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家責任的名言?作者:楊朝明(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關于國家責任的名言?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作者:楊朝明(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
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其中指出:“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産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别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标志。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系,是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正所謂‘得衆則得國,失衆則失國’。”
“得衆則得國,失衆則失國”一語,出自儒家最重要的經典“四書”之一的《大學》。《大學》作為一篇首尾完整、邏輯清晰嚴密的論說之文,展示了儒家文化對于個體于社會中如何發展的整體構想:“大學”即是“大人之學”,以“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三大綱領為追求,而以八個條目為具體抓手與層級順序——自格物、緻知,而正心、誠意,進而修身、齊家,最終至于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境界。《大學》一篇,以短小精悍的篇幅尤為集中而突出地反映了中華民族文化中家國一體、内聖外王等重要思想命題。“得衆則得國,失衆則失國”一語,在《大學》講論治國、平天下之章節中,原文言:“道得衆則得國,失衆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奪。是故财聚則民散,财散則民聚。”有德者以民為本,得衆人之心,方才能夠有土、有财、有國。《大學》此語,體現了我國先民對于政治哲學的成熟認識:國家由人民組成,國家屬于人民,民心的向背在根本上決定着國家的命運與歸屬。
這一思想并非某一儒家學者的個人天才發明,而是根植于中華民族自身漫長曆史經驗的積澱與總結,根植于一代代先聖先賢智慧的結晶與傳承。中國早在夏朝時,就已認識到“民為邦本,本固邦甯”之理。而周朝取代商朝,最重要的一條曆史經驗便是堅持以民為本的民本思想。周文王在臨終之際仍不忘告誡衆人,當年大舜所以能夠成為一代“明王”,重要的一點在于他長期生活在民間,始終不曾脫離群衆,能夠做到“不違于庶萬姓之多欲”;周武王所言“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與姜太公所言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共同成為了民本思想最早的振聾發聩的宣言。周取代商之前,“天下三分有其二”;周武王伐纣,前徒倒戈。即使在最為殘酷的王朝更替的過程中,仍然期待将暴力的使用壓至最低的程度。在現實的統治秩序中,凡民似乎處于社會的下層。然而從自然天理與理想信念的角度而言,人民而非統治者,才是一個國家的基石。人民的好惡、人民的利益,才是國家的方向。
至于春秋末年的孔子之時,民本思想更成為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明确的思想主張與精神内涵之一。孔子對此的論述可以說系統而完備。孔子主張管理國家的人要“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要有敬畏,有愛心,關心百姓;要關注民衆的利益,要“養民也惠”“使民也義”“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為政者不但要“富民”“足民”,更要“教民”“取信于民”。《孔子家語》中記孔子說:“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達諸民之情。既知其性,又習其情,然後民乃從命矣。”在孔子看來,為政治國要知民情、懂民性,從民衆的實際出發,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制定的政策才能得到民衆的擁護支持。孟子所言“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與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的比喻,在後世化為“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俗語,并廣為流傳,融入每一個中國人的血液之中。
中國共産黨誕生于近代民族危亡之際,一方面即以挽救民族、複興中華為己任,以實現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共産主義為終極目标;另一方面,中國共産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無論是當時現實,還是曆史傳統,民本思想在中國共産黨成立之初便開始融入中國化了的馬克思主義之中,融入中國共産黨人的理想之中。中國共産黨的百年曆史,既是中華民族走向複興,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曆史,也是黨堅持人民立場,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的曆史。
去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席卷全人類的新冠肺炎疫情,黨中央及時決斷,以人民利益為重,在此曆史逆境的嚴重挑戰下,仍然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标穩步邁進,也正因為這是我們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如今建黨百年之期将至,中國共産黨也将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繼續堅持民為邦本的人民立場,帶領中華民族走向複興。
來源: 光明日報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