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内容分發策略

内容分發策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6 01:34:32

作為一個優秀的内容問答社區,知乎在内容分發上的許多做法值得學習。本文将從三個方面展開講解,推薦給對内容分發感興趣的童鞋。

内容分發策略(知乎的内容分發策略)1

知乎已然成為中文互聯網世界最大的内容問答社區。

十年磨一劍,知乎所積累的海量高價值内容就是其最寬闊的護城河。可正因其海量,如何将内容高效的分發給需要它的人,就成了關鍵問題。

傳統的解決方案是搜索。通過明确的用戶檢索詞完成内容與用戶意圖的關聯。這是人找内容的時代。

知乎的内容分發策略卻不止搜索,還有推薦、想法和熱榜。

為什麼知乎要将他們作為内容分發的策略?這些策略背後又有怎麼樣的運行機制呢?

一、基于算法的分發—推薦

推薦系統想必大家不陌生了,現在不管做電商、做社交、還是做内容,如果不弄個個性化推薦,都不好意思出門。

但要搭建一個推薦系統,有三個步驟是必須的:理解内容,理解用戶,構建規則。

知乎也是如此。

不管是搜索系統還是推薦系統,其目的都是一緻的,那就是完成人與内容的高效精準匹配。

為了到達這個目的,理解内容和用戶就成了必經之路。

那麼,首先應該怎麼理解内容呢?

1. 理解内容

比較常見的理解内容的方式是分類。比如up主在B站上傳視頻時需要填寫投稿内容的分類,這就是對内容最基本的分類。

在知乎也一樣,頻道、分類、話題都是對内容的分類。而内容分類往往呈現結構化的特點。比如,程序員小李下班在地鐵上覺得網易雲音樂今天推薦的歌單真難聽,他就可能打開知乎去音樂app分類的子分類網易雲音樂類目下浏覽其他人的好歌推薦。

因此,從音樂app類目到網易雲音樂子類目,内容分類的結構化特點其實表現的是一種包含關系。這種分類的細化當然不是無限細分,它最終要指向某個具體的内容。

那該如何繼續向下去理解處于分類末端的具體内容呢?最常見的方式是貼标簽。比如給一首歌貼上類型、時長、所屬專輯、歌手等标簽。

這些标簽之間并不是包含關系,而是平等關系。将它們聚合在一起就能從多個維度理解内容。

2. 理解用戶

同樣的,既然能夠給内容打标簽,自然也能給人打标簽。給用戶打标簽還有一個專業的名字,叫用戶畫像。

提到用戶畫像,自然很容易聯想到年齡、性别、學曆、地區這些基本的人口學标簽。但對于構建推薦系統更重要的是用戶行為标簽。

用戶在知乎的每一次關注、點贊、分享、評論、收藏,都是一次行為标簽。

這些行為标簽之間雖然并不是包含關系,但卻有不同的權重。分享的權重肯定大于評論,評論的權重肯定大于點贊。這一點在幾年前b站源碼洩露的時候已經被實錘。

有了這些多維度的标簽,就可以建立用戶畫像系統。然後就能搞點事情,比如大數據殺熟?

3. 推薦規則

理解了内容,理解了用戶,下一步自然就是想辦法精準連接用戶意圖和内容。

知乎采用的是用戶和内容相結合的協同過濾。

這裡有個詞,叫協同過濾。什麼是協同過濾呢?

