辛熱之品,不可濫用藥物。如孕母母乳喂養有黃疸病史可口服黃疸茵陣沖劑。自确診的服至分娩,服藥時間以兩個月以上為宜。
溫馨提醒:
嬰兒出生後,宜密切觀察皮膚黃疸情況,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注意過早出現或過遲消退或黃疸逐漸加深或退而複現等情況,以便及時破損感染。
有研究認為增加新生兒早早期乳汁攝入量,可使新生兒體内熱量增多,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能促進腸蠕動,使胎糞盡早排淨。減少膽紅素腸肝循環,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從而降低了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患病率。并可使新生兒及時獲得營養豐富的初乳。對健康新生兒的母乳黃疸要嚴密監測和加強随訪尤對生後2~3d即出院回家的母乳黃疸新生兒需建立必要的随訪以便早幹預防止腦損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