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仍然是古文裡的金玉良言系列,為大家收集了10句詩詞和文言文中,非常能夠代表東方智慧的句子,與大家一起賞讀,提升自己。
1.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格言聯璧》
凡事知道一個度,知足常樂,不貪不求,如此則終身不會受到侮辱。
凡事能把握分寸,到該停止的地步就停止,如此則終身不會受到恥辱。
兩句話其實核心相同,就是說明為人處世要把握好分寸。不論是自己面對人生選擇的時候,還是與别人合作或者競争的時候。事情做到哪一步、利益拿到多少就該收手,心中是該有個度的。分寸有度,是中庸的核心觀念之一。
2.甯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凄涼。
——《菜根譚·概論》
甯願忍受一時的寂寞,不要去遭受萬古的凄涼。
這句話在現代看來其實有些不合時宜。主要是規勸儒家弟子用心讀書,不要動歪心思的。
就是說你甯願一時不出名,在家裡好好研究學問,學問高深就著書立說,後世總會有人發現你,這時你就有了千古的好名聲。但是如果不願意忍受寂寞,走捷徑或者違背良心,雖然當世可以過得舒服,可後世就會背負罵名了。
這一點上,我并不很認同。連李白都到“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的地步,我們普通人去求名聲幹嘛呢?活好這一輩子是最主要的事情,但是當然不能損害他人利益,做些作奸犯科的事情。
3.疾風知勁草,闆蕩識誠臣。
——李世民《賜蕭瑀》
李世民賜給臣子的一首詩,以疾風勁草寓意在艱難時節忠貞不二的股肱之臣。
告訴我們什麼呢?
酒肉朋友好得,患難之交難交。願你與你共患難的人不會很多,記得要好好珍惜他們。
4.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李商隐《詠史二首·其二》
我翻遍史書,看一個一個前賢創立的國家與朝代,總結出一個永恒的規律。
一個王朝,在勤勞與簡樸中崛起,在奢侈與散漫中倒塌。
像是一個輪回,不僅是朝代的輪回,更是無數家庭的輪回。
不是有句老話,叫“富不過三代”,正是這個道理。
5.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二》
有句話說得挺好,“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因為畢竟生活在這個社會上,錢就是硬通貨,沒有錢,很多必要的事情就做不成。
錢多錢少頂多影響生活質量,有錢沒錢卻直接決定你的生死存亡。
身處貧賤中的人,生活處處都會受到沒錢的限制,這事兒那事兒都做不成,凡事還都要精打細算。一直下來,生活的樂趣與熱情都會大大衰減,愛情之火也變得愈加黯淡。
所以說,“貧賤夫妻百事哀。”
6.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佚名《莊子與惠子遊于濠梁》
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
我們一直說着換位思考,換位思考。可真正做起來,想要從其他人的角度考慮是如此的艱難。
因為人性如此,從來關心自己。那些能夠洞察人心,與人共鳴的靈魂,後來往往都有所成就。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範仲淹《嶽陽樓記》
這裡是互文的修辭手法。翻譯出來應該是,不因為外物的得失,自己的境遇而感到高興或者悲傷。
範仲淹眼中,從來隻有江山社稷。他認為,讀書人不該為了一些身外之物的得失,抑或自己的境遇、磨難而有任何的情緒波動,應該一心專注于讀書報國的理想。
有一個遠大的目标是好的,可以指引一個人度過一生。
8.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論衡·卷二十六·實知篇》
哪有人不學習就知道所有事情?
哪有人不詢問就了解所有知識?
這種人從來都沒有過。
孔子稱這種不學而知的人為聖人,可現實中不存在聖人。每個人都應該去學習,碰到不懂得就主動去問,如此才能有收獲,有成就。
9.成大功者不小苛。
——《說苑·政理》
能夠成大事的人,一定不會在無關緊要的小事上斤斤計較。
注意這裡的修飾詞。無關緊要的小事。
不是說成大事的人不注重細節,相反,能成功的人往往最注重一個個細節。但這些細節,都應該是值得關注的細節,而不是無所謂的小事。
能夠判斷出哪些事情值得花費精力,也是創業者的基本能力之一。
10.人有所優,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
——《論衡·卷二十八·書解篇》
基本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加長版。
這句話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都有自己的精通和不擅長。
理想的處理方式是理解并支持,而不是互相指責,互相瞧不起。
以上十句,與君共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