打個比方吧。

先來說基于用戶的協同過濾。程序員小李除了愛聽歌,還喜歡喝酒,他覺得喝完酒寫代碼更有靈感,所以喜歡研究各種口味的酒。于是,推薦系統就會找到跟小李一樣喜歡研究各種口味酒的用戶,然後将這些用戶關注的與酒相關的内容推薦給小李。

再來說基于内容的協同過濾。設計師小王和産品經理小武在程序員小李的熏陶下,也養成了喝完酒幹活的習慣。有一回,他們都浏覽了如何健康的飲酒和菠蘿啤為什麼喝不醉這兩個回答,于是推薦系統就認為這兩個答案有更強的相似性。在小李浏覽了為什麼菠蘿啤喝不醉這個回答後,推薦系統就可能将這篇回答推薦給小李。

因此,當你打開知乎首頁,看到給你推薦的那些内容,就是基于你過往的浏覽、點贊、評論等行為标簽計算得來的。你的每一個動作,都是在為自己可能接受到的信息投票。

二、基于社交的分發—想法

1. 如何分發

與基于算法的内容分發相同,在知乎想法頁,同樣能根據用戶的主動關注實現個性化推薦。這被稱為基于社交的内容分發。

這很好理解,人人都是自媒體,你可以選擇關注任何你喜歡的用戶。然後這些用戶發布的内容聚合在一起,以feed流的形式展示在你眼前。相比算法分發,使用社交分發内容,用戶有更大的自主選擇權。也更強調被關注用戶的内容輸出能力。

梳理社交分發内容的過程,大概可以概括成:内容 – 關注用戶 – 更多的用戶。

連接内容和關注用戶的,是關注行為;連接内容和更廣泛用戶的,是關注用戶的分享轉發行為。

所以這樣的内容分發策略是強依賴關系鍊的。微博和微信公衆号是最典型的代表。

2. 什麼内容适合社交分發

這就要求内容需要具備兩種價值:内容價值和分享價值。

内容價值是内容本身的價值;而分享價值是分享行為帶來的社交價值。

那麼如何創造内容價值和分享價值呢?答案是:信息量。

内容的本質還是信息,度量信息的最小單位是比特。度量方法簡言之,一件事情發生的概率越小,則信息量越大。有洞見的行業觀察、頂級學霸的高光生活、出人意料的短視頻,這些内容都不屬于日常生活中的常規事件因此他們有足夠大信息量。

3. 社交分發内容的窘境

能夠穩定生産大信息量内容的用戶,畢竟是少數人,他們也有一個專業的名字,叫KOL。因此,社交分發内容很容易就會形成馬太效應。大部分分發流量被少數頭部KOL所控制。

所以,抖音會重金挖人、微博會扶持腰部KOL、網易雲也扶持獨立音樂人,都是為了讓社交分發更可控。

三、熱榜

1. 熱榜内容分發策略

打開知乎首頁,還有一個内容分發渠道—熱榜。

熱榜的推出是為了有深度的讨論全網熱議話題。有深度體現的是專業性,這是知乎一直以來的知乎的社區氛圍,熱議話題體現的則是時效性。

按官方給出的熱榜熱度的說法:知乎熱榜中的内容熱度值,是根據該條内容近24小時内的浏覽量、互動量、專業加權、創作時間及在榜時間等維度,綜合計算得出的。

2. 時效性

熱點内容分發與算法分發和社交分發最大的不同是時效性。有時效性的熱門話題自然也是不需要做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推薦的,因此知乎熱榜也是千人一面的。

那時效性是什麼?是用戶立刻、馬上、現在就要獲取滿足感。因此那些熱門的回答一定是那些緊扣民衆情緒的回答。

這與知乎早期理想、深度、幹貨的标簽多少有些相悖。因為内容的沉澱需要時間、有價值問題的醞釀也需要時間。再熱門的内容,熱度終會褪去。

四、總結

推薦、想法和熱榜,告别了隻能依靠搜索尋找内容的時代,轉而變成内容找人。不論怎樣,它們都是想要解決人與内容的高效連接這一需求。

這個需求并不是憑空産生的。互聯網内容沉澱經曆了從匮乏到豐饒,再到優質的階段,人們對内容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

從這個角度講,知識付費、推薦系統、内容分發,其實都是為了幫助人們能夠更好的認識世界。

作者:Lcarusd,公衆号:Lcarusd

本文由@Lcarusd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